<p class="ql-indent-1">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进,新教材在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的同时,也对古诗文教学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和风惠万物,百花俏枝头。为深入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11月5日,在两江镇白云小学开展以“提高农村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主题的线下教研活动。</p><p class="ql-indent-1">参加人员:两江学区全体语文教师。</p><p><br></p> <p>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p><p>第一环节:课例展示 共同研讨(我校党员韦玉仙老师进行授课)</p><p class="ql-indent-1">第一堂课,由我校的韦玉仙老师执教三年级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韦玉仙老师的课一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堂课也不例外,无论听课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收获颇丰。本节课开始,韦玉仙老师带领学生观看西湖景色的图片,了解作者的个人资料。</p><p><br></p> <p class="ql-indent-1">在授课过程中,韦玉仙老师结合三年级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夯实基础。在深入教学古诗词时,让学生借助看图片、看注释、查字典等方法来理解诗的大意。</p> <p class="ql-indent-1">新课标明确指出“读诗句,想画面,是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p> <p class="ql-indent-1">叶圣陶曾对小学诗歌的教学,作如此阐述:“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拓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p> <p class="ql-indent-1">第二堂课,李静美老师授课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出塞》,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古诗词欣赏盛宴。</p> <p class="ql-indent-1">李静美老师以“读”立本,以“悟”立标,带领学生在读,品,赏,悟中,了解诗意,深研古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边读边思考,想象画面、理解诗意。</p><p><br></p> <p>第二环节:评议结合 献谋献策</p><p class="ql-indent-1">现场授课结束后,两位执教的教师分别围绕所执教的古诗词进行了反思。</p><p><br></p> <p class="ql-indent-1">接着,两江小学的陈秀美、黄凡娉老师,雷江小学的黄秀梅、李志旺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彼此收获满满。</p> <p>第三环节:精彩讲座 理论引领(我校入党积极分子李丽芸老师进行专题讲座)</p><p class="ql-indent-1">李丽芸老师讲授的专题讲座《小学中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结合了温儒敏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的梯度性”、“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方法”以及“中年级古诗教学基本环节”这三个方面对小学中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深度的阐述和剖析,让我们老师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p><p><br></p> <p class="ql-indent-1">这次古诗词教研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放飞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身临其境,融入诗中,体会中华诗词的意境美。同样作为引领者的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愿我们携手将中华诗词文化发扬光大!</p> <p>图:韦里静</p><p>文:韦里静</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