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志愿军的“卡秋莎”火箭炮21师,炮兵的“炮中之王”,从小在我的心目中,是那么可望而不及。想不到70年后,我有幸与火箭炮21师师长的两个女儿和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们的后代参加了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活动,让火箭炮的历史又回到我身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人民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21师,在朝鲜战场上战绩辉煌,威震敌胆,可说是广为人知,但又充满神奇色彩,深知者寥寥无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兵第21师是我军入朝参战的惟一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师,其前身是四野第48军143师。这是一支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英雄辈出的部队。建国初期电影《董存瑞》、《翠岗红旗》、《战火中的青春》三部战斗故事片的原型,均出自这个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11月,刚刚结束在赣南粤北剿匪作战的第143师,由广东曲江车运北上,到达辽宁阜新集结,改编为火箭炮兵第21师,师长吴荣正、政委刘禄长、副政委吕琳、参谋长刘义荣、政治部副主任薄能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听父亲讲:“在志司炮政时跟随彭总和炮兵首长去火箭炮部队过。”</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部队刚换装火箭炮时,部队官兵好奇在围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高炮64师师史记载;“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在与兄弟部队的协同下,610团基本上完成了任务,驱逐了敌炮兵校正机,掩护了我榴炮阵地的安全发射。</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火箭炮209团先后进出阵地八次发射15个营齐发。</b><b style="font-size: 20px;">白天弹药车的安全行驶和支援了前沿步兵作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火箭炮装弹准备发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兵第21师入朝作战历时两年半,先后配合12个军,在兄弟炮兵部队的支援下,协同步兵参加大、小战斗30余次,歼敌10万余人,击毁敌坦克56辆、汽车230余台、火炮30余门、击落击伤敌机24架,博得了志司首长和步兵的一致好评。铁原反击战,21师202团配属39军117师作战,两次团齐放,歼灭美45师千余人,当时步兵战友在山头上情不自禁欢呼:炮兵万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对此,洪学智将军回忆说:“步兵非常欢迎喀秋莎炮兵师,称之为炮兵之王。那时他们的车号是84,步兵部队一见84车号,就主动让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抗美援朝战场两年多时间,全师涌现出2322名人民功臣(其中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66名),战斗伤亡348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53年10月,火箭炮兵第21师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凯旋归国</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吴荣正火箭炮21师首任师长(1916—1973)四川省通江县腊溪口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过长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吴荣正(摄于抗日战争时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吴荣正师长与政委吕琳在朝鲜</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左二:吴荣正师长</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52年在朝鲜,吴荣正与警卫班同志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1955年吴荣正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他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战将,先后负重伤11处。1973年10月在北京病逝,英年早逝才57岁。同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批准授予革命烈士称号。</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吴荣正将军(摄于1973年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张爱萍将军为纪念吴荣正将军英年早逝,专门作了一首《折柳枝》悼吴荣正同志词曰:“年少上征途,举起镰刀斧头。战斗毕生尽瘁,甘为儒子牛。痛华年早逝,丹心一片长。女儿英雄林立,接班续春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高射炮部队后代的代表报到时与志愿军炮兵司令员之后和首批入朝的炮一师师长之后与火箭炮二十一师师长的两个女儿第一次见到。一个女儿代表火箭炮部队后代,一个组委会特邀后代。</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炮21师师长吴荣正将军两个最小的女儿在火箭炮弹前留影。当年这种炮弹一发可要六两黄金进口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兵后代的代表,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向烈士们致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炮兵首长作的“抗美援朝炮兵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左二起:火箭炮21师师长吴荣正姐妹、抗馆馆长、志愿军炮兵司令员高存信之子高长平、抗馆副馆长、炮1师师长文击之子文扬、39军军长吴信泉之子吴皖平、炮8师师长黄登保之子黄纪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代表炮兵和装甲兵的后代向抗美援朝纪念馆献上后代们签名的兵种代表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与“炮中之王”的火箭炮师长后人在鸭绿江大桥上留下兵种旗帜的记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鸭绿江上背对朝鲜,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吴荣正將军百年纪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活动后在北京得到志愿军炮兵司令员的画册与回忆录,能更好的了解炮兵的历史,感谢长平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甘领战役中的志愿军炮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