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立冬——京学幼儿园

美友55400068

<p>  农历十月,作为节气点的立冬,就在十一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的11月7、8日,此时在北半球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p> <p>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中“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入冬以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极为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了立冬后便成为了大蛤了。 </p> <p>  对于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p> <p>  立冬不仅仅代表冬天的来临,完整的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p> <p>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成四立。在我国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也会在立冬这一天庆祝一下。</p> <p>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国南方,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p> <p>  立冬以后天气转寒,如何增强对寒冷的抗御能力?不外乎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其方法与衣食住行无不相关。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环境下,适当进食高热量的食品,能促进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p> <p>  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能产生热能的营养素。</p><p>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的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胡萝卜青菜。当然,粥类饮品是冬季养生必不可少的佳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宝宝一个完美的童年,</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请走进北大幼儿园,</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欢迎您的到来!</p><p><br></p><p>地址:新城武夷山路实验小学南100米路东京学幼儿园</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预约电话:0632-8517777</p>

立冬

节气

野鸡

幼儿园

阴潜阳

地始

三候

热量

寒冷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