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追憶--低碳 2020.11.6。鱼洞

阿丹

<p class="ql-block">重庆,四川茶馆在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朋友相聚闲聊,个人独坐抽烟喝茶打发时间,谈生意,找短工,甚至判公道解纠纷,当然打牌下棋之类也是不可少的,有的茶馆,评书,曲艺,川戏玩友也登这“大雅”之坛 。</p><p class="ql-block"> 有歌词说得好:‘东街的茶馆真热闹,茶房开水叫声高,有的谈天有的吵,有的谈国事有的发牢骚 `就是茶馆的写照。就我而论走到哪里都是先找茶馆,好像才能得到休息心才静得下来。</p> <p>我不敢说研讨茶文化,当下我感觉对茶文化有些扭曲&nbsp;现象,有的地方还故弄玄虚,把掺茶的壶都弄变形了,茶壶嘴弄成一米多长,掺茶像跳舞,把茶壶当剑舞,炒作的成分太重</p> <p class="ql-block">就四川,重庆茶馆而言,大体可分为,川西和川东两大类型。川东的茶馆是八仙木桌​,很窄的长条板凳七,八个四,五个人围座喝茶。</p> <p class="ql-block">川东茶馆的茶壶很有特色,白铁皮的茶壶,茶壶嘴很长,约40厘米,前细后粗,这种设计有利使茶水射程更远,掺茶时茶水会画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有时滚烫的茶水还会从茶客肩上越过真是有惊无险,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川东的一些小镇城,赶场天这种茶馆就特别热闹,重庆有个界石镇(六,七十年代)镇上有一家叫周二的茶馆,可说是典型的川东茶馆。那些年我经常光顾,周二茶馆是界石镇最早的一家茶馆,茶馆没有名称,因老板叫周二,都叫周二茶馆,盖碗茶,八仙桌,长条板凳,若遇赶场天,十来张八仙桌坐得满满的,相识不相识的都坐在一起,各说各的,空气中充满叶子烟和茶水的混合味道。茶堂中时而发出争相给茶钱的喊叫声:李大爷!张二哥!茶钱这里给了哟!这里写(掺茶水川东叫写起)起啊!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没有主旋律,很像是下大雨的雨点打击屋顶的声音我把它叫做话雨声。老板周二,手提长嘴茶壶,穿梭于茶客之间,嘴里喊道,来了!开水烫背!不断给茶客掺茶,十分热闹,周二茶馆七,八十年在界石红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川东茶馆,八仙桌长条凳。长条凳很窄一般只是不到30厘米宽,当然坐的时间也不长,因为太窄屁,屁股压强大。</p> <p class="ql-block">茶馆茶客。形形色色,著名的’三毛’也喜欢座茶馆。</p> <p>而川西的茶馆,都是矮小木桌,竹靠背椅,茶客远近不等的围绕小桌拉一把竹椅随意坐下饮茶。</p> <p>堂官(沏茶工人)​肩上搭一抹桌帕,叫‘随手’用耒擦桌子。右手提一把短嘴铜茶壶,左手怀抱五六个带铜茶船的盖碗茶杯,见客人耒了,嘴里大声吆喝着:喝茶这边坐!先放下右手的铜茶壶,順手拿下肩上随手,在茶桌上迅速的擦上两圈,算是给桌面做了清洁,然后用右手抓起左手抱的铜茶船顺势往桌面一撒,只听得铜茶船撞击桌面的声音——唰!茶船就均匀铺在小桌上,堂官熟练的将茶杯放入茶船,右手将铜茶壶提起,象蜻蜓点水一样给每个茶杯沏满水,茶客端起茶杯,茶盖轻轻在茶碗上一刮,茶叶随水泛起,茶水变浓,随茶客慢慢品用。过去四川大一点的茶馆,烧开水的灶叫老虎灶,灶台上有五六个的孔洞,每个孔洞有一把茶壶烧着开水,这样就能保证经常有两三把茶壶的水是沸腾的,满足茶客每次掺的都是鲜开水,使茶的浓度慢慢变淡。经常喝茶的人是懂得许多规矩的。茶盖的放置很有讲究:是走,是留,是需沏茶,茶盖的放置都各有不同,这些都是茶馆里长期形成的潜规则,也算是茶文化吧。这些规矩,川东与川西略有不同</p> <p>就茶叶而论川西多喝花茶,较为清淡,川东多喝沱茶,茶味浓烈而苦涩。</p> <p>&nbsp;川东川西茶馆文化之所以有差异,想来是受地自然环境以及厚重的人文因素影响形成的,就地理环境而言,川西地面平​坦,茶馆面积自然也宽扩些,宽大的竹椅也就不怕占用更多的地面。竹椅当然要比很窄的长条木凳舒服些,姿势也会随意些,打瞌睡 ,掏耳朵 ……。川西茶馆的休闲随意也就显现出来了。川西茶馆布局不拘一格,江边,河边,竹林下,小院中,都是茶客喜欢之地,谓之喝坝坝茶,能令茶客陶醉。</p> <p class="ql-block">老茶馆的地面,没有仼何的加工,没有三合土,更没有嵌瓷砖,自然的土地,不管天晴下雨只是扫一扫瓜子壳之类的,几十年上百年任其茶客踩踏,将自然泥土带进带出,地面就形成凹凸不平的泥地,俗称‘千足泥`,现在很难见到,在成都团结镇真还见到了,’千足泥’地面的茶馆。</p> <p class="ql-block">川西老茶馆在成都团结镇还找到一两家,小木桌,小竹椅,盖碗茶,老板还主动给你参茶。桌子左边的茶客已离开,茶盖放法叫‘不留堂`,老板会将茶杯收了。右边茶客是走一会,还要回来。继续喝,这个放法叫留堂老板不会收掉。都是有规矩的。</p> <p>说到这里作为一个久居重庆的成都人自然会联想到,巴南区鱼洞镇滨江沿岸,那是绝好的喝坝坝茶的地方,江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如果能把沿江一带打造成饮茶休闲之地,使川东川西的茶文能在这里得到交融和发展,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鱼洞滨江茶文化走廊,成为全国茶客打卡向往之地。</p> <p>据我观察&nbsp;(文革中步行串联从重庆步行到成都)​川西川东茶馆不同风格的分界线大致以内江一带为界,两边都有部分过渡带。当然一个地方的风土习俗之所以不同是与自然,人文,历史……分不开的。</p><p>可惜以上所谈的茶馆​文化,现在已荡然无存了,就连界石周二茶馆也都是给你一个大茶瓶自饮自酌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