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第一座雪山(三)

山猫🐱

<p>  10月26日上午,我们收拾行装,把不必要的东西留在客栈,也就是换过的衣服(临行时尽量少带东西,按要求的清单配的),随身小包装当日的路餐、水、羽绒服和重要证件等,其余东西装在大包里由骡马驮运。在哈巴公社门口与徒步海湾的人员一起照相。</p> <p>  九点钟开始出发,前往哈巴雪山大本营。</p> <p>  今天的行程强度有点大,海拔升高一千四百米,里程未知(这种爬山路线即使开了记录软件也是不准的),一般人为了节省体力都是骑马上山。我和懒云经常玩户外,前不久又走过洛克线,有信心徒步上去。小李已经骑上马了。</p> <p>  边走边欣赏高山逐渐变化的景色,是一种难得的享受。</p> <p>  我还想留下一路的照片和视频作纪念。</p> <p>  瞧,在那岩石的空隙里竟是蜂箱,蜜蜂在这样的环境里采蜜想必也是很愉快,蜂蜜无污染一定好吃😄</p> <p>  到了高山草甸子,好一个牧场,木头围栏木头屋子,此时牛儿正在围栏外安静地啃草。</p> <p>  上山的骡马都在这里休息一下,我和同伴步行先走,协作告诉在上面大松树那里等待。</p> <p>  牧场上部这颗大松树不小,落下的松果快跟我的脚一样长了。</p> <p>  这个蘑菇长的有点别致</p> <p>  枯木倒的横七竖八,没人理会,这才是真正的原始环境。</p> <p>  下面的马队开始上来了,远远的看去比蚂蚁还小。</p> <p>  草甸上方进入原始森林,不用向导顺着马蹄踏出的深深的蹄印子也能找到上山的路。</p> <p>  秋叶如花,红的黄的洒了一地。</p> <p>  好看不?照两张。</p> <p>  这个木屋可以休息,边上有木桌木凳,补水吃路餐。骡马在旁边的沙石坡上打滚蹭痒。先来的一帮年轻人都是骑马上来的,听说我和同伴步行上山,年龄加在一起超过一百一十岁,都很吃惊,竖大拇哥点赞!</p> <p>  继续行走,景色不太一样了,海拔高的地方多为针叶植物。</p> <p>  特殊的小灌木,就数它靓丽。</p> <p>  不知名的小紫花也很漂亮。</p> <p>  这个木屋近期无人使用,快倒塌了。</p> <p>  马队超过我们,我们有点累了。</p> <p>  松软的苔藓,天然的地毯,走在它上面保护关节。</p> <p>  不知不觉到达大本营,几个登山俱乐部建了七八个木屋。此时是下午一点半,走了四个半小时,挺快的。</p> <p>  刚到大本营,懒云就结识了一位刚下山的女孩子,她是合肥人,叫佳佳。此时此地,老乡见老乡,更是泪汪汪。佳佳今天成功登顶了,她是独自报名登山的,急需有人分享她的登山经过和登顶的喜悦。她说,今天天气特别好,爬山很累,最后数步数,每四十步就歇一会儿。两个人叽叽喳喳说没完,懒云一直背着包,也不找床铺,我安顿好了催了她们,互留电话又拍照,才依依不舍地分别。佳佳明天要去雨崩参加第三届转山节。</p> <p>  我们在大本营附近尽情拍照,绕这个山洼子慢慢地转转走走。</p> <p>  这个木屋里就住着一个登山者和一位高山协作,登山者有点高反,协作很扫兴,说明天不登山下山回去。</p> <p>  山坳里的松树高大,地下松针很厚,一阵风略过树梢,由远而近发出低沉的呼号,我们吃了一惊,才知道这里的风这么怪异!</p> <p>  吃过晚饭,协作教我们如何穿冰爪,如何使用冰镐,以及登山的注意事项。</p><p> 有趣的是,两个协作三个登山者,我和懒云请一位,小李请一位。两个协作要我们自己挑协作,我们也不好意思挑。他们就用方言在那里嘀咕商议,最终写两个名字,要我们抓阄。这两个名字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名字,只是他临时代号。我们抓了一个年龄大的,其实我并不想要他当我们的协作。</p> <p>  最后,他们说各自拿好自己的冰爪冰镐,弄丢了要赔的。嘱咐我们早点睡觉,夜里不管发生什么都别出去。这一说,我们真有点害怕了,难道外面有野兽不成?</p><p> 一盏节能灯用的是太阳能电源,过不了多久就不亮了。木屋墙里面钉着铁皮,风怒吼着吹着铁皮哗啦哗啦作响,像是要撕碎铁皮似的。我们三个住着几十人住的大房子,显得冷清孤单,好在被子很多,裹在身体周围。</p><p> 我心里又想着明天的登山能否顺利,迷糊了很久,最后熬不住睡着了……</p><p> 下一集登山,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