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红色收藏(五)目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抗美援朝纪念章(奖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抗美援朝纪念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951年颁发)</p><p class="ql-block">2. 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3年10月25日颁发)</p><p class="ql-block">3. 中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 (中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1954年2月17日颁发,此章亦颁给尚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p><p class="ql-block">4. 辽东志愿抗美援朝模范章</p><p class="ql-block">5.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念章</p><p class="ql-block">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p><p class="ql-block">7.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 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和志愿军总部未给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个人颁发勋章和奖章,只发给了相关证书,其具体原因不祥 )</p> <p>1. 抗美援朝纪念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951年颁发,下图)</p> <p> 抗美援朝纪念章:</p><p> 195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根据郭沫若、陈叔通、彭真的提议,大会讨论决定制作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给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人员。</p><p> 此枚纪念章为铜质,主体为五角星外围加放射光芒,五角星的五个角上镶嵌珐琅,五星正中为毛泽东左侧面头像,外围环绕麦穗,下方环绕绶带,绶带上写有“抗美援朝纪念”。纪念章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字样和年号“1951”。纪念章上方有上挂,使用别针佩戴在衣襟上。</p><p> 此枚纪念章,发放数量大约250万枚,在1951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一周年时,向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以及其他参加抗美援朝的工作人员发放。 </p><p> 这枚纪念章因共发放数量较大,市场上较为常见,但又其为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仅有的全国性两枚纪念章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采用毛泽东头像图案的徽章中,制作机构级别最高的,因此,颇有收藏价值。</p> <p>2. 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3年10月25日颁发,下图)</p> <p> 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p><p> 1953年10月4日,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北京组建。出国前慰问团以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的宣传画“和平鸽”为图案,制作了精美的抗美援朝慰问纪念章。</p><p> 纪念章为红铜质地,外形为五角星状,正面以红釉为底,上面镌刻着“和平万岁”4个字,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纪念章背面有3行铭文,第一行是“抗美援朝纪念”,第二行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第三行是“1953.10.25”。此纪念章分大小两种,小型章从左至右,长3.7厘米,净重13克。</p><p> 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代表我国政府和人民还慰问了朝鲜人民军,并向我志愿军干部战士颁发了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因此章正面有“和平万岁”4个字及象征和平的“和平鸽”,所以,当时把它称之为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p><p> 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发行量较大,是众多抗美援朝纪念章中的一种,但其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制作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并驾齐驱,同为中国抗美援朝时期仅有的两枚全国性纪念章之一。</p> <p>3. 中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 (中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1954年2月17日颁发,此章亦颁给尚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下图)</p> <p> 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p><p> 1954年2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常务委员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p><p> 大会决定组织“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董必武为总团长。2月16日,首都各界人民群众举行欢送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代表团总团长董必武在会上致词。</p><p> 2月17日(元宵节)前后,代表团分赴各地慰问解放军(志愿军), 2月20日代表团举行慰问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会员大会,董必武致慰问词,朱德总司令致答谢词。</p><p>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纪念章”为铜质,分上下两层。上层内环为圆型鎏金,内有珐琅红五星,以及天安门、冲锋枪和象征胜利的月桂枝。上层外环为鎏银倒五角星,下层外环为鎏金正五角星。背面铭文有“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和“1954.2.17”字样。发行量为400万枚。</p> <p>4. 辽东志愿抗美援朝模范章(下图)</p> <p> 辽东志愿抗美援朝模范章:</p><p> 1949年4月21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辽东省,省会为安东市(即今丹东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辽东省、辽西省,合并设立辽宁省。</p><p> 1950年6月25日,美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下旬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侵略者。中共辽东、辽西省委、省政府带领两省人民群众像当年支援解放战争一样,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抗美援朝战争后方基地的重任,为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p> 此章即为辽东省人民政府1951至1952年颁发给为抗美援朝做出贡献的各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模范奖章。此章编号为5251。</p> <p>5.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念章(下图)</p> <p>此章发放部门及时间等具体信息不祥。</p> <p>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下图)</p> <p> 朝鲜军功奖章:</p><p> 朝鲜军功奖章,直径3.3cm,厚0.2cm,材质为银质(或铜质镀银),是朝鲜国家奖章。1949年6月13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设立。</p><p> 此章分为两种版本,正面图案不同,背面均为朝鲜文“军功奖章”(군공메달,即军功medal)。</p><p> 版本一:正面图案为站立的持枪战士,大致分为最早期的铜质镀银带编号版、中早期的银质版、后期的铜质镀银版。</p><p> 版本二:图案为冲锋的战士,铜质镀银。</p><p> 朝鲜军功奖章,授予在战争或其它反击敌人侵略行为中建立功勋的人民军和警备队的官兵。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朝鲜为表彰在战争中立下卓越功勋的中国志愿军指战员亦颁发了此章。</p> <p>7.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下图)</p> <p> 朝鲜国旗勋章 (三级):</p><p> 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直径5cm,重31克,是朝鲜为表彰在朝鲜战争中立下卓越功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而颁发的。</p><p> 材质是铜质镀银,为前苏联代朝鲜制造,制做精良。本章编号97349。</p><p> 朝鲜国旗勋章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朝鲜国旗勋章主要授予志愿军兵团和军级干部;二级朝鲜国旗勋章主要授予志愿军师、团级干部;三级朝鲜国旗勋章主要授予志愿军营级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