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时话“语”,研之以“文”——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语文“爱种子”课例展示活动

<p class="ql-indent-1">金秋收获季,教研正当时。为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入实施“爱种子”教学模式,我校开展了“三人行”爱种子课例展示活动。10月20日,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午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为“三人行”课例展示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会上教师之间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团队之间互帮互助,如火如荼地进行备课活动。</p><p><br></p> <p class="ql-indent-1">10月29日,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语文“爱种子”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本次课例展示活动分为说课、上课、评课三个部分,分别为二年级、三年级、五年级。课例展示教学活动由我校骆丽华、刘李珍、黎艳媚三位骨干教师实施教学。</p><p><br></p> <p class="ql-indent-1">二年级刘李珍老师执教的是《日月潭》一课。《日月潭》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课堂上,刘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一起领略日月潭的美景,通过多幅图片美景,培养学生拥有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领略到日月潭的清晨美和午间美,并且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的赞美。她合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展开对课文的探讨,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问题,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个人独特的想法,也能表达出对日月潭这一美景的欣赏之意。</p><p><br></p> <p class="ql-indent-1">三年级黎艳媚老师执教的是《秋天的雨》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秋天的美好。在执教过程中,她通过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读中感悟语言的内涵,在指导学生逐句朗读后,黎老师给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记忆。在读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并对重点字进行范写,让学生在堂上掌握如何规范正确的书写本文生字,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小组交流环节,学生之间互读互教生字,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优辅困的目的。</p><p><br></p> <p class="ql-indent-1">五年级骆丽华老师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执教过程中,骆老师通过引导观看圆明园历史采访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圆明园在我国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圆明园抱有的特殊情感。观看完视频后,学生有了个人感悟,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情动而发于外,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惜。在这节课上,学生能够借助资料,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毁的屈辱历史,产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p><p><br></p> <p class="ql-indent-1">我校李伟荣、江汝平、陈佳燕三位教师就《日月潭》、《秋天的雨》、《圆明园的毁灭》进行说课展示。</p><p><br></p> <p class="ql-indent-1">课堂教学结束后,黎小红、张倩、张凤丽三位教师从多方面对《日月潭》、《秋天的雨》、《圆明园的毁灭》进行评课活动。一节优秀的课堂不仅仅只有课堂教学,更需要课后他人的评价,如此教师才能做到不断地反思和进步,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p><p><br></p> <p class="ql-indent-1">此次语文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为我校语文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借助课例为新教师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为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对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全校语文教师共进步共成长的目的。</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月金秋,时光阑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行走在教研的路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一分本心,享十分智慧。</p> <p><br></p><p><br></p><p>文字:张凤丽</p><p>图片:全体语文教师</p><p>审核:骆丽华</p>

学生

教师

日月潭

课例

圆明园

教学

语文

展示

我校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