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古人谈读书</p><p>倪晓华</p><p>课前交流:对一对</p><p>1. 读书破万卷</p><p>2. 读书百遍</p><p>3.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p><p>1、 揭题导课</p><p>(一)</p><p>1. 出示第八单元课题,指名读(图)</p><p>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p><p>这个单元就讲了一件事,读书</p><p>3. 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p><p>(1)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是古人写的。板书:文言文</p><p>(2) 形式上,篇幅较短</p><p>4. 两篇文言文都讲什么?道理。所以是古人谈读书</p><p>(二)出示朱熹语段,自由读</p><p>1. 几,标注读音。这是什么?学习用的桌子</p><p>2. 指名猜猜这段话的意思。</p><p>3. 今天我们像古人一样读课文。齐读语段</p><p>(3) 介绍朱熹</p><p>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第二则,出自朱熹的《同》</p><p>2、 初读</p><p>(一)读通读顺</p><p>1. 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p><p>2. 指名朗读</p><p>3. 出示朱熹朗读的要求,再次指名朗读</p><p>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p><p>4. 读古文可以读得慢一点,读得有节奏一点。指名朗读。</p><p>5. 齐读,读出节奏。相机出示停顿。</p><p>(二)读懂</p><p>1. 你找到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p><p>2. 板书:心到、眼到、口到</p><p>3. 找到了核心信息,这段文字我们就读懂了一大半了。板书:找核心信息</p><p>4. 再次朗读,读懂文本。</p><p>出示要求:</p><p>(1) 轻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尝试理解。</p><p>(2) 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讨论一下。</p><p>5. 交流不懂之处</p><p>(1) 余尝谓,板书</p><p>(2) 心不在此。谁知道?此是书本的意思</p><p>(3) 为什么三到之中心到是最急的?关注了内容。板书:三到之中心到是最急?</p><p>(4) 我们高年级不仅要会提到字词中的问题,还要会提关键问题。板书:提关键问题</p><p>(5) 也。就像我们现代文中的语气词,没有实际意思。古文中的之乎者也就是语气词。</p><p>(6) 眼口岂不到乎中</p><p>6. 交流黑板上的问题</p><p>(1) 古文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p><p>①余是什么意思?朱熹经常说。你在说话的时候可以说?我。联系上下文猜一猜。</p><p>②尝是什么意思?经常。有没有见过这个字?联系学过的知识。”出示王戎七岁……”齐读</p><p>③借助书本注释理解“谓”。表示说话之前经过思考。出示自理理解。</p><p>(2) 理解文中剩余重要字词</p><p>“漫浪”随意的意思。理解整句话的意思。</p><p>“急”说明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p><p>古今差异大的词要记记牢,指板书。</p><p>7. 指名解释文本。连起来说说文本意思</p><p>(三)理解文言文中道理</p><p>1.理解关键句</p><p>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p><p>②改成没有问号的句子,用上文言文的形式。“心既到矣,眼口则到矣。”</p><p>③可以把文本替换成这样的陈述句么?反问句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不能改。指名读</p><p>④抓住关键字读好文言文中的反问句。强调“岂”齐读。</p><p>2.三到之中为什么心到最急?</p><p>联系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p><p>最急的话我们要放在第一个说。齐读第一句。</p><p>最重要的话我们要重点说。齐读除第一句外语句。</p><p>所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心到。</p><p>3.同桌合作读,明白道理。</p><p>4.指名展示,重要的句子一起读,并说说一起读的理由。</p><p>5.师小结:第一句话:作者提出观点</p><p>中间:解释观点</p><p>最后:再次强调:心到</p><p>6. 师生合作配乐读,出示竖排文言文。</p><p>师领读,停下的时候生接上。</p><p>7.熟读成诵,出示挖空文言文。尝试背诵</p><p>三、拓展阅读</p><p>引: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知道古人读书的方法,知道了学习的两种方法。</p><p>运用所学,学习朱熹的另一则文言文。</p><p>1. 出示学习要求:</p><p>(1) 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读懂文言文。</p><p>(2) 找出核心信息。</p><p>(3) 提出一个关键问题。</p><p>2.指名交流</p><p>(1) 文中道理:大凡读书,须是熟读。</p><p>(2) 交流提出的关键问题</p><p>明明说的是读书,为什么又要提到吃果子?</p><p>为什么精熟后,理自见得?</p><p>(3) 齐读文言文</p><p>板书:</p><p>古人谈读书</p><p>文言文</p><p>找核心信息 心到、眼到、口到 余尝谓</p><p>提关键问题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漫浪</p><p>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