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主题”教学背景下的课堂观察——海口市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牵手灵山镇中心学校教研活动(四)

徐敏

<p>  根据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工作要求,共同探索海口市中小学队伍的成长助推海口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和方法。10月23日,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的骨干教师们为我们带来了一次高效的牵手项目活动。本周,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的各位老师们再次来到灵小,和我们继续探讨大单元主题教学的路径和模式。</p> <p>活动时间:2020年11月6日</p><p>活动地点: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励志楼5楼录播室</p><p>活动主题:基于大单元主题教学背景下的课堂观察</p><p>参与人员: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各骨干教师、灵山镇中心学校全体英语教师</p><p> 本次活动分为教材解读、展示课、评课及讲座四个环节,活动全程由我校姚远老师主持。</p> <p>  活动开展的同时,防疫工作也不容忽视,在活动开始前,中心校分发《个人体温检测记录表》和《个人健康承诺书》给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填写。</p> 教材解读 <p>  活动第一项,由我校贾天瑶老师根据本次的活动主题,对外研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和教学的设计进行解读。</p><p> 贾老师通过教材内容、编写理念、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建议五个方面进行解说。</p> <p>  最后,贾老师结合钟燕飞老师所要呈现的展示课提出自己的想法。</p><p> 认识教材是我们要备好课的基本前提之一,贾老师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有效的课堂设计,才能让一堂常规课变得更有意义。</p> 展示课 <p>  活动第二项,由我校钟燕飞老师带着六(7)班的同学为我们呈现一节六年级的英语阅读课。</p> <p>  课堂上,钟老师通过旅游这一话题,展开主线教学,过程中,钟老师作为引导者,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再和学生们一起发现答案,把这堂课还给了学生。</p> <p>  钟老师运用简单、有趣的思维导图,将关键词展示在屏幕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将思维导图整合,并掌握了文本的重要内容。</p> <p>  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都十分自然。</p> <p>  阅读课的输入和输出,钟老师把握得当,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p> <p>  钟老师为这堂课设计了读、说、写的任务,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p> 评课 <p>  第三环节,各教师对钟老师的课堂进行简单的评价。</p> <p>  首先,由我校的英语老师对钟老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看法:</p><p><br></p><p> 一、钟老师思维导图的思路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这节课中的情感价值渗透得流畅自然;</p><p> 二、课堂的生态自然,给学生心理的留白,思考的空间都十分充足,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p><p> 三、使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了实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p> 四、问题的设计深入浅出,有层次感,学生能够达到习得的目标;</p><p> 五、在拓展的环节,可以呈现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自由发挥,而不局限于几个地址。</p> <p>  紧接着,由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吴贞玉老师和吴妍仪老师对钟老师的课进行点评。</p><p> </p><p> 吴贞玉老师:钟老师对语言亲切,对学生的关注度很高,通过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这堂课也符合了新课程标准中的限时讲授,先学后教,及时纠正等要求;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主线开展,在教学单词时,可以拓展更多的同音词,以及在pair work环节可以多增加一些铺垫。</p><p><br></p><p><br></p> <p>  吴妍仪老师:钟老师的语音语调清晰,课前认真备课;导入环节创设的“灵山旅游团”的创意可延伸到主线教学,带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课堂中听的活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读的活动进行,同时,通过大单元整合,融入There be 句型,将本模块的教学与中国地域文化特点以及所学过的形容词紧密结合,作为本课的铺垫,学生能够更容易把握文本。</p> 专题讲座 <p>  活动最后一项,由工作坊坊主梁秋敏老师进行本次的专家讲座——基于“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课堂观察。</p><p> 首先,梁老师对我校英语组贾天瑶老师和授课的钟燕飞老师以及英语组各老师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通过本次的脉络解读和课堂展示,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专业素养,充分展示了我校的风采!</p><p> 梁秋敏老师通过四个阶梯式层层剖析大单元主题教学:</p><p> 一、认识“大单元教学”;</p><p> 二、课堂观察要观察什么?</p><p> 三、如何进行课堂观察?</p><p> 四、课堂观察的运用。</p><p> </p><p> 梁老师从概念分析,阐述主题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英语课标总目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探究主题式教学。对于课堂观察什么这一方面,梁老师通过不同场景,分析教师听课的目的,提出根据不同的观察特性,确定观察点,可以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发。具体可以分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为框架进行观察。</p> <p>  终身学习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必要手段,从第一次送教下乡的牵手活动到今天,每一次的培训活动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成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优化。</p><p> 最后,再次感谢梁秋敏小学英语工作坊的每一位专家老师,对我校英语组工作的指导!</p>

老师

课堂

学生

教学

工作坊

英语

梁秋敏

我校

活动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