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故事【二】秋游永定门

cs红色记忆

<p>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p><p>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覆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永定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拆毁。2004年北京永定门城楼复建,其中瓮城和箭楼尚未修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p><p>明代石匾城门规模重建时期城门现状主要景点知名战役交通信息</p><p>历史沿革</p><p>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意为“永远安定”。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24米),进深二间(10.5米),绿琉璃剪边灰筒瓦重檐歇山顶。城楼下为城台,前为1544年增建的瓮城,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p><p>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永定门重建,将城台加高至26米,重建瓮城,在瓮城正面增建单层箭楼(辟两层箭窗)。箭楼规制甚小,面阔仅三间(12.8米),进深一间(6.7米),单檐歇山顶灰瓦。瓮城为方形,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外侧两端抹为圆角。箭楼辟两层箭孔,南面每层7个,东西每层3个。箭楼城台下辟单孔券门。</p><p>上世纪50年代,面对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的矛盾,认为北京古城“完全是服务于封建统治者的意旨”(引自1953年11月,《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之说占了上风。故从1950年始,永定门瓮城城墙被陆续拆除。1957年,又以妨碍交通和已是危楼为名,将城楼和箭楼拆除。</p><p>明代石匾</p><p>复建后的永定门,其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1644年,满清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民国初期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了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成书于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而明代城门的匾额原件,更是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p><p>永定门明代老石匾</p><p>2003年,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此事2003年8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曾有报道。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p><p><br></p> <p>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的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为了缩短防线,以防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徐达下令将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退后5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p><p>复建后规格:城台东西长31.4米,南北宽16.96米,高8米,城楼(脊)总高26.04米,为三重檐歇山屋顶。</p><p>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永乐十七年,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2里,在正阳门一线重建。</p><p>永定门</p><p>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正式迁都至北京。这时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p><p>明初国势强盛,永乐皇帝对蒙古部族采取攻势,曾五次率军北征,问题尚不凸显。后来明朝实力衰落,多次被蒙古军队兵临城下,至嘉靖年间,遂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80里的外城,以策安全。因资金不足,由严嵩建议改变了设计方案。</p><p>增建外城工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由于当时南郊(正阳门外)比较繁华,又有皇家祭坛天坛和先农坛,所以外城先由南线筑起。但是开工不久,就因资金不足,难以为继。这也反映出统治者的昏庸和低能,以致未能及早妥为筹措。无奈之中,嘉靖皇帝派内阁首辅严嵩去想办法。</p><p>严嵩去工程现场溜达了一圈,还真想出一条虽不高明但可以对付的“妙计”,即只筑南线城墙,其他三面待日后有钱时再说。南线城墙长度,也由原计划的20里缩减为13里,其东、西两端,向北弯折,与内城的东南、西南两座角楼会合。但是嘉靖君臣没有料到,所谓“日后再说”,直至明亡再也未被说起。</p><p>永定门是老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在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p><p>明嘉靖四十三年北京外城建成,正门命名为“永定门”,寓意“永远安定” 。</p><p>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总长28里,开有7座城门。因增建外城的动因,是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所以城门命名多带有追求“安定”、“安宁”的色彩,如“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为避道光皇帝旻宁名讳改称“广安门”)。外城正门“永定门”,就是寄寓“永远安定”之意。</p><p>外城建成之后,北京城的中轴线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北距钟楼长达16里。</p><p>由于外城只建了南面部分,所以此后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而且“外城”之称名不副实,它并不在内城的外面,而是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北京的外城又称“南城”。清代沿用此种格局未变,只是对城门和城墙进行过多次修葺。北京市的二环路和南二环路,就是沿这个“凸”字形的轮廓线修建的。</p><p>城门现状</p><p>改革开放后北京建成现代城市,为重建中轴线最南端永定门城楼,国家拆除了永定门到南纬路两侧破旧低矮的房屋,露出了东西两侧坛墙。永定门城楼如今已经复建完成,再次呈现了北京旧城城市完整的中轴线,在改造后的大片空地上植树种草,建成大片绿地。经过清淤治理之后的护城河,碧水荡漾,整修一新的永定门城楼,与护城河水交相辉映,成为南城新的一景。</p><p>永定门城楼于1957年被拆除,新永定门城楼是2004年重建的。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门洞上方所嵌石匾,楷书“永定门”三字,苍劲雄健,是仿照明代原配石匾雕刻的。说起这块石匾,还有一个故事:在重建永定门城楼的前一年——2003年,人们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永定门石匾。据考证这块石匾正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始建永定门时的原配石匾。</p><p>人们看到的,重建的永定门洞上方所嵌石匾上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永定门重建使用的城砖,是原来嘉靖年间制造的永定门老城砖。一九五四年建三台山危险品仓库,正赶上拆除永定门,城砖就拿来修了仓库的围墙。这些嘉靖年间制造的老城砖在近半个世纪后又运回来了,重新砌在永定门的城墙上。重建时,围绕永定门城楼,还修建了一座小巧精致的公园——永定门公园。公园树木,种植有序、排列整齐;城楼广场,白栏环绕、平滑如镜。公园与两旁的天坛和先农坛辉映相交;与北面的前门大街和正阳门城楼相视对望。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见证着北京城市历史的变迁。</p><p>知名战役</p><p>明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皇太极率清八旗军攻打北京,一场北京之战在德胜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外展开。为解京城之危,蓟辽督师袁崇焕仅率九千骑兵,日夜兼程两昼夜,抵达广渠门外,寒冬饥馁,露宿扎营。在崇祯帝不准进城的情况下,袁崇焕军与清军数万人在广渠门外展开了浴血野战,激战10小时,转战10余里,明军终于克敌获胜。</p><p>当时袁崇焕横刀跃马,冲在阵前,左右驰突,中箭很多,“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正如朝鲜使臣从北京向本国回报称:“贼至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回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奔三十余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就连皇太极对广渠门之败也慨叹道:“十五年来,未尝有此劲敌也!”然而战后,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使立了战功的一代名将袁崇焕被下诏狱,遭磔于市。《明史·袁崇焕传》这样记载:“自崇焕死后,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可见,袁崇焕之死也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p><p>袁崇焕被被害后,其部下佘义士深明大义,“夜窃督师尸”,葬于东花市斜街,并世代守墓.永定门之战明朝四个总兵,永定门之战明朝四个总兵,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结果,满桂、孙祖寿阵亡,麻登云、黑云龙被俘,四个总兵两个阵亡、两个被俘。所以永定门之战,明军失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