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一月,秋风起,本应该是秋意肆虐的时节,可是,当我们一行人走进海门市海南中学后,整洁的校园环境,热情的工作人员让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爽心悦目,暖意融融。</p><p> 踏入科技厅,三位榜样教师更是带给我们一把把缔造完美教室的魔法钥匙,打开了我们缔造完美教室的新天地。不管是陈玲萍主任的每日一事,还是张海英副校长缔造的完美教室,抑或是茅雅琳主任班本课程的实施,让在座的所有老师都萌发出对这些班级、学校里的学生的深深羡慕。</p> <p> 下午的学习结束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参训老师各抒己见,谈感受,聊体会,收获颇丰。</p> <p> 下午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陈老师的《教给学生一生好用的好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分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分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生命就多一分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陈老师通过每月一事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养成,这些东西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通过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教师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来。</p><p> ——新发中心学校 王玲玲</p> <p> 孩子的教育是时时刻刻的,是全程的陪伴!课堂上我们授之以知识,课下我们教之以习惯,告知其做人做事道理,孩子的良好习惯胜过于他考得双百!</p><p> 让孩子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p><p> 让孩子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p><p> 让孩子多一个好习惯,生命就多一分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p><p> 与孩子们携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p><p> —— 新发中心学校 周玉</p> <p> 聆听完下午的三节讲座,我受益颇多。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其一,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使人受益一生。也就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学生心中就多了一份自信、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21天左右的强化,在这个21天学生养成的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这取决于学生身处的周围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们在校园环境中要教给学生一种东西,一种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一个良好的榜样。 </p><p> 其二,学生就是错误反反复复,成绩起起伏伏,明白了解了学生的这个特性,在教育教学及生活中,我们就更能更加“淡定”与富有经验。</p><p> —— 十字二小 王念</p> <p> 今天下午聆听了陈玲萍老师关于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的讲座,我感觉受益匪浅。陈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每月一事是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途径。陈老师通过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领悟环保的生命意义,组织了小手拉大手,共护母亲河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参观和亲身经历的方式,感悟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义。除此之外,陈老师还开发了校园CEO课程,让学生们自主参与校园和班级管理,培养了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p><p> ——十字二小 苏杭</p> <p> 陈玲萍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具体做法,不得不说她的做法是非常美好的,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的各项能力。这学期我也刚好接手一年级,任一年级班主任,我发现这些孩子就有多不良习惯,如:平时丢三落四、挑食、浪费等,“缔造完美教室”需要班主任投入大量的时间,修正身心,改变观念。回去后,我会努力改造自己,改变班级学生的不良习惯,同其他任课老师及学生家长认真打造自己的班级文化,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为新教育下“缔造完美教室”贡献自己的力量。</p><p> ——幸福中心小学 韩双九</p> <p>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陈玲萍老师“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张海英老师“九月拔节”、茅雅琳老师“班本课程醉美行动”的主题班级叙事报告,这三位老师能根据自己班级特色去构建适合本班的班级文化,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对完美教室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缔造完美教室不仅仅是要打造班级的物质文化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往更高、更深处前行。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课程的丰富营养,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班主任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今后我仍需砥砺前行。</p><p> ——郎溪益华双语学校 汤丽</p> <p> 今天听了三位教师的讲座,收获很多 ,第一个讲座的题目是由陈玲萍陈老师演讲的每月一事《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陈老师通过每月一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通过遵循习惯养成规律,21天强化,一个月的重复,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通过课程和实践,从而促进习惯的养成。在学校特色管理中还提到ceo,让学生来管理等等方式都很新颖,听完演讲触动很大。茅雅琳茅老师的卓越课程叙事《班本课程,醉美行动》的演讲中提到通过各种主题班会以及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孩子们改掉不良习惯的方法,给了我很大启示,在班级管理中,我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也有些另人头痛的坏习惯,比如座位每天都有很多垃圾,还有喜欢撒谎的孩子,喜欢打架的孩子,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知道可以有很多方法让孩子形成好的习惯。</p><p> ——第四小学 李志婷</p> <p> 在陈玲萍主任的《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讲座中,让我深刻意识到每月一事的重要性,具体明确了为何开展,主题内容,如何实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教育人对好习惯的培养与养成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最终确定了12个主题,这12个主题涉及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提升!陈主任提倡的“学科渗透,打造绿色生态课堂”理念打破了学科之间明显的界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p><p> 在张校长的向日葵班入学课程叙事中,我更深层地理解了新教育理想和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接着认识了完美教室,如何缔造完美教室,给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切实性指导意义!</p><p> ——第四小学 王婷</p> <p> 今天下午聆听了三位教师关于“缔造完美教室”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也有了很多思考。 陈玲萍老师的每月一事叙事《教给孩子一生好用的习惯》,每个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并让孩子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让孩子们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让孩子真正成为了学校、班级的小主人!张海英老师的“春天里,播下一颗习惯的种子”,通过班本课程的建设,养成了孩子自主学习、互助自省的好习惯!茅雅琳老师的“雏鹰报”,真正的实现了家校共育,并通过家长的社会关系,邀请各界的专业人士,来校讲座,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这三位老师的“完美教室”叙事,让我明白了“缔造完美教室”的具体思路,如何去执行。我是一个新班主任,很害怕跟家长沟通,但是通过这次“海门之行”我明白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也将开始我的“缔造完美教室”之路!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p><p> —— 第四小学 詹学萍</p> <p> 听了几位榜样教师的新教育报告,我深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校的配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所有的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好学生。所以我们老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孩子想好的心,用我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去帮助他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惰性,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通过阅读,开展一系列活动,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鼓励学生一次次挑战自己,展现更好的自己。张海英老师开展共读、共写,让孩子和家长通过阅读同一本书,写写自己的感悟,一起上台说一说。其实这种教育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可是却让家长的陪伴更有效率,家长陪伴学生共同成长。这些活动是老师们通过深思熟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而学生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才是这些活动得以完美成功的必要条件。</p><p> ——钱桥小学 徐伶俐</p> <p> 陈玲萍主任在《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讲座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结合她的班级真实而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述让我茅塞顿开。通过这次的讲座,让我学到了许多,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也让我更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以后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语文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特别希望日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有更多学习的机会。</p><p> ——钱桥小学 夏秀凤</p><p> </p> <p>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陈玲萍老师的每月一事叙事《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节日假期确定了12个与之相适应的主题,并且通过阅读,写字,歌唱等各种方法践行这些主题。</p><p> 在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家长的引导尤为重要。就像乌申斯基说的: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p><p> ——凌笪小学 汪玲</p><p><br></p> <p> 教室是扁担,它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缔造一个完美的教室,意味着师生共同穿越一门门完美的课程;缔造一个完美的教室,意味着师生携手尽情展示,让教室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11月5日,海门区海南中学的张海英老师这样诗意地解读了完美教室的概念。回想自己在担任班主任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也曾简单的进行班级文化、思想建设,但是因理论欠缺,走了不少弯路,经过海门之行的充电,我对教室的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和孩子们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相信,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会越来越好。</p><p> ——东夏小学 夏茹</p> <p> 来学习之前,我的小小蚂蚁班已经成立,班徽班旗,班训以及教室布置基本完成,自以为在缔造完美教室方面我算是先行者了,可是当我认真聆听了三位榜样教师的报告后,自愧弗如!</p><p>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每月一事的坚持,包括完美教室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p><p>这次研训给我的完美教室缔造注入了更大的动力,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明白了身上的责任之艰巨,长路漫漫,可期!</p><p><br></p><p> ——郎溪县实验小学 汪毅</p> <p>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陈玲萍老师的每月一事叙事《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张海英老师的完美教室叙事《九月的拔节》,茅雅琳主任叙事的《班本课程“醉”美行动》,几位教师的展示和生命叙事都让我震撼、惊叹。震撼于她们身体里迸发的无限力量,惊叹于她们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爱好读书、勤于写作、积极探究、努力实践。因为爱好读书所以眼界开阔,因为勤于写作所以不断反思成长,因为积极探究所以寻得一个属于自己且适合学生的课题,因为躬行实践所以驰骋在新教育的道路上。</p><p> 尤其是陈老师说的《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他的利息,我现在所教的的就是低年级学生,听了陈老师的课,我在平时教学中突然有了方向。</p><p> 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缔造完美教室,开发班课程一定要找准一个切入点,深入地挖掘下去,收获才会大。因为新教育的行动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只有构筑理想课堂,教室才完美;只有家校共育,教室才完美;只有建设书香班级,师生共读共写共生活,师生的生命才丰盈,教室才完美;只有研发班级课程,以课程为依托,教室才完美。</p><p> 总之,有行动就有收获,让我们且行且思,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p><p><br></p><p> —— 郎溪实验小学 胡小丽</p><p><br></p> <p> 听了三位老师就“每月一事”,“完美教室”和“班本课程”进行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新教育完美教室建设中,要注意细节、精心设计,并发动学生和家长的力量。这些讲座,解决了很多我在参与新教育和完美教室建设中的疑惑,以前,由于缺乏理论支架和具体指导,总感觉自己的工作浮于表面,内涵不足。遇到问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硬着头皮往前走。而今天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指导,我知道了每月一事的实施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各个学科相结合,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实行;完美教室中我认识到一个完整的完美教室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和重要意义,仪式感的重要性,不尽学生在成长,家长也在不断成长;班本课程的设计也是形式多样,结合本班的特点,让学生乐于参加,获得进步。老师们的先进经验和切身经历也鼓舞了我,让我对以后得工作充满信心!</p><p> —— 郎溪实验小学 周章萍</p> <p> 听完这些优秀教师的教育叙事,不禁自我反省起来,教育并非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课本只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而更多的则是需要我们和学生共同打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玲萍老师的《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一直疑惑的问题。今日听了陈老师的演讲,我受益匪浅。</p><p> 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小就给孩子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才会慢慢生根发芽。</p><p> ——金桥学校 严与濛</p> <p> 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陈述,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陈玲萍老师分享的是如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好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坏习惯可能也会毁了人的一生,我们应在小学期间就树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识。茅雅玲老师的班本课程分享很精彩,向我们介绍了班级的文化,建设,活动等等,从该班的班级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茅老师对班级的用心良苦,组织学生举办辩论赛,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生活开展班会活动,邀请家长为学生拓展法律,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了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和课堂。</p><p>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分享都很精彩,落实了“新教育”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真正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p><p> ——金桥学校 张丽</p> <p> 5日下午我们参观了美丽的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有幸聆听了陈玲萍、张海英和茅雅琳三位优秀教师精彩演讲,让我受益匪浅。三位教师都从生活出发从自我出发帮助孩子们发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它发扬光大,让学习融入生活让生活更加精彩。</p><p> 陈玲萍主任的每月一事政策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同的主题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在每月一事叙事《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中指出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生活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生命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阅读就是这样一种好习惯。“每月一事”是习惯养成的最重要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路径。</p><p> “缔造完美教室”不仅学要孩子们和学校的共同学习和发展,还需要各个家庭的大力支持。这是一项重任务但是做好了会给孩子们造成终身受益的影响。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的发展自己,增大阅读量储备更多的知识才能为孩子们做好指向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针对不同的孩子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去发掘每个孩子的长处和特点,尊重孩子们的长处多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心理和生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p><p> ——南丰中心小学 朱琳</p> <p> 缔造完美教室不仅极大程度地激发了老师的潜能,也带给孩子们终生受益的幸福与成长,期待郎溪中小学的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的完美教室,有更多幸福的教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