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记忆,留下足迹

<p>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川区第一小学校三年级十班的小朋友们背上行囊,进行了一次别有意义的远足。</p> <p>  这次远足,所有孩子只带上一瓶水,从学校出发,负重徒步前往达州市非遗陈列馆。</p> <p>  孩子们秩序井然,充分展现出了通川区第一小学校文明风气。</p> <p>  本次远足耗时一个半小时到达终点,对于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汗水打湿了衣襟,没有人喊累;双腿走得发麻,没有人喊苦。“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三年十班,非同一般!”大家喊着口号,互相鼓励,实现自我超越,在活动中展示学正少年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p><p> 大家在远足过程中,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体会革命先辈坚毅顽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p> <p>  孩子们终于汗流浃背地来到了达州市非遗陈列馆,稍作整顿,就在工作人员叔叔的带领下走进馆中,了解达州市的非遗文化。</p> <p>  三年级十班的孩子们没有一丝疲态,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工作人员叔叔的讲解,对达州市传统本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p> <p>  渠县刘氏竹编“以竹作画",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心编织成各种竹编字画等竹编工艺品让孩子们赞叹不已。</p> <p>  来自四川渠县,集杂技、美术、烟花、戏剧、木工、铁艺等为一体传统文化。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授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汇彩亭,彩亭的“高、惊、险、奇、巧”的高超的艺术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孩子们牵魂撩魄,惊叹不已。</p> <p>  这方看罢,那方又起。一阵亲切的川音响起,原来是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听着地域特色浓郁,乡土气息扑鼻的薅草锣鼓,孩子们仿佛疲劳尽消,兴致盎然,更是激发劳动热情,感受劳动下产生的优秀本土文化。</p> <p>  以糖为主要原料,汲取剪影、绘画、书法、雕刻等于一体的王家糖画一出现,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糖画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吉祥图案、糖艺书法等,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观赏食用价值。</p> <p>  孩子们的精彩参观之旅才刚刚开始:</p> <p>宣汉背兜戏</p> <p>石桥烧火龙</p> <p>巴渠河川剧</p> <p>安仁板凳龙</p> <p>孩子们猜测达州传统美食“灯影牛肉”名称由来。</p> <p>感受传统手工麻布织造技艺</p> <p>体验豆笋、豆皮传统制作技艺。</p> <p>活灵活现的根雕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喜欢万分。</p> <p>  大家听到精彩处忍不住拿出纸笔记下自己的感受。</p> <p>  参观结束后,三年十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在达州市非遗陈列馆留下了签名。</p> <p>  通过此次参观,孩子们了解了非遗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p> <p>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br></p> <p>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p> <p>  通川区第一小学校三年级十班的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更加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达州文明城市文化的继承者,更要成为宣传者,宣传我们的家乡、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自信的坚实基础。</p> <p>  参观结束后,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聚集在一起唱起了国歌。童音稚嫩,却铿锵有力。有“传”才有“承”,我们将优秀传统“传”给新一代,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继承并发扬。</p><p> </p><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息,文明不灭。</b></p>

文化遗产

孩子

达州市

十班

物质

文化

远足

传统

三年级

通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