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清晨,浈江区新教师沐浴着骄阳,来到浈江区实验学校高大宽阔又明亮的校园,开始了本学期第四次跟岗学习。秋风过处,五谷飘香,凉风习习,叶染金黄;秋天是舒爽的,秋天是绚烂的,秋天是富饶的。秋天的阳光干燥铿锵,时刻期待着雨水的滋润,正如同等待前辈浇灌的新教师。“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教师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是航海中引领方向的船舵。“要想打铁硬,还需自身强。”要想教好学生,教师自身需丰富知识储备。 <p> 浈江区实验学校杨岸芷副校长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桥》。杨老师聚焦文体意识,展现高效的阅读教学。</p><p> 课前,杨副校通过谈话,与五年级的学生迅速拉近距离,在轻松愉悦的聊天氛围中引出课题。</p> 课堂上,杨副校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接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及人物之间的故事。教学过程中,杨副校紧扣单元目标,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重点文段,概括人物品质,同时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于读中感悟。同学们明白了环境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特点,情节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更令我们赞不绝口的还有杨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她将小说结尾删减,制造悬念,以此形成强烈冲击,在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结局中升华人物形象。<div> 课后,杨副校以小说“桥”为导入点,为新入职的语文教师展开讲解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文体意识,落实语文要素”。此次的主题主要分为:文体意识概念的界定、文体意识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文体意识、培养文体意识应注意的要点以及用实例训练文体意识。<br></div> <div> 杨副校在解释文体意识的时候用了精炼的两句话来进行概括:一是对于作者而言文体意识是用什么样的体裁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二是对读者而言则是调动相应的体裁知识储备来解读文章中蕴含的情感。<br> 杨副校也向新教师讲述了重视文体意识实践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体意识的训练能够帮助教师在拿到教学文本时正确的解读文本,在备课之际能够不断的优化自我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br></div> 针对文体意识的培养,杨副校向我们讲述了教师在培养文体意识的几个有效途径。第一点是关注文本,以阅读教学为载体。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找准语文要素,关注单元目标,以单元为板块做到“一单元一得”。上课时能够紧扣单元目标,拓展教学的范围并能够在教学中达到文体互换和课堂语用的效果。第二点是关注语用,在教学中以作文的训练来深化文体意识。第三点是教师在批改阅读时应以评改为导向,真正做到规范文体意识。<div><br> </div> 接着,杨副校也提出了几点在强化文体意识之际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是要将文体意识建立在“课标+学段+文体”三位一体的基础之上;第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去合理安排文体意识的训练,做到由弱到强;第三则是对于文体的分类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要墨守成规。<br> 最后,杨副校以五年级的一篇说明文《松鼠》为例让新教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实战训练,让新教师切实感受如何将文体意识落实到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br><br>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情感的指引者,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上承担着启蒙的重任。因此,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每一位老师必不可少的。对于从一个校门跨入另一个校门的新教师来说,本次跟岗学习,杨副校长的教导便如同那干涸的土地迎来了一场沁润的秋雨,浇灌了我们每一位新教师。 <p>撰稿:谢梦雪 李奕琪 张婉霜</p><p>摄影:李曾宇苹</p><p>整合:赖红梅</p><p>审稿:邓莹源 杨秀梅 陈海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