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甘肃省陇原名师董彩云小学语文工作室推进会侧纪(二)</p><p>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不断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日益提高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技术。11月5日,陇原名师董彩云语文工作室推进会特意安排了两节骨干教师的精品展示课。</p><p> 第一节是由临夏市实验小学祁亥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13课《精卫填海》,随着“与秋天告别”的互动小游戏,利用激趣谈话的方式导入课文,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式引导问题。</p><p>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展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精卫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学习目标。学生接触文言文比较少,在学习时首先会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祁老师采用了先自读,再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读,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接着再带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解决了阅读障碍。教师引导学生借住理解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课文下的注释,先了解相关字词的意思,再串连起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从句子再慢慢过渡到把整个故事讲清楚,讲明白。环环相扣,步步递进。最后通过介绍一本读物《山海经》结束本课,为“1+x”海量阅读打下坚实基础。</p> <p> 第二堂课是由和政县龙泉小学马艳芳老师执教的一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指导课,习题题目是:——是生活更美好。此堂课由一幅幅编排精美的校园图画导入,色彩的鲜艳搭配,以及舞动的音乐立刻引发了孩子们对本堂习作课的探究兴趣。《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马老师紧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层层递进的言语交际表达情境,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请习作思路。马艳芳老师细致入微的引导提示学生习作时要认真审题、精心选材、合理布局。通过孩子们事例的分享剖析,有效引导孩子们学会发现身边的美,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老师适时的对孩子们随写的文章进行指对性的指导,使本次习作主题得到了升华,师生的真情实感达到共鸣,为下节课的实战演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p> <p> 评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每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p> <p> 大家都知道,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鼓励孩子们进行海量阅读,在此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真实感情。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加强名师团队的研讨水平,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作用,争取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早日走出困境。</p><p> 会议的最后,董彩云校长以“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这句发人深省的话结束这次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