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拜年

郴州 刘建军

<p>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指新年晚辈敬拜长辈或亲戚朋友间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达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至于拜年的具体形式那就因地而异了,比如很多地方流行的叩拜礼、作揖礼在我们这里却并不常见。经常走动情谊深重,只要人到或心意到就可以了,现代人都忙忙碌碌,似乎也很少有人去在乎拜年形式了。</p> <p>  有谚语说到“有心拜年十五不晚”,但最适时的拜年时间应该是正月初一至初五,其他时间只能视作拜早年或拜晚年了。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人们似乎整个正月都在拜年。正月里人们彼此之间都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大家都很忌讳说不吉利的话。亲戚朋友你来我往,互相请客,直到插早稻时还有人在请拜年饭。浓浓的年味久久弥漫在家乡的每户人家、每一条巷子里。</p> <p>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走南闯北,或外出务工,或进城创业,或照看孙辈……生存方式变了,生活节奏快了,结识的朋友多了,在家的时间少了,彼此间离得远了,传统的拜年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除了特别重要的长辈或亲戚朋友必须亲自登门拜访外,更多人采用的是电话拜年、网络拜年了。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顿拜年饭都越来越难了,是悲是喜各人自有感受。</p> <p>  现代拜年方式简单、快捷,但我老感觉少了点人情与年味。传统拜年方式成为了过去,化作了历史,但儿时拜年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那时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人们彼此间情深意浓,无论再远再忙再穷,正月里亲戚朋友间都会相互走动,互相拜年。一封鞭炮,几块砂糖,一包饼干,一顿并不丰盛的拜年饭强力维系着彼此间的良好关系。如果哪年没有来往,那就意味着彼此间的情谊可能会终结,由此可见拜年在当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p> <p>  忘不了到樟木公社(乡镇)满姨家拜年的情景。因为两村相距不远,因此,每年正月我外婆家族去拜年的队伍总是“浩浩荡荡”。那时的人朴实真诚,想法单纯,特别是作为嫁出去的女人,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只要外家人员来得多,鞭炮打得多,心里就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来得整齐、热闹说明自己娘家人丁兴旺,是给自己撑腰杆,长脸面,因此那份热情劲就可想而知了。</p> <p>  忘不了到敖泉公社逢塘村小姨家拜年的情景。一路上拜年队伍欢声笑语,兴高采烈。炒上几个家常菜,热上几壶水酒,大家欢聚一堂,交杯换盏,开怀畅饮。姨丈酒量大,且热情豪爽,不喝醉个把人决不罢休。晚上住宿人多床少,要么到隔壁邻居或兄弟家借宿,要么把稻草铺在楼板上打地铺。众人和衣而睡,“床边”放一个尿桶以备起夜,大家随欲而安,心情愉悦,从来没有被怠慢的感觉。</p> <p>  忘不了到塘市公社大塘村小姑婆家拜年的情景。从村里到小姑婆家大约有五、六十里路,在那个交通很不发达的年代五、六十里路够折磨人的了。在拜年队伍里我是年龄最小的,脚上年年生冻疮,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好在长辈们关心呵护我,每行一段路他们就会轮流背我走。小姑爷爷夫妇对我们这些来自外家的客人特别热情,每年都会安排本村的弟兄叔侄来陪我们喝酒,让我们很是感动!</p> <p>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温饱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拜年虽然辛苦但对于我们小屁孩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一是有好吃的。拜年饭可能是一年内能吃到的最好饭菜;二是有好玩的。有可能得到一挂红红的小鞭炮或一小盒冲天炮;三是有经济收入。外出拜年有可能得到2角至5角的红包;四是不用做事干活。同时,我也渴望有人来我家拜年,因为只有来客人才能有好饭好菜吃。</p><p>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都五十有三了,很多陪伴我成长、带领我拜年的长辈们都先后走了,但儿时乡村拜年的经历却总是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