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来生,我愿变成一只小鸟,自由自在飞翔在西湖的天空,沐浴阳光鸟瞰美丽西湖......<br>鸟类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小时候经常手拿弹弓,在西湖边巡游,麻雀、白头翁是我瞄准的对象。曾几何我也开始拍摄鸟类了,我只希望拍摄西湖的鸟类,为美丽的西湖记录鸟的倩影 <h1>目录</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01】八哥、002】白鹡鸰、003】白鹭、004】白眉鹀、005】白头翁、 006】斑鸠、007】斑嘴鸭、008】北红尾鸲、 009】伯劳、010】翠鸟、011】大拟啄木鸟、012】凤头䴙䴘、013】西伯利亚银鸥 、014】黑翅长脚鹬、 015】黑水鸡、016】黑尾蜡嘴雀、017】红头长尾山雀、018】红嘴蓝鹊、019】红耳鹎、<span style="font-size: 18px;">020】</span>蓝眉林鸲、021<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栗背短脚鹎、022】领雀嘴鹎、023】鸬鹚、024】池鹭、025】夜鹭、026】绿鹭、027】苍鹭、028】罗纹鸭、029】麻雀、030】猫头鹰、031】远东山雀、032<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啄木鸟、033】鸳鸯、034】燕子、035】鹊鸲、036】丝光椋鸟、037】乌鸫、038】喜鹊、039】䴙䴘、040】黑短脚鹎、041】凤头鹰、042】棕头鸦雀、043】纯色山鹪莺、044】灰山椒鸟、045】相思鸟、046】小太平鸟、047】绣眼、048】太阳鸟、、049】燕雀、050】戴胜、051】黄雀、052】 灰背鸲、053】 树鹨、054】 粟耳凤鹛、055】秋沙鸭、56】乌鸦、57】金翅雀、58】蓝翅叶鹎、59橙腹叶鹎、60】白腰文鸟、61】山椒鸟、62】赤腹鹰、63】发冠卷尾、64】绶带鸟、65】白眉姬鹟、66】欧乌鸫、67】水凤凰(水雉)、68】棕扇尾莺 、69<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头穗鹛 、70 】斑姬啄木鸟、71】反嘴鹬、</span>72】黑鳽、73】大斑啄木鸟、74】骨顶鸡、75】天鹅、76】绿头鸭、77】小鹀、78】红喉歌鸲</p> 001】八哥(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br>外形大小和 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厘米。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 尾羽和尾下 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八哥在中国南方的种群数量较普遍,既是重要的农林 益鸟,也是颇受欢迎的笼养鸟。它能模仿其他鸟的 鸣叫,也能模仿简单的人语,在国内广被人们笼养,而且被引种到菲律宾和加拿大等地。 <p>西湖边八哥不多,大量看到的跟它相貌差不多的乌鸫,主要的区别是八哥鼻子上有黑毛毛😊</p> 这张拍摄于浙江省博物馆 <div>002】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br>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 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主要分布在 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br></div>拍摄于后孤山草地 西湖边很多,喜欢抓小虫子 003】白鹭(英文名称:Little Egret)<div>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 大白鹭、 中白鹭、 小白鹭和 黄嘴白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习称为“白鹭”。这4种白鹭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与 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br></div> <p class="ql-block">大白鹭在西湖边很少,2021-11-15拍摄于茅家埠水塘,体型很大黄嘴巴。</p> 白鹭是西湖比较多的鸟类,有留鸟和候鸟,主要分布在西湖的西面,杭州市的运河里也有不少,周边的地区更多,比如老余杭,杭钢的马玲山等等。 这张拍摄于三台山武状元牌坊这里的鹆湖湾,白鹭俯冲抓鱼,鱼儿居然跃水逃串,真是精彩一瞬间。 <p class="ql-block">独舞</p> 我喜欢慢速度拍摄,这个难度比较大,成功率不高。 004】白眉鹀(学名:Emberiza tristrami)<div>属小型 鸣禽,体长13-15厘米。喙为圆锥形,与 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头黑色,中央冠纹、眉纹和一条宽阔的颚纹概为白色,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栗褐色具黑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颏、喉黑色,下喉白色,胸栗色,其余下体白色,两胁具栗色纵纹。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不为黑色而为褐色,颏、喉白色,颚纹黑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和中国。<br></div> 005】白头翁,学名:白头鹎(音:bēi)(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白头翁常见于东亚,台湾宜兰平原,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br>西湖边白头翁比较多,到处可以看到,这几年西泠桥边拍摄荷花上的白头翁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外地人也来了不少,不过这样的诱拍,改变了鸟类是的食性,其实不可取。 对峙 你追我赶 <a name="ref_[1]_5087567" class="sup-anchor" style="top: -50px; color: rgb(19, 110, 194); text-transform: none; line-height: 0; text-indent: 28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0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position: relative;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 </a><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28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word-spacing: 0px; float: none;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span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span>。</span> <div>006】斑鸠(Turtle Dove)</div><div>珠颈斑鸠 (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div><div>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br>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是中国东部和南部最为常见的野生鸽形目鸟类,俗称“野鸽子”。体长30厘米左右,和鸽子大小相似。通体褐色,颈部至腹部略沾粉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颈部两侧为黑色,密布白色点斑,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为本种最为显著的特征,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2] 不过这个珍珠斑点只有成年的珠颈斑鸠才有,幼鸟是没有的(此外,印度还有一个亚种也是没有“珍珠”的),且幼鸟的颜色也没有成鸟那样鲜艳。<br></div><div>别名:布谷 咕咕 鹁鸪<div>西湖到处都有,也是常见品种,体型比较大,叫起来:“布谷,布谷!”</div></div> <div class="para" style="text-transform: none;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8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margin-bottom: 15px;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label-module="para"><br></div> 007】斑嘴鸭(学名:Anas zonorhyncha)<div>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体型大小和<br>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 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联邦和不丹。西湖水域比较多,离西湖比较容易拍摄到</div> <p class="ql-block">春天小鸭子跟着妈妈出来很好玩,和鸳鸯差不多。</p> 跟着妈妈去春游 <div class="para" style="text-transform: none;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8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margin-bottom: 15px;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label-module="para"><br></div> 008】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div>是小型 鸟类,体长13-15厘米。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 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 外翈不为黑色。<br>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br>繁殖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西面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往东到远东和萨哈林岛,往南到中国、蒙古和朝鲜。越冬于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北部、老挝、越南和日本。</div> 009】伯劳<br>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劳科(Laniidae)鸟类,约64种,体型中等,<br>俗称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它们大多数为我国的候鸟。 <p>伯劳是独行侠,基本上是单只行动,不容易发现。这张是在捕食蜈蚣。拍摄于花港观鱼。</p> <p class="ql-block">010】翠鸟(学名:Alcedo)</p><p class="ql-block">属中型 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p><p class="ql-block">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p><p class="ql-block">西湖水区到处都有,独特的叫声,飞行速度很快。</p> <p class="ql-block">器材: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p><p class="ql-block">光圈:f/4.0 快门:1/1250 焦距:600mm ISO:800</p> 011】大拟啄木鸟(学名:Megalaima virens)<div>中型鸟类,背、肩暗绿褐色,其余上体草绿色。头、颈蓝色或蓝绿色,羽基暗褐色或黑色。上背和肩暗绿褐色,或缀暗红色。下背、腰、尾上 覆羽和 尾羽亮草绿色。尾羽羽干黑褐色。食物主要为 马桑、 五加科植物以及其他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此外也吃各种昆虫,特别是在繁殖期间。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div> 012】凤头䴙䴘(学名:Podiceps cristatus)<div> 是䴙䴘目䴙䴘科䴙䴘属的鸟类。凤头鸊鷉(学名:Podiceps cristatus,英文名:Great Crested Grebe)属鸊鷉目鸊鷉科鸊鷉属,俗称张八狗或水老鸹。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50厘米),外形优雅。颈修长,具显著的深色羽冠,下体近白,上体纯灰褐。繁殖期成鸟颈背栗色,颈具鬃毛状饰羽。与赤颈鸊鷉的区别在脸侧白色延伸过眼,嘴形长。以鱼为主食。亦称冠䴙䴘、浪裏白,是䴙䴘科䴙䴘属下的一种鸟类。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凤头䴙䴘或其亚种分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br></div> 这鸟在西湖里少见,主要在老余杭的南湖 头上的发冠长得可爱 献爱心 013】西伯利亚银鸥(学名:Larus vegae)<div>是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全长55-73厘米,体重约1100克,貌似凶狠的浅灰色鸥;雌雄同色;在冬季,头及颈背具深色纵纹,并及胸部;浅色的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内边与白色翼下覆羽对比不明显;虹膜浅黄至偏褐;嘴黄色,上具红点;腿脚粉红。<br>西伯利亚银鸥主要栖息于港湾、岛屿和近海沿岸以及江河湖泊地带。喜欢成群低飞于水面上空,飞行时的样子轻快敏捷,还常常利用空气中的热气流滑翔以节省体力。叫声非常嘹亮,在两三声短促有力的鸣叫后,往往跟着一串稍弱但连贯的鸣叫,很有节奏感。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小鱼、虾、甲壳类、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分布于北美洲和东亚。<div>西湖的冬天会有,应该是候鸟,一般岸边很远,很凶,会抢夺其他鸟类的食物。</div></div> <div>014】黑翅长脚鹬(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br>是 反嘴鹬科 长脚鹬属的一种鸟类,共有4个亚种。是一种修长的黑白色 涉禽。体长约37厘米。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也出现于河流浅滩、水稻田、鱼塘和海岸附近之淡水或盐水水塘和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为5-7月,每窝产卵4枚。繁殖于欧洲东南部、塔吉克斯坦和中亚国家,越冬于非洲和东南亚,偶尔到日本。<br></div>西湖边少见 <p class="ql-block">2022-4-11下午,黑翅长脚鹬惊现于西湖岳湖湖面,这次一共41只,说明西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p> 非常可惜,第二天就没有了 015】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div>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 亚种。中型 涉禽,体长24-35厘米。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蹠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甚为醒目。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亦甚醒目。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br>栖息于灌木丛、蒲草和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为食。广布于除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西湖里的常见鸟,到处都有。</div> 016】黑尾蜡嘴雀(学名:Eophona migratoria)<div>又名蜡嘴、小桑嘴、皂儿(雄性)、灰儿(雌性)。该物种雄雌异形异色。中型 鸟类,体长17-21厘米。嘴粗大、黄色。雄鸟头辉黑色,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浅灰色,两翅和尾黑色,初级覆羽和外侧飞羽具白色端斑。颏和上喉黑色,其余下体灰褐色或沾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鸟头灰褐色,背灰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银灰色,尾羽灰褐色、端部多为黑褐色。头侧、喉银灰色,其余下体淡灰褐色,腹和两胁沾橙黄色,其余同雄鸟。<br>相似种 黑头蜡嘴雀体型较大,头部黑色范围小,飞羽中间有白斑而末端无白斑。黑尾蜡嘴雀无论雄雌的形象都憨态可鞠非常惹人喜爱。拍摄于浙江省博物馆</div> 017】红头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div>属小型鸟类,体长9.5-11厘米。头顶栗红色,背蓝灰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具楔形白斑。颏、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块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黄色,胸腹白色者具栗色胸带和两胁栗色。是一种山林 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div> 很多,成群行动,动作很快不容易拍 西湖到处都有成群的觅食,也算常见鸟类。 018】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div>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br>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div> 西湖里常见的鸟类,成群行动,什么都吃 <p class="ql-block">喜欢抓蜻蜓。</p> <p class="ql-block">019】红耳鹎(英文名:Red-whiskered Bulbul,学名:Pycnonotus jocosus),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头顶黑色,具耸立的羽冠;眼下后方具红色的羽簇,因而得名,臀部红色。吵嚷好动而喜群栖。喜栖于突出物上,常站在小树最高点鸣唱或叽叽叫。喜开阔林区、林缘、次生植被及村庄。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p><p class="ql-block">2022年秋拍摄于杭州西湖区八卦田</p> 杭州八卦田的稻田里抓了蜻蜓到路上来吃。 <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rgb(25, 25, 25);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p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 16px;="" normal;="" 0px;="" none;="" inline="" !important;="" 2;="" rgb(255,="" 255,="" 255);="" initial;="" initial;"="">020】蓝眉林鸲(学名:Tarsiger rufilatus)</span><div><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rgb(25, 25, 25);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p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 16px;="" normal;="" 0px;="" none;="" inline="" !important;="" 2;="" rgb(255,="" 255,="" 255);="" initial;="" initial;"="">是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喜马拉雅蓝尾鸲、喜马拉雅红胁蓝尾鸲。蓝眉林鸲是鹟科鸲属的鸟类,它与红胁蓝尾鸲非常相似。</span></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rgb(25, 25, 25);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pingfang="" sc",="" arial,="" 微软雅黑,="" 宋体,="" simsun,="" sans-serif;="" 16px;="" normal;="" 0px;="" none;="" inline="" !important;="" 2;="" rgb(255,="" 255,="" 255);="" initial;="" initial;"="">这种鸟类比较少见,这张拍摄于西湖杨公堤上香古道。</span></div> <div class="para"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transform: none;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8px; letter-spacing: normal;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margin-bottom: 15px; word-spacing: 0px; white-space: normal; -ms-zoom: 1; -ms-word-wrap: break-word; orphans: 2; widows: 2;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label-module="para"><br></div> 021】栗背短脚鹎(学名:Hemixos castanonotus)<div>体长18-22厘米。上体栗褐,头顶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白色,胸和两胁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br>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次生 阔叶林、林缘 灌丛和稀树草坡灌丛及地边 丛林等生境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 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br>分布于中国贵州望谟、罗甸、惠水、雷山、榕江,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和海南岛等地。也见于越南东北部。</div><div>2021年春拍摄于花港观鱼</div> 腊梅花从中的栗背短脚鹎 022】领雀嘴鹎(学名:Spizixos semitorques)<div>为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小型鸟类,体长17-21厘米。嘴短而粗厚、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台湾亚种为灰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额基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领雀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可供笼养观赏,应控制猎取。</div> 跟白头翁很像,西湖区域都有。 023】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br>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 游禽,善于潜水, 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 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br>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br>是候鸟,每年的11月-次年的3月到西湖来捕鱼 2022年12月21日拍摄于西湖中山公园码头 024】池鹭(学名:Ardeola bacchus)<div>系典型涉禽类,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黄色(冬季);腿及脚绿灰色。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鱼类、蛙、昆虫为主,幼雏与成鸟的食物成分相类似。繁殖期营巢于树上或竹林间,巢呈浅圆盘状,由树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树枝及菝葜藤等组成,巢内无其他铺垫物。5月上、中旬产卵,每窝产卵3-6枚。分布于孟加拉国至中国及东南亚。越冬至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及大巽他群岛。</div> <p class="ql-block">025】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p><p class="ql-block">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p><p class="ql-block">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大陆、非洲、马达加斯加,往东经小亚细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亚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朝鲜和日本。</p><p class="ql-block">是西湖里比较多的留鸟。</p> 夜鹭雏鸟 027】绿鹭(学名:Butorides striata)<div>为鹭科绿鹭属的鸟类,共有26个亚种。体长48厘米,翼展52-60厘米,体重200-250克。的深灰色鹭。体型小,头顶黑,枕冠亦黑色;上体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br>常见于山间溪流、湖泊,栖息于灌木草丛中、滩涂及红树林中。单独活动,它们通常会静立于水中,伏击猎物,以小鱼、青蛙和水生昆虫为食。此鸟除繁殖期外,多单独生活。6月在中国东北及山东一带繁殖。结小群营巢。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度、中国、东北亚及东南亚、马来诸岛、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原来属于该物种的4个美洲亚种,已经独立归类为美洲绿鹭。</div> <br><div>027】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br>是鸟纲、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其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为白色。成鸟的过眼纹及冠羽黑色,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幼鸟的头及颈灰色较重,但无黑色。虹膜黄色;喙黄绿色;脚偏黑。叫声:深沉的喉音呱呱声及似鹅的叫声。<br>大型水边鸟类,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性格孤僻,严冬时节在沼泽边常可以看到独立寒风中的苍鹭。在浅水区觅食,主要捕食鱼及青蛙,也吃哺乳动物和鸟。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br></div> 028】罗纹鸭(学名:Anas falcata)<div>是中型鸭类,体型略较家鸭为小,体长40-52厘米,体重0.4-1千克。雄鸭繁殖期头顶暗栗色,头侧、颈侧和颈冠铜绿色,额基有一白斑;颏、喉白色,其上有一黑色横带位于颈基处。三级飞羽甚长,向下垂,呈镰刀状;下体满杂以黑白相间波浪状细纹;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明显有别于其他鸭类,野外容易鉴别。雌鸭略较雄鸭小,上体黑褐色,满布淡棕红色‘U’形斑。下体棕白色,满布黑斑。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远东、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越冬在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北部。</div> 029】麻雀(Passer)<div>是文鸟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br>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div> 麻雀现在少多了 <p class="ql-block">030】猫头鹰 (鸮形目鸟类的统称)</p><p class="ql-block">斑头鸺鹠(英文名:Asian Barred Owlet,学名:Glaucidium cuculoides),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的鸟类。俗称小猫头鹰,留鸟,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的猫头鹰。体小而遍具棕褐色横斑。斑头鸺鹠因羽毛上饰有许多条纹,所以又名横纹鸺鹠,常光顾庭园、村庄、原始林及次生林。主为夜行性,但有时白天也活动。多在夜间和清晨作叫。目前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拍摄于西湖茅家埠</p> <div><br>这只猫头鹰是背朝我的,没办法看到它的正面,没想到它一转头我就拍到了。早就听说猫头鹰的可以旋转270度,今天看来要超过360度。<br><br></div> 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别名神猫鹰。 031】远东山雀(学名:Parus minor)<div>属山雀科山雀属,英文直译为日本山雀,也被称为东方的山雀是从大山雀的亚种分化出来的。远东山雀仅有上背部黄绿色,下体灰白色或浅黄色,比较缺少黄色色调。</div> 032】啄木鸟(Picidae)<div>是著名的森林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div> 难得在茅家埠拍摄到 033】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div>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br>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div> 西湖水域都有,后孤山比较容易拍摄 跟着妈妈去春游 花港观鱼的孤僻水溪有一群鸳鸯,应该是迁徙过来的,比较怕人,稍有动静就飞跑了。 <p class="ql-block">恩爱</p> 034】燕子(Swallow)<div>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div>拍摄于茅家埠</div></div> 035】鹊鸲(学名:Copsychus saularis)<div>为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是孟加拉的国鸟。</div> 036】丝光椋鸟(学名:Sturnus sericeus)<div>体型大小和其他椋鸟相似,体长20-23厘米。嘴朱红色,脚橙黄色。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暗灰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其他同雄鸟。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br>多栖息于开阔平原、农作区和丛林间以及营巢于墙洞或树洞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自陕西、河南、安徽、江苏至广东、海南、西至四川、云南等地。也见于日本和越南。</div> 丝光掠鸟,全长210~240mm。头、颈白色沾棕灰色,各羽呈披散的矛状。上体银灰,翼和尾黑色,具金属光泽。初级飞羽基本部有明显的白斑,形成翼斑。胸灰褐色,腹部白色。 037】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div>是鸟纲、鸫科的鸟类。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br>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div> 038】喜鹊(学名:Pica pica)<div>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br>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每窝产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个月左右离巢。<br>除南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中国有4个亚种,见于除草原和荒漠地区外的全国各地。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div> <p class="ql-block">039】䴙䴘(学名:Podicipediformes)</p><p class="ql-block">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䴙䴘目只包括一个科,䴙䴘科。科下有6属20种。</p><p class="ql-block">䴙䴘分布在我国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越冬时则经过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广大地区。</p> 040】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div>是鸟纲、鹎科的中型鸟类,体长22-26厘米。嘴鲜红色,脚橙红色,尾呈浅叉状。羽色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br>主要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以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活跃在树冠上,到下木间活动是很罕见的现象。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杂食性,主要以果实(如无花果等)和昆虫等为食。<br>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等地。</div> <div>041】凤头鹰(学名:Accipiter trivirgatus)<br>属中型猛禽,体长41-49厘米。头前额至后颈鼠灰色,具显著的与头同色冠羽,其余上体褐色,尾具4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喉白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胸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飞翔时翅短圆,后缘突出,翼下飞羽具数条宽阔的黑色横带。幼鸟上体褐色,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具黑色纵纹。<br></div>2020年11月8日在西湖的花港观鱼树林中拍摄到凤头鹰。 <div><br>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日出性。以蛙、蜥蜴、鼠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div> 042】棕头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webbianus)<br>一种全长约12厘米。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 043】纯色山鹪莺(学名:Prinia inornata)<div>是雀形目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鸟类。又叫做褐头鹪莺、纯色鹪莺。是体型略大(15厘米)而尾长的偏棕色鹪莺。眉纹色浅,上体暗灰褐,下体淡皮黄色至偏红,背色较浅且较褐山鹪莺色单纯。注:有时被视为(纯色)褐头鹪莺P. subflava的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1994)。是田园间常见的一种鸟类,纯以虫为食,是益鸟。<br><br>拍摄于茅家埠梅岭北路龙井路口水塘</div> 044】灰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div>是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宾灰燕儿、十字鸟、呆鸟。分布于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菲律宾、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山东、长江流域、江苏、福建、湖南、广东、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一般栖息于多栖于山林或平原庭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br><br>拍摄于杭州杨公堤上香古道芳桂亭水塘边</div> 045】相思鸟 学名:Leiothrix)<div>别名红嘴玉、红嘴绿观音、恋鸟,在西方叫“乃丁格”(情鸟)。隶属鹟科、画眉亚科、相思鸟属,栖息于平原及海拔1000米的小丘,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br>相思鸟属有银耳相思鸟和红嘴相思鸟2种,中国均有分布,留居在长江流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两种外形相似。<br>红嘴相思鸟羽衣华丽、动作活泼、姿态优美、鸣声悦耳,颇受人们喜爱。但其鸣啭与其它画眉亚科歌鸟相比,显得单调,也不善模仿,所以养鸟者多重其羽色。</div> 046】小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japonica)<br>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约16厘米。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兼食少量昆虫。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及中国东北部,越冬至日本及琉球群岛。不定期繁殖鸟见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越冬鸟群有时至中国湖北及山东。极少数在福建、台湾及华中有记录。 <br><div>拍摄于西湖中山公园</div> <div>047】绣眼</div><div>学名:(White-eye)</div><div>是雀形目一些体形小的鸟类,俗称相思、白眼圈。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自满清以来江浙沪一带广为饲养。</div> 绣眼喜欢干净,经常到水池边来洗澡喝水。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西湖边孤山东麓的梅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6早上拍摄于西湖花港观鱼</p> 048】太阳鸟<div>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鸟类的通称。体型纤细,嘴细长而下弯,嘴缘先端具细小的锯齿;雄鸟中央尾羽特别长;两性异色。世界共有14种,分布于亚洲南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中国有6种。被誉为"东方的蜂鸟"。<br>拍摄于茅家埠西院1号院外枇杷树上</div> <p class="ql-block">杭州植物园有个山茶园,每年12月中旬山茶花盛开,太阳鸟就会来采蜜,之后就在树洞里洗澡。该视频拍摄于2021-12-22下午4点钟。索尼a1,200-600mm镜头。</p> <div>049】燕雀</div><div>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头至背辉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腰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体色较浅淡,上体褐色而具有黑色斑点,头顶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缘,头侧和颈侧灰色,腰白色。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尤其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甚至集群多达数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树上过夜。主要以草子、果食、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杂草种子最喜吃,也吃树木种子、果实。分布于北欧、亚洲、从挪威到勘察加、南欧、中国等地。</div><div>燕雀安知鸿鹄之志。</div> <div>050】戴胜</div><div>戴胜(学名:Upupa epops):共有8个亚种。依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包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头侧和后颈淡棕色,上背和肩灰棕色。下背黑色而杂有淡棕白色宽阔横斑。初级飞羽黑色,飞羽中部具一道宽阔的白色横斑,其余飞羽具多道白色横斑。翅上覆羽黑色,也具较宽的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腰白色,尾羽黑色而中部具一白色横斑。颏、喉和上胸葡萄棕色。腹白色而杂有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黑色,基部淡肉色,脚和趾铅色或褐色。</div><div>杭州大华饭店外面的草地上,听说有4只,过了几天只剩一只,说是被野猫吃了。</div> <div>051】黄雀</div><div>黄雀(学名:Spinus spinus):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体重9.5-16克;体长106-122毫米。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色;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上体赤绿色具暗色纵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虹膜近黑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腿和脚暗褐色。<br>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春秋季迁徙时见有集成大群的现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隐蔽。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分布于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div><div>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r></div> 拍摄于杭州西湖玉泉 <p class="ql-block">52 红胁蓝尾鸲</p><p class="ql-block">学名:Tarsiger cyanurus),是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15厘米)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长期栖于湿润山地森林及次生林的林下低处。红胁蓝尾鸲西南亚种独立为蓝眉林鸲。</p><p class="ql-block">拍摄于茅家埠茶园</p> <p class="ql-block">鸟语:尽管只是一棵小树苗,他确实是我的依靠。</p> <p class="ql-block">052】灰背鸫</p><p class="ql-block">学名:Turdus hortulorum)</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是体型略小(24厘米)的灰色鸫。甚常见。两胁棕色。雄鸟上体全灰,雌鸟上体褐色较重,胸侧及两胁具黑色点斑。叫声优美悦耳的鸣声。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及中国东北,越冬至中国南方。在林地及公园的腐叶间跳动。甚惧生。</p><p class="ql-block">拍摄于杭州玉泉</p> <div>053】 树鹨</div><div>学名:Anthus hodgsoni,是小型鸣禽,外形和林鹨相似,体长15-16厘米。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所吃的昆虫有蝗虫、蝽象、金针虫、蝇、蚊、蚁等。分布于西伯利亚南部、外贝加尔、阿尔泰山、蒙古,往东至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远东、朝鲜、日本,往南到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克什米尔、孟加拉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王者风范</p> <div>054】 粟耳凤鹛</div><div>学名:Yuhina castaniceps),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枕灰色,头顶有一短的不甚明显的羽冠,系由头顶羽毛向后延长形成、灰色具细的白色羽干纹,眼先灰色,眉纹白色不甚明显,其上有时杂有褐斑,眼后、耳羽、后颈和颈侧淡栗色或棕栗色、形成一宽的半领环,有的后颈栗色不明显或没有,各羽亦具白色羽干纹。主要分布于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华南及华东海,一种体型中等的鸟类。4-7月是繁殖期。</div><div><br></div> <div><br></div> <div>055】秋沙鸭</div><div>秋沙鸭属(学名:Mergus)是雁形目鸭科的1属。共有5种。该属特点为嘴形侧扁,边缘具锯齿;雌雄鸟均有羽冠;后趾具宽阔的瓣膜,后趾连爪较其宽度(连同瓣蹼)不超过3倍,甚至仅2倍;两性羽色不同。除非洲和澳大利亚外,在其余各洲均有分布。中国有3种,即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和普通秋沙鸭,主要见于东部地区,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省。</div><div>拍摄于西湖水域</div> 雄性 雌性 <p class="ql-block">56】乌鸦</p><p class="ql-block">小嘴乌鸦,学名:Corvus corone)</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鸦科鸦属的鸟类。俗名细嘴乌鸦、老鸦、老鸹、通称乌鸦。喜结大群栖息,但不像秃鼻乌鸦那样结群营巢。与秃鼻乌鸦的区别在嘴基部被黑色羽,与大嘴乌鸦的区别在于额弓较低,嘴虽强劲但形显细小。小嘴乌鸦属于杂食性鸟类,以腐尸、垃圾等杂物为食亦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是自然界的清洁工。</p> <p class="ql-block">57】金翅雀 学名:Chloris sinica)</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燕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又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英文名直译为灰顶金翅雀。金翅雀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种子,也可用谷物和昆虫充饥。</p><p class="ql-block">拍摄于西湖茅家埠。</p> <p class="ql-block">58】蓝翅叶鹎(英文名:Blue-winged Leafbird,学名:Chloropsis cochinchinensis),是雀形目叶鹎科叶鹎属的鸟类。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约1600米以下的开阔常绿阔叶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南部。</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6日早上7点拍摄于西湖花港观鱼。</p> <p class="ql-block">59】橙腹叶鹎(学名:Chloropsis hardwickii)体形大小和金额叶鹎相似,体长16~20厘米。额至后颈黄绿色,其余上体绿色,小覆羽亮钴蓝色,形成明显的肩斑。颏、喉、上胸黑色具钴蓝色髭纹,其余下体橙色。飞羽和尾羽雄鸟黑色、雌鸟绿色。</p><p class="ql-block">相似种蓝翅叶鹎额黄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翈蓝色,腹部为橙色,明显可与之区别;金额叶鹎额橙色,腹部为橙色而为草绿色,也明显与之不同。</p><p class="ql-block">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上体全为草绿色,额和头顶不沾黄色,两翅表面、尾上覆羽和尾羽表面均为草绿色,髭纹淡钴蓝色。喉中部至上胸和腹部两侧均为浅绿色,橙色仅限于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较雄鸟明显为小,其他似雄鸟。</p> 2021年2月20日拍摄于西湖花港观鱼 <div>60】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div><div>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上体红褐色或暗沙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额、嘴基、眼先、颏、喉黑褐色,颈侧和上胸栗色具浅黄色羽干纹和羽缘,下胸和腹近白色,各羽具“U”形纹。相似种斑文鸟腰不为白色,羽色亦不同。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主要以稻谷、谷粒、草子、种子、果实、叶、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div><div>2021年2月21日拍摄于西湖茅家埠</div> <p class="ql-block">稻谷飘香文鸟齐飞</p><p class="ql-block">初秋的九月,西湖八卦田里,几百只白腰文鸟在稻田里吃稻谷,时而飞起。</p> <p class="ql-block">61】山椒鸟</p><p class="ql-block">灰喉山椒鸟(英文名:Grey-chinned Minivet,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是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十字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湖南、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主要栖息于平原和山区杂木林、阔叶林、针叶林以至茶园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留鸟,一般不迁徙,但冬季和春季常有垂直迁徙现象。</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7日早上8点钟,拍摄于西湖茅家埠林中。</p> <p class="ql-block">2022-10-30在玉泉山水园的大樟树旁拍摄到。</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1-12-19下午在玉泉路1号后面的树林里拍到的。</p> 62】赤腹鹰 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是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体长27-36厘米,体重108-132克。头部至背部为蓝灰色,翅膀和尾羽灰褐色。<br>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主要以蛙、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主要在地面上捕食,常站在树顶等高处,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分布于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div>拍摄于杭州西湖植物园的桃源岭。</div> <p class="ql-block">63】发冠卷尾</p><p class="ql-block">发冠卷尾(英文名:Hair-crested Drongo,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中文俗名卷尾燕、山黎鸡、黑铁练甲、大鱼尾燕。体形中等大小。嘴形强健;尾长而分叉,外侧羽端钝而上翘形似竖琴,虹膜白色或者红色。酷似黑卷尾,但体型较粗大。栖息于中、低海拔的丘陵和山地林区,晨昏喜结群活动。多筑巢于林缘高大乔木顶端的向阳枝桠上。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如甲虫、蝽象、蟋蟀、蝗虫等。发冠卷尾在我国主要为夏候鸟,每年4月迁来我国繁殖,4月末5月初到达北部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p><p class="ql-block">拍摄于西湖植物园桃园岭。</p> 发冠卷尾的鸟窝。 小鸟出窝了 64】绶带鸟<div>中国寿带鸟(学名:Terpsiphone incei):体态美丽,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余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到了老年,鸟的全身羽毛成为白色,拖着白色的长尾,飞翔于林间,因而又称之为一枝花。<br>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和次生阔叶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3-5只成群。性羞怯,常活动在森林中下层茂密的树枝间。巢筑于树杈间,以树皮和禾本科草叶为巢材,巢形为杯状。食物中几乎全为昆虫,而且以鳞翅目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虫及其幼虫和卵等,该物种在中国中部、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俄罗斯远东(乌苏里兰南部)和朝鲜繁殖,在整个东南亚都没有繁殖。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在广东、广西和香港地越冬。<br></div><div>2021年6月拍摄于西溪湿地国家公园</div> 小鸟出来了,一窝四只,老鸟带着小鸟在树林里。 65】白眉姬鹟<div>白眉姬鹟(英文名:Yellow-rumped Flycatcher,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是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别名:花头黄、黄鹟、三色鹟、鸭蛋黄,英文名直译为黄腰姬鹟。雄鸟上体黑色,下体黄色,具白色眉纹和白色翼斑。雄鸟和黄眉姬鹟区别在于眉纹白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无眉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是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鸟类,不仅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悠扬,而且全以昆虫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来西亚。<br></div><div>2021年6月拍摄于杭州西溪实地国家公园</div> 66】欧乌鸫 67】水凤凰<div>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脊椎动物,鸟纲,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属。俗称水凤凰、凌波仙子。栖息于小型池塘及湖泊旁,为常见的季节性候鸟,繁殖于北纬32°以南的中国广大地区。 <br>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区。模式产地:菲律宾吕宋岛。<br>水雉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主要为淡水湖沼。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称为“凌波仙子”。<br></div><div>杭州茅家埠附近也有,杭州近郊的铜鉴湖有几窝水雉。</div> 68】棕扇尾莺<div>棕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juncidis)是扇尾莺科扇尾莺属的小型鸟类,体长9~11厘米。上体栗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和棕白色眉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羽干纹细弱而不明显,尤其是繁殖季节,腰和尾上覆羽几为纯棕色而无黑褐色纵纹。尾为凸状,中央尾羽最长,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灰色端斑,外侧尾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两翅暗褐色,羽缘栗棕色。下体白色,两胁沾棕黄色。相似种金头扇尾莺头顶黄色或金黄色,下体皮黄白色,外侧尾羽端斑窄而不明显,呈棕白色。<br>繁殖期常有的鸣叫声为单调、规则、重复的尖高音调类似“dzeep-dzeep”或“zit-zit-zit-”,此单音可持续近三分钟。飞行或停栖小草枝头时,均会鸣唱,在飞行时每叫一单音正好配合一次振翅的波状起伏。<br>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栖于开阔草地、稻田及甘蔗地,一般较金头扇尾莺更喜湿润地区。求偶飞行时雄鸟在其配偶上空作振翼停空并盘旋鸣叫。非繁殖期惧生而不易见到。<br></div> <p class="ql-block">69】红头穗鹛(英文名:Rufous-capped Babbler,学名:Cyanoderma ruficeps),是雀形目鹛科Cyanoderma的鸟类。俗名红顶嘈鹛、红顶穗鹛、红头小鹛、山红鼻头,是体小(12.5厘米)的褐色穗鹛。顶冠棕色,上体暗灰橄榄色,喉、胸及头侧沾黄,下体黄橄榄;喉具黑色细纹。</p><p class="ql-block">2-21-12-19下午拍摄于杭州西湖区玉泉路2号</p> <p class="ql-block">70】斑姬啄木鸟</p><p class="ql-block">(英文名:Speckled Piculet,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的鸟类。小型啄木鸟,上体橄榄色,下体多黑点,脸及尾部具黑白色纹。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不常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p><p class="ql-block">2022-3-1拍摄于杭州西湖花港观鱼。</p><p class="ql-block">索尼a1+260,F6.3,1/1000,ISO200。</p> <p class="ql-block">71】反嘴鹬</p><p class="ql-block">反嘴鹬(学名:Recurvirostra avosetta)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40-45厘米。嘴黑色,细长而向上翘。脚亦较长,青灰色。头顶从前额至后颈黑色,翼尖和翼上及肩部两条带斑黑色,其余体羽白色。飞翔时黑色头顶、黑色翅尖,以及背间部和翅上的黑带与白色的体羽和远远伸出于尾后的暗色脚形成鲜明对比,甚为醒目,野外不难识别。 <br>反嘴鹬栖息于平原和半荒漠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有时也栖息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迁徙期间亦常出现于水稻田和鱼塘。冬季多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带。主要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br>分布于欧洲、中东、中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西西伯利亚南部和外贝加尔湖地区,越冬于里海南部、非洲、印度和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越冬于西藏南部、广东、福建和香港等南部沿海省区,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湖南和四川等省,偶尔也见于中国台湾省。<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在杭州西湖茅家埠水域拍摄,当时一直在湖面上徘旋,大约持续了15分钟就飞走了。</p> 72】黑鳽<div>黑鳽(英文名:Black Bittern,学名:Ixobrychus flavicollis),是鹈形目鹭科苇鳽属的鸟类。俗名黑鳽、乌鹭、黑长脚鹭鸶、黄颈黑鹭。中等体型(54厘米)的近黑色鳽。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云南、长江以南、贵州、偶见于甘肃、陕西、河南等地,一般生活于芦苇丛、沼泽、滩涂、红树林及林间溪流、在贵州分布于700-1000m以及营巢于芦苇丛中、树上或竹林中。<br></div><div><br></div><div>2022年5月在西湖茅家埠水域拍摄</div> 73】大斑啄木鸟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4日,杭州植物园的大斑啄木鸟,今天终于露头了。</p> <p class="ql-block">74】骨顶鸡</p><p class="ql-block">( 英文名:Eurasian Coot,学名:Fulica atra ),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体长 36-39 厘米。全身黑色,仅嘴巴和额甲为白色。比黑水鸡体大。骨顶鸡为深圳常见的冬候鸟,经常成群聚集在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外的水面上,常潜入水中寻找水草食用。繁殖期雄鸟会相互争斗追打。起飞前必须在水面上长距离的助跑。国内广泛分布。</p><p class="ql-block">西湖里这是候鸟,每年11月过来,在茅家埠一带觅食。</p><p class="ql-block">这是在青山湖旁边八百里的小水塘拍到的,大约有十几只。</p> 75】黑天鹅<div>黑天鹅(学名:Cygnus atratus):是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大型游禽,体长110-140厘米;翼展160-200厘米;体重3.7-8.75千克。具有天鹅种类中最长的脖子。这个细长的脖子通常呈“S”形拱起或直立。全身羽毛卷曲,体羽斑点闪烁,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飞羽为白色。尾长而分叉,外侧羽端钝而上翘形似竖琴。有一个明亮的蜡质的鸟喙,为红色或橘红色,靠近端部有一条白色横纹。虹膜为红色或白色,跗跖和蹼为黑色。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嘴较厚重。<br>原产于澳洲,是天鹅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为世界著名观赏珍禽。黑天鹅栖息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成对或结群活动,食物几乎完全是植物,各种水生植物和藻类。具有较强游牧性,迁移模式不规律,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迁徙时会组成成千上万的大团体。<br>分布于澳洲西南部、南部、东部地区。后引进至新加坡、英国和部分西欧国家。<br><br>2023年1月19日拍摄于杭州西湖楼外楼东侧湖面上空。转了两圈就飞走了。<br></div> 76】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属游禽,大型鸭类。体长47-62厘米,体重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白色。胸栗色。翅、两肋和腹灰白色,具紫蓝色翼镜,翼镜上下缘具宽的白边,飞行时极醒目。雌鸭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脚橙黄色和具有的紫蓝色翼镜及翼镜前后缘宽阔的白边等特征。<br><br>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越冬在欧洲、亚洲南部、北非和中美洲一带。<div><br></div><div>拍摄于杭州西湖后孤山,一直以为是斑嘴鸭,跟斑嘴鸭很像,看嘴巴就不一样了,她是家鸭的祖先,因此跟家鸭最像。</div> 77】小鹀(英文名:Little Bunting,学名:Emberiza pusilla),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麦寂寂、花椒子儿、高粱头、铁脸儿、虎头儿。全长约13cm,雌雄同色,头部具黑色和栗色条纹,眼圈色浅。雌鸟及雄鸟冬羽羽色较淡,无黑色头侧线。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欧洲北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华北自河北、西至宁夏、甘肃、新疆、南至长江流域、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山谷和高山以及栖息于灌木丛、小乔木、村边树林与草地、苗圃、麦地和稻田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达乌尔地区。<div>2024年3月16日早上拍摄于杭州西湖茅家埠茶园。</div> 78】红喉歌鸲<div>红点颏(学名:Calliope calliope):是鸟纲、鹟科的鸣禽。又名西伯利亚歌鸲。体长14-17厘米,体重16-27克。雄鸟头部、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颏部、喉部红色,周围有黑色狭纹。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鸟颏部、喉部不呈赤红色,而为白色。虹膜褐色。嘴暗褐色。脚粉褐色。<br>红点颏属地栖性迁徙候鸟,藏于森林密丛及次生植被;一般在近溪流处。跳跃,或在附近地面奔驰,多位于距水不远的地面上。善鸣叫,善模仿,鸣声多韵而婉转,十分悦耳。常在平原丛,芦苇及小树林中活动,轻巧跳跃,走动灵活。是食虫性鸟类,以昆虫为食,主要吃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如果实。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印度、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中国等地。<br>与蓝喉歌鸲、蓝歌鸲称为歌鸲三姐妹,是中国名贵笼鸟。<br></div><div>2024年4月27日拍摄于杭州西湖茅家埠茶山上。</div> 尼康Z7,800mm定焦,F6.3,1/200。手持拍摄。 西湖鸟类大约200种,所以不断更新中<br>感谢关注者仔细阅读!点赞、评论 、转发和打赏!~~<br>铭记有心人批评指正和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