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鬼知人——读《聊斋志异》有感

邱梦凡

<p>“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股三分。”“狐鬼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由清代小说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众文人骚客的高度评价,可见这本空前绝后之作不负其名。</p> <p>《聊斋志异》共收录短篇小说491篇,以鬼灵精怪之说为主。文化来源与生活,而《聊斋志异》自然也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催发而成的。作者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封建统治下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社会的腐败,为《聊斋志异》的书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文并不直接描写社会的状态,而以狐怪精灵之事映射尖锐的社会矛盾,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值得人深思。</p> <p>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短篇《画皮》。此篇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以种种欺骗的手段,达到破人腹,取人心的目的。最后被手持木剑的道士识破,脱去画皮,死于剑下。</p><p>这篇小说用辛辣的手法,有力的揭露了现实社会当中令人避之不及的两面派,反映了他们的蛇蝎心肠以及鬼怪伎俩。告诫我们定要识人辨人,识破两面派形形色色的伪装,避免上当受骗。</p> <p>《婴宁》也是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书生王子服在遇见了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后便格外思念她,患了相思病,抑郁不振,只得自己孤身一人前往山中寻找此女。这个女孩便叫婴宁,婴宁性格活泼,不谙世事,来到王家之后因一时调皮,戏弄了隔壁的恶少,使他不慎被毒蝎子蛰死。婴宁为此被婆婆严厉训斥,此后婴宁便再也没有笑过。第二年,婴宁生下一个男孩,男孩见人辄笑,很有婴宁从前的风范。</p><p>这篇小说极力歌颂了不为礼教束缚的婴宁的形象,并且讽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以及迫害,是名副其实的为女性解放发生的发韧之作。折射了现代女性身上的熠熠生辉。</p> <p>英国散文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而我觉得读优秀的小说亦能使人明白很多的道理,感悟出不一样的人生。正如读《聊斋志异》一样,读其中的鬼神故事,懂人世间的道理。我们应多读多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 <p>图文编辑:特殊教育19级1班 邱梦凡 刘佳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