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师说新语青年教师教育故事</p> <p> 她2001年7月于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2004年7月通过函授学习取得江苏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专学历,2009年1月取得南通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p><p><br></p> <p> 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p><p>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任教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带着一份对教育的执著与热爱,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2011年、2014年她所带班级均获得如皋市优秀班集体;2011年、2017年、2018年获得如皋市嘉奖,多次获得镇教学质量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如皋市第五届教坛新秀;2014年12月被评为南通市教坛新秀;2018年12月被被评为第二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优秀学员”;2019年1月被评为南通市教坛新秀,2019年12月被评为如皋市骨干教师。</p> <p> 她好学上进、求知若渴。</p><p> 2008年因为班上一个患抑郁症孩子的到来,她带着一份教育饥渴和坚持,走上了“心理咨询”的学习探索之路。白天教学工作繁忙,她便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2012年12月31日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2013年12月31日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从此她不仅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备课组长,还主动担任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自2014年起,她被如皋市文明办和如皋市教育局长期聘为如皋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志愿者,成为如皋市东陈镇教育志愿者服务分队、如皋市如城街道办宏坝社区志愿服务队、如皋市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服务队一员。 </p> <p> 她热心公益、服务群众。</p><p> 周内利用空课时间为学校需要面询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导,积极配合做好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测,根据班主任提供的学生普遍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团辅工作。周末则走进社区,宣传社区文明、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全市未成年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向社区老年人宣讲心理健康知识,为他们隔代教育出谋划策。</p><p> </p> <p> 她扶贫济困、奉献社会。</p><p> 2007年她的公公得了肠癌,2016年9月,婆婆又被检查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真是犹如晴天霹雳,除了因为昂贵的治疗费用之外,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邻居、朋友劝其通过“轻松筹”向社会求助,她和爱人思虑再三,不想给社会添负担,因为他们觉得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他们现在还能“撑”得住。她借遍了亲朋好友,勉强把婆婆的第一个疗程治疗费用支撑了下来。所幸,经治疗,婆婆的身体状况稍微稳定一点。</p><p> </p> <p> 这两年她和爱人辗转于如皋、苏州两地,虽身心俱疲但依然未曾放下公益活动。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组织的亲子夏令营有她活跃的身影,在每次“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活动中,总能看到她为家长们在亲子教育方面解惑释疑。虽然,婆婆昂贵的治疗费用压得她难以喘息,但每次只要看到“轻松筹”或“水滴筹”等平台上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虽然每次奉献的力量有限,但她一直在坚守初心,助人无数。</p> <p> 她,一位平凡的乡村英语教师,却又不仅是一位教书人,更是一位教育的传承人。她用一腔热血和一份教育情怀,默默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为身在迷雾中的家长们点亮一盏盏心灵明灯,这种无私奉献的力量,虽一丝一缕,在她身上,却让人无比感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