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丰盈人生 ——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阅读悦美 和雅相随”教师阅读活动第十一期

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阅读篇

<p>蹉跎莫遣韶光老,</p><p>人生唯有读书好。</p><p>工作之余,</p><p>唯有多读书,</p><p>才能</p><p>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p><p>找到自身的价值与定位。</p><p>让我们相互激励,一起成为</p><p>“有思想的教育者”!</p> 教师简介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盏灯,一本书,一个宁静的读书夜,美好的一天在书香萦绕中进入佳境......</span></p><p> 我是偃师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张少智, 我喜欢读书。以前,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跳出农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读书丰盈了我的人生,使我永保初心,引领孩子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p><p><br></p> 最是书香能致远 <p>  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p><p>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浪迹天涯,那么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当心灵在不同的思想里行走,你会发现曼妙的风景。琳琅满目的书,是知识的源泉,是精神的盛宴。拿一本喜欢的书,沉醉其中,享受的是一种愉悦、一种充实、一种宁静。</p><p>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处处净土。</p><p><b> </b></p><p><br></p><p><br></p> 晨昏忧乐伴侧眠 <p>  凌晨一点,终于读完了叶鹏教授的《邙山秋风》,我第一次对一本散文集如此上心。这是一本迹近自传的散文集,有叶老邙山生活21年的追忆和沉思,有远离故乡心境的写照,有怀念师友的真情流露。</p><p> 初读,胸中满是佩服。文章语言朴实近人又字字珠玑,立论警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文中一幅幅情趣盎然的题字水墨画又让人感受到:叶老,这位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才子!他多才多艺,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却又虚怀若谷。</p><p> 深读,心中充满感动。感动于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七个优秀子女;感动于他们兄妹情深,逆境中互相勉励,终有所成;感动于他对故乡玉环楚门的深深热爱,感动于他对第二故乡洛阳孟津的无私奉献;感动于他对师友的拳拳情深,更感动于他困境中的坚毅、病榻前的乐观、讲台上的师范永存!</p><p> 河南教育界称他是“完整的教师”,他却说“完整不是完善,更不是完美,而是因为我独特的人生经历,使我有机会参与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这是我略带悲苦的幸运。”</p><p> 1958年他被“发配”到邙山的海资小学,住在一孔被烟火熏染得一片乌黑的烂窑中。为表达对书的敬意,他在窑壁上钉糊报纸,用土坯与黍秆垒砌成书架,将宝贝图书排列其上,并特地拍照,在照片后题诗“一瓢红薯一瓢秫,半间明月半间书”。从此,每日劳作之后,寒窑孤灯,孜孜攻读,深夜不眠。</p><p> 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台上,他嬉笑自若,吟诗一首赠主刀教授“颓龄病魔两相扰,痴呆日甚惹人笑。欲学聪明花甲后,全仗先生开心窍。”读后令人忍俊不禁。</p> 折得疏梅香满袖 <p>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些赞颂教师精神的比喻,真切中略带悲凉。叶老欣赏的“分火”之喻令人耳目一新。教书育人,是火种的点燃,光明的传递。教师以自己的劳动,外化为教育对象的成才,终日“分火”而“未尝亏其体”。为人师者,应不吝火种的点燃,火种不灭!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幸福。正如素朴的白,运载五彩缤纷,却消隐自我,这是教师的色彩。</p><p> 叶老对三尺讲台的崇敬更是令我汗颜。他说:“我热爱教育工作。因为,我拥有三尺讲台,拥有对人的真善美加工的权力,故我幸福。”同为人师的我们是否以拥有这样的权力而幸福呢?叶老一生多灾多难,铮铮铁骨使他自强不息,不怨天尤人;仁者胸怀,使他以悲悯之心审视大千世界的人生劫难。正如他所说:把“人”字写端正!</p><p> 他曾经赞扬恩师贾植芳先生“是一部砸不烂、锈不蚀、洗不褪、烧不毁的钢铸石刻的大书。”而他不也正是这样的一本大书么!在这本书中,我不仅读得了文章识见,更读得了云水襟怀,读得了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p> 含英咀华润心田 <p>  一缕书香绕心田,一纸书韵山水间。跟着书本去旅行,读书丰盈人生。阅读吧 ,你的眼睛里,藏着曾经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唯有阅读,能使你灵动。</p>

教师

读书

感动

人生

阅读

书香

丰盈

一本

邙山

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