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小耗子

<p>  2019年农历9月22日,又是一个金色的深秋。87岁的母亲了无牵挂的闭上了双眼,从此我们姊妹没了父母双亲;从此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个人走了;从此留下的只有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和不舍……</p><p> 母亲20岁嫁给父亲,育有五女一儿。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忠厚老实,上过三年学堂,写得一手好字。母亲读过三个月的夜校,识字寥寥无几。然而就是在那样贫困潦倒的年代,父母却有着对文化知识的认识,有着再苦再累也要送孩子上学读书的坚强决心。父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或下雨天在村里或去周边村里炸米泡挣钱,母亲勤俭持家,劳动之余养鸡、养猪、养鸭。尽管如此,靠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难以维持一家大小八口人的生计,1964年,母亲就想着要搞副业增加收益——卖花样。卖花样原本是男人的活计,可母亲却盘算着父亲一个男劳力一天挣十分,自己只能挣到不足六分,且妇女交税较轻,就这样父亲白天劳动晚上做花样并照顾孩子们,母亲放下只有两岁的儿子背起货担,翻山越岭,日行百里夜跑几十,一天只吃两顿饭!母亲起早摸黑一路狂奔,一是要多卖点花线花样挣到钱,二是要早一点卖了回家料理和爱抚她的孩子们!母亲说在外奔波劳碌,白天觉得时间短,晚上住饭店里就想着孩子们,有时梦里在给儿子哺乳,醒来发现衣服被自己以解开,回家的路上还在担心,生怕少了孩子或发生什么事情……那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红安、麻城、三店、柳子港、宋埠、中一、永河、桓树岗、大界岭、小界岭、淋山河……等等一些不知道方向的地名。</p><p> 文革期间除"四旧"村里不准做生意了,母亲又开始学养蜜蜂,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没有停歇过,花开时节拖着蜂箱去赶花,到了秋冬季就把蜂箱放在屋后的院子里,每次釆蜜的时候就是我们家最幸福的时候,不仅有甜甜的蜂蜜喝,而且用蜂蜜换来的收入上交学费,改善生活,添置新衣,因此也成为了邻居孩子们羡慕的对象。</p><p>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全村有几十家手工制作香料,我们家也参与其中,母亲先在家把香料做好,然后挑着上百斤左右的香料下乡叫卖,当时交通不便,往往是天还没亮就出门,等到回家时也是伸手不见五指。有着经商头脑的母亲在做香料的过程中进一些香料原材料卖给乡亲朋友,不仅增加收入也方便了自己。一字不识的母亲走遍安微岳西,金寨,黄梅,广济,蕲春,罗田,英山,嘉鱼……林间小路,高山峻岭到处都留下过母亲的足迹。六个孩子读书,靠的只有父亲面朝泥土背朝天的耕作和母亲聪慧远见卓识的头脑以及勤俭持家的精神。在父母千辛万苦的培养下,姊妹六人三个大学生两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在我们村传为佳话。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多么吃苦受累,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不落地上学读书,摆脱泥腿子。</p><p>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缝,你穿的千层底有人给你纳,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 ;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了花……这就是母亲的真实写照,她不仅仅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母亲聪慧、善良、勤俭、坚强。她用智慧勤劳以及不认输的性格抚养我们姊妹六人长大成人……</p><p> 母亲的晚年生活也是很勤俭,丰盈的。一生拼博,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母亲在子女相继成家后信仰佛教,虽然儿孙满堂,仍选择一人独居,生活上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次回家母亲还是要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聊聊过去的故事,吃着母亲做的饭菜是她笑得最灿烂的时候。吃斋念佛的母亲凭借自己的信仰与执着熟练地背诵着多种经文。她常常说自己老了不想给儿女添负担.帮助不了下辈人只能祈愿子女和孙辈们平安幸福……</p><p> 天有不测风云,记得去年中秋节,当我们一家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母亲说感觉身体有些不适。过完中秋,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检查,情况不乐观,短短的一个月母亲就离开了我们,现在每每回想起来,泪水就会夺眶而出,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出的坚强和乐观让我敬佩让我心疼……</p><p> 母爱无私无声,无边无价。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母爱如潮,犹如澎湃汹涌的大海,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每次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我的心灵就经过一次洗礼,虽泪流满面,但浑身温暖,越发觉得母亲的面容更加清晰。</p><p> 世上的母爱,用最完美精彩的文字也写不尽她那伟大、无瑕的深远含义……</p><p> 妈妈,</p><p> 您长眠,</p><p> 我长念…</p><p> 🙏🙏🙏</p><p> </p><p> </p> <p>今天是母亲的周年忌日,母亲的生日一个星期后也要到了,谨以此文怀念我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p><p> 2020.11. 7</p> 怀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