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小七孔游记

李wenbo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手机视频:贵州小七孔游记</span></p> <p>金秋十月,老伴与一起退休的同事相约,三家结伴同游贵州。2020年10月28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号称“胜九寨”的荔波小七孔景区。</p><p><br></p><p>荔波小七孔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充满了神秘、奇特的色彩,有“超级盆景”的美誉。 </p><p><br></p><p>景区的水系景点在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谷底有一涧河名响水河,沿响水河分布着卧龙潭、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涵碧潭、小七孔古桥、铜鼓桥等等景点。其中,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景区由此命名。 </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小七孔古桥</span></p> <p>根据行前制定的游览攻略,此次游览景区的水系景点。考虑响水河流水走向,决定从景区地势高的西门进入,沿着河流向景区地势低的东门前行,从高向低行走节省体力,对老年人来讲,这是最佳游览路线。</p><p><br></p><p>进入景区,我们沿着盘沿在山脚的木质栈道,穿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间,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卧龙潭。</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卧龙潭留影</span></p> <p>卧龙潭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暗河从崖底涌出,上面形成水潭。潭面景色与众不同,整片潭水犹如一块翠绿的绿松石,平静的水面上偶尔有几片秋叶轻轻坠落,溅起几圈涟漪四处荡去。岸边翠竹绿树环绕,清风拂动发出“沙沙”地响声,显得这片水潭更加的幽静。</p><p><br></p><p>沿谭边栈道向东走到卧龙潭尽头,一泓碧水被一半圆形水坝阻拦,与下游河床形成较高落差。碧水漫过水坝形成涓涓流动的水漫瀑布,瀑水如丝,一泻而下。跌入谷底的瀑水咆哮着翻滚,犹如卧龙冲天。</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翠谷瀑布留影</span></p> <p>继续前行,眼前豁然开朗,响水河左侧出现一片湿地,名翠谷湿地,湿地中草丛片片,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欢快的游动。广袤的湿地与远处卡斯特峰丛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p><p><br></p><p>从峰丛而落的翠谷瀑布向下倾泻着珍珠般的瀑水,瀑水漫入湿地缓缓流入响水河。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影,将大自然美景与“倩影”合二为一。</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水上森林</span></p> <p>走过木板铺就的栈道,进入河谷,清澈的河水从植根于河床的丛林穿涌而下。由于河水常年冲刷,河床中的石头已经被激流磨光了棱角,变得“圆滑”,但树根却死死扎根在河床的石缝,任凭激流冲击纹丝不动,千百年来它们深深扎根于顽石细缝中,不惧湍水急流的冲刷,茁壮成长。形成水在石上流,树在石缝生,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的奇妙景观,真是名副其实的“水上森林”。</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断桥飞瀑</span></p> <p>沿着响水河畔穿行在原始森林之中,走过了涛声震耳的响水瀑布,走过了造型特异的双龙瀑布,只见河对岸一段硕大无比的瀑布,莫名其妙地从山体喷涌而出,惊骇之余好奇心促使我们沿着河中的卵石栈道走到对岸。</p><p><br></p><p>原来,山体中瀑水沿着一横跨马路的悬挑巨石,倾泻在十几米之外的河道,瀑水落地溅起水雾云烟,产生巨大的轰鸣,大有“飞瀑跌水舞雪练”之势,场面非常壮观。经打听,这就是著名的“断桥飞瀑”。</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拉雅瀑布</span></p> <p>沿着路边指示牌来到“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语“美丽姑娘”的意思。瀑布宽10米,落差30米,走近仰视,但见瀑首悬于蓝天,旁缀白云朵朵,似天河自空而降。</p><p><br></p><p>她虽然没有雷霆万钧,声闻十里般的恢弘,却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如此的亲切可人,你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沁人心脾的清凉。她仿佛是一个在森林中穿行千万年的精灵,着意要为你洗去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让你的心灵归于宁静与安详,</p><p><br></p><p>拉雅瀑布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了一副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感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迎面向我们扑来,一洗旅途的疲劳,顿觉轻松和愉快。</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68级跌水瀑布留影</span></p> <p>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p><p><br></p><p>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我们目不暇接。</p><p><br></p><p>沿河谷拾级而下回头眺望,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便油然想起伯牙、子期的知音逸事,更觉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此地不愧被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雅号。</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小七孔古桥留影</span></p> <p>小七孔古桥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p><p><br></p><p>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几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说,有一对情侣相恋于此,但迫于外界的压力,她们不能朝夕相依执手偕老,为了爱情,他们最终决定携手天涯。</p><p><br></p><p>可当逃到七孔桥,汹涌的大河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正在他们准备跳河殉情时,被他们真爱所感动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他们,使他们如愿远去执手偕老。</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铜鼓桥</span></p> <p>铜鼓桥位于小七孔景区东大门处,横跨樟江河,始建于1993年,2001年遭遇特大洪水将原桥冲毁,当年复建。铜鼓桥长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铜鼓造型,故称此桥为“铜鼓桥”。</p><p><br></p><p>瑶山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设立的图腾柱象征着瑶族的尊严,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柱身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涵碧潭</span></p> <p>不知不觉步出景区大门。至此,这次轻松而又梦幻的荔波小七孔之行在这人间仙境的画卷中接近尾声,虽意犹未尽,奈何时光匆匆,行程匆匆。</p><p><br></p><p>归程车上,回想起刚刚游览的跌水、瀑布,造型奇特的喀斯特峰丛,广袤的原始森林......,它们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幅充满原始野趣、古朴纯真的山水画卷,不由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造就了如此美妙绝伦的生态环境,由此想到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绝句!</p><p><br></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