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袁小】教与研 提效率 促成长----袁小二年级数学教研

瑶瑶

<p>  人间最美十月天,教研之花静绽放。在这个美丽的季节,相约在我们熟悉的教室里,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崔红利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p> <p>  本次的作课教师是二年级八班的薛珊珊老师。薛老师年轻活泼,工作中认真负责;薛老师不仅和蔼可亲,声音甜美,而且富有亲和力,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她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p> <p>  本节课中,薛老师先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情景,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张;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了估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p><p> 接着让学生根据贴画的情景图,进行填表。通过填表,首先学生知道:有几个6是多少;特别是6个6是36,7个6是42,8个6是48,9个6是54。接着横着看表格,学生会发现:每增加一行贴画,就增加一个“6”,为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了准备。</p><p> </p><p><br></p> <p>  在编制6的乘法口诀时,薛老师通过粘贴不同行的磁扣,形象的展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其中巧妙的利用旧知2,3,4,5乘法口诀,顺利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2×6=12,3×6=18,4×6=24,5×6=30,并写出口诀:“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p><p> 在此基础上复习了乘法口诀的“两个特点”: </p><p>一、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p><p>二、口诀是汉字数字的书写形式。</p><p> 在此,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编写6到9的乘法口诀,即6×6,6×7,6×8,6×9的口诀;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p> <p>  对于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串:“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9=6×()+6×()”,薛老师通过摆放不同颜色的磁扣,形象的展示出:9个6,可以由5个6和4个6合起来组成;接着继续移动磁扣,展现出9个6,可以分成5个6和4个6,还可以分成6个6和3个6……</p><p> 这种“磁扣展示法”将新知识巧妙地转化成旧知识,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p> <p>  接着学生在点子图中挑战自我,巩固新知,瞧!孩子们多认真!</p> <p>  在展示课前,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和薛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一起磨课。</p><p> 大家就“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9=6×()+6×()”,进行了探讨:在数学课本现有圈⭕画点子图和本节课的教具——磁扣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怎样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呢?</p><p> 其中,二(1)班吴秀珍老师提出可以尝试用5行相同颜色磁扣,表示5个6,如:5行红色磁扣表示5个6;用4行相同颜色的磁扣表示4个6,如:4行绿色磁扣表示4个6。这样,形象直观的把9个6分成了,5个6和 4个6,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p><p> </p><p> </p><p><br></p> <p>  对于用不同的方法推算时,二(2)班张艳红老师和二(3)班郭俊花老师提出可以移动不同的行的磁扣,可以出现7个6和2个6,3个6和6个6……可以充分展示解法的多样性……</p><p> 在磨课中,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智慧在碰撞中会更美丽!</p> <p>  评课议课的环节中,薛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思路,并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之处进行分享,不足之处进行反思。</p> <p>  本年级老师针对本课分五个组分别从重、难点突破、教师提问、教师评价、学生学习、学生监测方面进行评课。</p> <p>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面,吴秀珍老师,高二连老师和张志芬老师提出:薛老师的整节课重难点突出,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把新旧知识借助点子图进行联系,初步学会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p> <p>  教师提问环节,郭俊花老师和刘霞霞老师指出:课堂提问,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指标,日本著名教育学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提问是教学的生命!</p><p> 在这堂课中,薛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但轻松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所创设的氛围中,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整节课提问难易适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孩子的学习顺水推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p> <p>  教师评价方面,张艳红老师, 王艳珍老师和李奴娥老师指出:</p><p> 当前的小学教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贫乏单调,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的轻重变化,经常用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评价性的语言。孩子们对这种评价性的语言已经麻木,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积极性下降,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p><p> 如学生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应从侧面进行鼓励,你看很多同学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了,举起手来了。</p><p> 在本节课中,薛老师的评价性的语言有点少,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薛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哦。😊</p> <p>  就学生学习方面,樊利利和贺艳霞老师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学信息反馈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p><p> 本节课比较突出的地方有以下几点:</p><p> 1.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缩短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p><p>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合作探究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p><p> 3.小组合作给孩子的活动时间比较多,活动充分,将合作学落到了实处。</p><p> 4.难点突破的比较巧妙,在列式计算环节引导学生将6×6分解成4个6+2个6,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有效的分化了难点,为后面四句口诀的编写扫清了障碍。</p><p>建议:</p><p> 1.尽管之前已经有编写2--5口诀的基础,还是需要再编写前让孩子说说编口诀需要注意什么?</p><p>读口诀环节不能是简单的读一遍,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重点记一下后四句口诀。</p><p> 2、结尾可以回到卡片上,前后呼应。</p><p><br></p> <p>  学生监测方面,雒艳红老师和王小雅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目标,出示了5道题来考查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补充口诀”、“对乘法意义的掌握”、“先补充口诀再写乘法算式”、“利用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题目中,学生的得分率是100%,拓展题型有点难:把几个6拆分几个6与几个6相加,也会把几个六6与几个6合起来为今后学习乘法分配率做铺垫铺垫,本题得分率为70%。总之来说是老师的这堂课还是很成功的。</p> <p>  一、三年级的教师代表结合本节课提出好多优秀建议: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学信息反馈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学生的回答与教学情境有效的结合,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p> <p>  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本节课进行了分析评价,这对于促使我们的专业成长、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p><p>  </p> <p>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p><p><br></p>

老师

学生

口诀

磁扣

乘法

教学

本节

知识

学习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