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感悟名师课堂教学的真谛,2020年11月3日,周至县语文翟建婷“名师+"共同体所有成员齐聚周至县楼观镇焦镇小学,开展“深入课堂 观摩共享"教研活动。活动当天,周至县楼观镇焦镇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也前来观摩学习。</p> <p> 本次语文“名师+”研修共同体共带来两节课,分别是“名师+”研修体主持人翟建婷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诗歌《绿》和“名师+”研修体成员解莉娜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课文《穷人》。</p> <p> 课堂展示在翟建婷老师带来的诗歌《绿》中拉开了帷幕。翟建婷老师本次课堂采用“发现教学”展开授课。</p> <p> 翟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学习素材,包括绿色纸张上的诗歌,通过引导学生大胆发现,培养学生观察力。</p> <p> 翟老师在范读诗歌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对老师的诵读进行大胆评价。同学们在认真倾听后评价道:“读的有感情”、“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的美”等等。翟老师趁机提醒学生,他们总结出来的优点就是诵读诗歌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翟老师的提醒下,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p> <p> 在同学们诵读后,翟老师再次引导同学们相互评价,在弥补学生诵读不足的同时,提醒学生要读出诗歌的韵律美。</p> <p> “课文中都有哪些绿色?谁能用诵读的方式读出不同?” “谁能把自己对绿的喜爱读出来?”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也要声情并茂,读出韵律美的同时想象诗歌的画面美。</p> <p> 同学们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分享感受后都收获满满。</p> <p> 在作业布置环节,翟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画出校园的绿色美,在发现校园绿色美的同时完成诗配画。</p> <p> “名师+”共同体成员解丽娜老师带来的是经典课文《穷人》。</p> <p> 在完成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解丽娜老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分析展开教学。</p> <p> 在课堂教学中,解老师沉稳大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小组探讨交流等方式展开教学,把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充分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p> <p> 通过小组互动探讨学习,同学们纷纷投入到和老师的互动中来,师生配合默契,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p> <p>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的人物特征,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p> <p> 在作业设计环节,解老师引导学生续写《穷人》,拓展延伸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p> <p> 上课结束后,所有听课老师齐聚焦小会议室进行研修活动。翟建婷老师和解莉娜老师就自己所授课文内容进行说课。</p> <p> “名师+”共同体成员就两节语文课进行探讨交流。</p> <p> 研修体成员张蕾:翟老师的《绿》1.已读促感,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生接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2.评价方式多元、有针对性。3.作业设计有新意。诗配画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对诗歌感悟更深,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p><p>解莉娜老师的《穷人》:1.通过对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3.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升华拓展。4.小建议:给学生更多读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朗读,更深刻的体会人物的心理。</p> <p> 杨秋菊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带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翟老师亲切大方,对学生的引导有如春雨点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长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让人大开眼界。</p><p><br></p><p>解老师的课堂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之中,让学生自主感悟人物形象,自主探讨人物命运,从而产生共鸣。有效的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发人深省。</p> <p> 王茹老师认为:翟老师的《绿》带给人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课堂上能用多种朗读方式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其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不断提升自己。第三,课堂作业设计达到了知识与现实的融合,让孩子学会从自己的身边发现美。</p><p>解莉娜老师的《穷人》:能以小说三要素和人物描写方法切入课堂,抓住重点段落,条理清晰;其次,小组讨论能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对生活很受用;第三,小练笔能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再次回顾,不仅能升华主题更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 <p> 汪娜娜老师:翟老师的课文《绿》1.注重发现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纸张的不同,进入课堂。2.全程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地读中发现诗歌的技巧,并且启发性好,每读一节诗,学生都有进步。3.教态自然亲切,课堂精神充沛。4.课堂评价多样。(师生、生生、生师)5.课件让人赏心悦目,课后作业诗配画,诗美如画。</p><p>解莉娜老师的《穷人》中:1.教态自然大方。2.能够将课文娓娓道来,全程都在引导学生能够与学生共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能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4.在思考题中,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和课前的写作背景所呼应。</p> <p> 除此以外,焦镇小学听课的老师们就两位老师课堂展示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集思广益、才思泉涌的老师们还给上课的两位老师提出了些许宝贵的建议。</p> <p> 本次"名师引领,共促成长"展示活动,既是一次名师示范活动,又是一次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更是一次教学经验交流。通过观摩共享、打磨研讨使老师们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我们“名师+”研修体将继续推广,进行一系列的名师成果展示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