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冬季是水痘、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为了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所有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特做如下建议,请家长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p> <h3>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h3> <p>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p> <h3>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h3> <h3>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h3> <h3> 5.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h3> <h3> 6.诺如:诺如病毒是一种感染性很强的病毒。几十个小病毒就能使我们感染生病。并且它可以感染到任何人,一个人也可以进行多次感染。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被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排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等来传播。接触到这些东西都可以被感染上诺如病毒而发病。诺如病毒被感染后,第二天第三天就会开始出现发病症状了。主要表现在恶心、呕吐、胃痛和腹泻等等。严重的还会有头疼发烧等等症状。一般人感染了诺如病毒,注意多休息多喝水,1到3天内就会自动好转了,最长的一周内就可以康复。不过,对于有些人特别是老人孩子和本来就有病在身的人就危险了。要是出现脱水的症状,可以先服用补盐液或是一些运动功能性饮料暂时急救,然后带去医院看医生。</h3> <p>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p><p> 1. 每天入校前请家长仔细检查孩子身体,当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头面部、躯干、手、足等部位的皮疹,口腔疱疹,张口困难或腮部压痛且咀嚼时腮部疼痛加剧,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p><p> 2.学校晨、午检过程中发现孩子异常时,将会通知家长,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家长需将诊疗情况及时反馈到班主任,并配合班主任落实传染病隔离治疗措施。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如发现孩子患有传染病或流行病,立刻停课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如实向学校反映情况。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正规医院开具康复证明,方可返校。</p><p>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p><p>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p><p> 5.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p><p>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p><p>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p><p> 城关镇中心学校</p><p> 2020年11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