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趣园之秋的谐趣

志贺

<p class="ql-block">疫情以来第一次离开家门口拍照,首选了距家较近的谐趣园。</p><p class="ql-block">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园内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结构精致,四时有景,妙趣横生,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是颐和园中著名的“园中之园”。园内中央是约三亩的池塘,周边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鳞次栉比,和谐有序。</p><p class="ql-block">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nbsp;嘉庆十六年(1811年),小园重修。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写道:“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并和乾隆皇帝之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其趣”之意,将小园改名为“谐趣园”。两位当朝皇帝对如此小园皆称“谐趣”尚不多见,足见此仅数亩之地的“谐趣园”趣味盎然……</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秋天来谐趣园,入园后发现秋天的谐趣园趣味更浓更美,兴趣所至,一个多小时拍了近百张照片,筛选了一部分,编辑制作这组美篇,题目就叫《谐趣园之秋的谐趣》,请大家品鉴!</p> <p>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