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到过周庄的游客很多,但夜宿周庄的人不多。</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周庄称为“中国第一水乡”。是因为她四面环水,水质干净,且保留完整的最古老的风土人情,有着九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南水乡代表典范;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历经九百多年的历史长河,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看到曾经古人的生活和智慧;更是因为陈逸飞先生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成就了周庄“中国第一水乡”的盛名。</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1984年,画家陈逸飞先生的油画《故乡的回忆》,把周庄们小桥、流水、人家,如实记录在这油画里。在欧美画展时引起轰动,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买下了这幅画。次年访华时将此画作为礼物送给了伟人邓小平,此画当年成为联合国协会首日封。从此,周庄被国人觉醒;从此,周庄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昂首走向了世界。 </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旅行家说:要认识真正的周庄,必须是在晚上,最好在周庄住下来,看一看周庄的晨水和暮色。</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早就有去周庄的神往,特别是夜游周庄的夙愿。国庆假期(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向晚时分,一路颠簸的车子像乌篷船一样,欸乃着摇进周庄,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前奏序曲,梦一样的水乡小镇就映入眼帘。</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能让三毛倾心并为之流泪的地方;能被陈逸飞先生一幅油画震撼的地方;能有诸多影视取景的地方,该是怎样的面貌?</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悠悠的水,水温柔;湾湾的桥,桥悠久;深深的巷,名声多;窄窄的街,卖绫罗;绵绵的情,情意厚;甜甜的歌,醉心头;小小的镇,撒满爱;紧紧的楼,迎朋友!”这是歌曲《水乡周庄》赞美周庄的真情实意。</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急忙寻找下榻的客栈(西湾客栈),沿河而居,环境不错。</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伴随着西坠的落日,早早地就开始了抚摸周庄的夜晚。古老的水乡隐没在现代化高楼后面,就好像是陈年的老酒装在新的瓶子里。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和人都罩在里面,任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不像白天那样现实了。它们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周庄的夜来得火红、热烈,当你察觉时己是满目灯光。夜在不知不觉中被悬在门檐上的一盏盏灯笼点亮。选择一家临河的小店糊乱吃上一点,便急急地加入游览的人群。游人很多,有组团的、有散客的、有全家老少也有几个要好聚集的,有写生的学生、有肩扛“大炮”专业摄影的,五花八门,熙熙攘攘,真的是热闹。</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古景依依,杨柳垂垂,桥街相连,深宅大院檐高脊重,古色古香,幽静恬然,灯灯傍水,夜色如诗如画。河边的茶楼时不时传来古琴和婉婉的评弹,那吴语细细、柔柔。闲庭信步,感觉身心愉悦。</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在灯光水色里,波光流翠,小船上红灯摇曳,昆曲缠绵。游船在河中行驶,乘船的游客在波光粼粼中悠哉悠哉,于万家灯火中,撸桨咿呀咿呀,美不胜收,疑是人间仙境。</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穿水街,走石巷。茶馆、酒楼、酒吧、金店、手工艺店和特色小店,鳞次栉比,眼花缭乱。跨过一座座古桥,踏过一条条石板路,绕过一排排古建筑,欣赏一处处优美景色,无比快乐和喜悦。沈宅、张厅、迷楼、双桥以及安富桥都静静的如泊岸在水乡的古船,浸润在月色灯影和清风之中。</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时而传来导游们的叫喝声,此起彼伏,撞击在斑驳的古壁上,又冷冷沥沥地洒落在石板路上,不知是小巷子太幽深,还是导游们刻意而为之。</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家,外表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古朴沉厚的木门,隔开了外面的繁华,四四方方的庭院,缭绕着不知名的花草清香,庭院后面是弄堂,肃穆庄重,豪奢阔气。几道回廊,几条弄堂,廊连着弄,弄绕着廊。走过弄,折过廊,又是一座堂,典型的江南地主回环封闭式的建筑。沈万三的厨房更是豪气冲天。各式用具玲玲珑珑,错落有致,紫沙的、白陶黑陶的、彩陶彩釉的,一应具全,壁上还嵌有几幅水墨丹青,就连现代人用的水果榨汁机沈家的大小姐都用上了(当然不是现代电动产品而是手动机械)。</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出沈家大院,己是月悬河中。炊烟袅袅,密密丛丛的街道,千回百转,小街狭窄,斑驳陆离的木门,剥落沧桑的墙壁。半开半掩的门扇里清清脆脆的女人闲谈声,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声,酒馆里的豪笑声,猛不防对岸暗柳树荫里袅袅悠悠传来一缕缕吴音,今人心旷神怡。</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到了沈厅门前码头(沈家码头),人山人海,这都是等侯乘游船的游客。我也排队买到了第195号票,大约需要等待三十分钟。一特色小店前游客有蹲着的有站着的,还有靠在树杆吃着不同特色小吃。我也买了些绿糕、米团等,边吃边候着。</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沈厅,张灯结彩,金壁辉煌,不愧是江南民居之最。“七进五门楼”,最高雅豪华应该是第四厅,《松茂堂》这匾是清末状元张謇亲写。元末明初,沈万三便是江南第一大富豪,有说“沈万三左脚是金,右脚是银,凡是沈万三走过的地方都能挖到金银”。回廊里嵌着多幅紫铜浮雕,讲述着沈万三传奇故事。在沈厅人如潮涌,特别是购买“万三蹄”的众多,说“万三蹄”是家传特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听到安全员用吴音叫喊“195号”,激动得拉着爱人急急登上游船。船娘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头戴斗笠,身着青色底白的花布衣,手扶着木橹,浓浓细语“侬慢点,别摔了,坐稳坐稳”。划出沈家码头,来往穿梭的小船总是给游人增添几分匆匆,让游人更加增强了对前面景色的好奇心。乌篷船搭着一块深蓝色的花土布。这匆匆的游船、这靓靓的船娘就是周庄里最美最亮最有韵味的景色。船娘开心地摇着撸,讲着吴语,唱着昆曲,其实我没听懂几句,但小曲很入耳,很僚人很煽情。坐在船头手握着手机,左边拍拍,右边拍拍,到处都是美景,太漂亮了,自顾不暇。邻船上清一色的老外,也是同感,张着大嘴,灿烂挂在脸上,手舞足蹈 “beautiful”、“so beautiful ”,照相机不停的闪光。</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小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行,拱形的桥孔一座接着一座在头顶掠过。双桥、安富桥、贞丰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又是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游船,坐在船上的游客抬头看桥上的行人,相看两不厌,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河道两岸小街上商家不用出门,就可以和对门的邻居传递东西。这样的小巷在现今的城市很少有,但在这里随处可见。</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张厅内外,热闹非凡,人来人往。“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说的便是张厅。它建于明代,原名叫“玉燕堂”,后俗称为“张厅”。占地1800多平米,雕梁画栋,庭院深深,绿意盎然,精致典雅。</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陈逸飞先生笔下的双桥,早已蜚声中外,天下无双。桥面一横一竖,桥孔一方一圆,很像古时的钥匙,故此当地人又称“钥匙桥”。站在双桥上,俯视那鳞鳞柔波的河水,那穿梭往来的乌篷船,那摆着撸的船娘,还有那熙熙攘攘的游人,五颜六色,花里花俏。吱吱呀呀的木橹搅碎了水中的月光,一圈一圈的涟漪撒开,细细的,碎碎的。此时,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融入画中;会不由自主浮想:是否真的如传说那样,能用这把钥匙去开启沈万三的藏银宝库?暗暗地想,如若徐志摩来到这里,会不会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安富桥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楼桥,又名“升官桥”。传说当年朱镕基走上这座桥,接电话的功夫在桥上走了三个来回,之后就当上了总理。后来走上桥的人们也幻想着能接到电话,能升官。</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不知不觉间,己是深夜。斜月下的喧嚣慢慢的变为宁静,生意人也渐渐地闲了下来,一边打烊,一边和邻居聊天,那浓浓的吴语,这时传达着已是另一种热闹,这热闹只属于他们自己。灯笼映着的深巷里,游客也渐渐地少了,只是零星地听到几声滴嗒嘀嗒脚步声。我极不情愿回到客栈。真的是“深院月斜人静”。</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洗漱完毕,没有一点睡意。轻轻地推开二楼临街的窗户,月华如水,倾泻在古镇的老屋上和石板路上。远处的屋子只能看见轮廓,被磨得溜溜的石板泛着幽幽的荧光,一盏盏红灯笼倒映在河水里。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狭长的小弄,还有被水挽着的桥都静穆着。河水安静地流淌,摇着空船轻盈而过的船娘,与两岸的乡邻一一打过招呼。船娘熟练的摇着撸,不经意的动作间,显示着熟练的技巧,流露着生活的自信,她们乐在其中,让人倍感谐婉亲切。四周安静下来,我也安静舒缓。品味着这种和谐的景致,用心去与自然沟通。凉爽的秋风轻轻吹来,很是惬意。</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清晨霞光微微,四处寂静,街上见不到几个居民,甚至听不到鸡呜犬呔声。只有几个晨练的和起早的游客。河水平静,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彩云和飞鸟,与白天的喧闹噪杂鲜明不同。周庄只有在清晨才没有喧嚣熙攘的游客和商人。也只有这个时候周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深秋黎明河面上飘起氤氲的薄雾,此时的周庄像凸现在一片画布上,清新温婉。太阳冉冉升起,埠头上陆续有一些妇女淘米、洗菜。河傍的老宅子也开始冒出袅袅炊烟,街上飘来各式早点的香味。泊在岸边的乌篷船晃晃悠悠,石板路被朝霞染成金黄。鳞次栉比的两层楼房簇拥在河水两岸,古老的石桥缠满了藤萝,像是碧玉横架在波光里。远处又开始传来咿呀的桨撸声……我们拖着行旅,散淡地走着,依依不舍。阳光慵懒地满在我的身上,古镇、老街、小河、石桥还有那船娘和软柔软的吴语渐渐地、渐渐地落在我的身后。</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这趟来周庄觉得很值,把握了旅游周庄的最佳时间:早晨和夜晚。真正静心感受到了周庄古镇的静谧和古朴典雅,以及和谐之美;真正地感受到周庄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袖着手悠悠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慈祥地等着八方来客。</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同时赶上中秋灯会。彩灯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着喜气洋洋。为古镇又添加了浓浓的色彩。</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回家后一段日子里,周庄那幽静的小巷,窄长的小河,湿漉漉的青石板,还有双桥和那船娘的歌声,依然那么清晰,那么缠绵,那么多情,与千年古镇一起穿行在我的梦中。</b></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020.1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