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 由于疫情,在家憋得太久,无论如何都要出去走走,机缘巧合,同学一行6人参加了山东临沂的川西摄影团。</p><p> 川西一般指四川以西地区,包括成都地区的西部平原和阿坝州、甘孜州等高原藏区。该区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东西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数亿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区内有九寨沟、黄龙、海螺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都江堰、武侯祠、色达佛学院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 </p><p> 2020年10月15日从哈尔滨飞抵成都,先到大邑县,然后随团从成都出发,途径泸定县、北上丹巴县、道孚县、炉霍县、南下新龙县、理塘县、稻城县、再北上康定市,最后返回泸定县、成都市,27日返回哈尔滨,历时13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侯祠</p> <p> 作为周转地,多次到成都,因常来常往,懈怠了许多好时光,只是想到哪,走到哪地闲逛,居然没去过著名的武侯祠!</p> <p> 刚进武侯祠,老班长就要到网红打卡地红墙照相,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红墙、黛瓦、翠竹交相辉映,曲径通幽,别有一番韵味。 </p><p> 景是好景,只可惜人太多了,这几张还撮合,没那么多人。</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不知不觉进入照像“魔式”,已近黄昏,好多景点还没去,如同这不想落下的红叶一样,万般不舍地离开了武侯祠。</p> <p> 这几日补课,才知道:这红墙是刘备的惠陵与武侯祠之间的夹道;匆忙间还错过了镇馆之宝“三绝碑”。 </p><p> “三绝碑”本为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可惜,错过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宽窄巷</p> <p> 宽窄巷依然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好不容易找到这古旧的小景,打一下卡!</p> <h3> </h3> <h3> </h3> <p> 千人踏,万人踩,巷子的地面都包浆了!</p> <p> 16日早,包车来到了大邑县。大邑县,成都市下辖县,素有“山川灵秀之乡”、“仙佛同源”等美誉,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拥有西岭雪山、刘氏庄园博物馆、新场古镇、建川博物馆等景点,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参观了建川博物馆和刘氏庄园博物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川博物馆</p> <p> 樊建川曾下乡、当兵、任教、做官,后辞官经商,由地产商到博物馆馆长,从事收藏数十年,其藏品种类繁多,重点为抗战文物和文革文物。此两项收藏在国内位居前列。</p> <p> 博物馆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p> <h3> </h3> <p> 独特的指路雕塑!</p> <p> "猪坚强”</p><p> 5.12地震后被埋36天,靠着雨水和木炭坚强地活下来,2008年6月被博物馆收养,馆主为之取名“猪坚强”。猪坚强在博物馆的精心照料下由当初的100来斤长到300多斤,它凭借坚强的生命感动了无数人,并成为“不放弃、不抛弃”的代名词。</p><p> 我们来时臭烘烘的“猪坚强”一直在睡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兵手印广场 </p><p>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当时的勇士已经垂垂老矣,很多已经离世。樊建川为了收集老兵手印,四处奔波,有时联系到一个老兵,正要去取手膜,却已病逝,为了满足老兵的遗愿,他只能在太平间按下老人僵硬的手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面战场馆 </p><p> 正面战场馆以国民党抗战为主题,真实地重现中日军队对决的场景。展现了战场的艰难残酷,是大陆唯一的一座纪念国民党抗日军队的博物馆。</p> <p> 进口廊道墙上挂满了牺牲的国民党将领照片,有的还没有照片,只是牌位。 </p><p> 抗战中有256位国军将军殉国,特在此集中纪念。 </p><p> 群众常思,民族长忆。 </p><p>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p> <p> 沧桑文物会说话,让历史见证未来!</p> <p>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她以流利的英语、感人的语言,向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历程。宋美龄的美国之行,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提升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是宋美龄出访美国时穿的旗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震救灾纪念馆 </p><p> 纪念馆以时间为轴展现抗震救灾主要历程,被砸烂的汽车、房屋、家具、儿童玩具再现地震的惨烈和苦难,不忍直视!</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p><p> 该馆通过文物、图片、场景,展示了红色年代的社会生活,展品有搪瓷缸、收音机、奖状、糖纸、香烟包装纸、文具盒等,童年的生活又鲜活地浮现在眼前! </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壮士广场</p> <p> 广场上伫立200多名壮士,是1931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p><p> 东北的抗日英雄李兆麟、赵一曼、赵尚志位于列阵的前排。</p> <p> 博物馆的园林设计别具一格,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p> <p> 樊建川自称是“大馆奴”,穷极一生的财力、物力与精力建博物馆。国军抗战馆审查了二十多遍,知青馆审查了几个月,据说他还要建更难审查通过的文革馆、饥荒馆、大跃进馆、反右馆,还有汉奸馆。</p><p> 索尔仁尼琴说:“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睛,然而忘却历史,你会双目失明”。</p><p> 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博物馆,甚幸!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人,甚幸! </p> <p> 安仁古镇民风淳朴,路边小店的菜肴味美,价格公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氏庄园博物馆</p> <p> 刘氏庄园原是大地主刘文彩的私家住宅,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封建地主庄园,建于1928-1942年之间,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为主要展出区。基本陈列由序馆、雇工院、刘文彩生活现场、大型泥塑《收租院》4个相联系的部分组成。 </p> <p> 老公馆建筑豪华、雕饰精美、中西合璧、高墙夹巷、厚门铁锁,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农村庄园建筑。</p> <h3><br></h3> <h3> </h3> <p> 庭院深深深几许。</p> <h3> </h3> <h3> 徽派建筑风格—马头墙</h3> <p> 浮华再现,贴金龙抱柱大花床,占地面积达9平方米。</p> <h3> </h3> <h3> 大红灯笼高高挂</h3> <h3> </h3> <h3> 小憩</h3> <h3> </h3> <h3> 异域风格的门廊</h3> <p> 参观了大厅、接待室、帐房、佛堂,花园等就离开了,没有去收租院。从小到大,我们学的不是历史,而是被灌输的某种历史观,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不是以史为鉴,而是史为今用。像《收租院群雕》、《白毛女》、《暴风骤雨》等文艺作品是顺应特殊时代要求的创作,而不是真实的历史。</p><p> 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其弟刘文辉为川军将领,解放前率部起义,建国后官至林业部长。其侄刘湘是抗日名将,病死在抗战途中。</p><p> 有人说刘文彩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是“刘老虎”;有人说刘文彩兴建商业街道,创建安仁中学,是乡村绅士。正如马未都先生说的“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历史人物不能用非黑即白来评价,可在一代中国百姓的脑海中,刘文彩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再也抹不掉了。</p><p> 如痴如狂的红色年代已经过去多年,可其意识形态依然残存,我们基于常识,科学理性思考,避免成为乌合之众的成长道路仍然漫长。</p> <p> 17日摄影团一行30多人早早地就出发了,开启了愉快的川西之旅,西行第一站泸定桥。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泸定桥</b></p> <p> 泸定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建于清康熙45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国内独有。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强渡大渡河后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p><p><br></p> <h3> </h3> <h3> </h3> <p> 当年红军浴血战斗的地方已经成为欢声笑语的旅游景点了。我曾尝试过桥,可是桥下河流湍急,桥面左晃右摆,吓得我赶紧扶着对面过来的一个姐姐折回来了,下桥后仍感到腿软、头晕,歇了好一会!</p><p> </p><p> 难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下爬过这座铁索桥的。</p><p> 特摘录“长征组歌“中的歌词,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p><p>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p><p>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p> <p> 下午北上去丹巴县的甲居藏寨,沿途可见依山而建的藏寨碉楼,巍巍青山间小河蜿蜒,傍晚时分到达甲居藏寨。</p> <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居藏寨</p> <p> 甲居藏寨位于甘孜州丹巴县境内,是丹巴县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整个山寨依山而建,一幢幢红、白、黑相间的藏式楼房星罗棋布于绿树丛中,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之一。</p> <p> 我们住的是石木结构的三层藏式民居,共三层,二层有观景平台,傍晚可以看星星,清晨可以观日出,只可惜阴天,不仅没看到星星、太阳,还停电,黑洞洞地听了一夜的雨。 </p><p> </p> <p> 清晨,风停雨歇,烟云缭绕于青山翠岭间,田园牧歌式的寨子美如画卷。</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团友们去拍藏族美女了,等了许久,他们还没回来,于是在清凉的晨风中,在候车站,我们拍窗子、拍石墙、拍阿婆、拍……。</p> <p> 这位藏族阿婆年轻时一定是位美人,身姿挺拔,服饰靓丽,拍照之余还捡拾垃圾,纳闷她是靠照相谋生的?还是负责打扫卫生的呢? </p> <h3> 寨子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他们能歌善舞、淳朴善良,号称“云朵上的民族”,三月丹巴梨花盛开时是寨最美的时节,期待有机会再来,能小住几日。</h3> <p> 中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甲居,前往色达。</p><p> 客车行进在丹巴至道孚途中,突然咯噔一声,声音很大,以为是压到石头上了,可没走多远,就停下来了,师傅是说小毛病,需要换件。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居然等了一个半小时才送到。</p><p> </p> <h3><br></h3> <p> 一路北上,从道孚赶往色达。屋漏偏逢连夜雨,前方修路,交通管制,又耽搁了3个小时,放行时天已漆黑。 </p><p> 这一路耽搁下来,估计到色达时天都亮了,根本不用住店了。正昏昏欲睡之际,团友突然欢呼起来,原来是下雪了。鹅毛大雪携风带雨呼啸而至。本人胆小,吓得顿时睡意全无,死盯着车前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大雪夜,疲惫的司机驾驶着吱嘎的破车,载着30多位疲惫的旅人,行驶在湿滑的盘山路上,险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p><p> 再一再二,还能再三再四,前方大雪封山,交通管制,今夜我们彻底不能到色达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就近找宾馆下,我也松了口气,终于安全了! </p> <p> 19日上午,孙团与色达景区的人沟通,明确告知白天根本不能进入色达,只能在景区门口看看。考虑到最近频繁交通管制,为了不耽搁以后的行程,只好遗憾地放弃了色达,南下新龙县,去措卡湖。</p> <p> 我去过色达,只逗留了半天,当时正在扩建,到处是残土瓦砾。好想看看新建后的大经堂,旁听佛学课,感受夜幕下万家灯火的色达,可惜去不成了! </p><p> 细想昨日之事,如果我们能按时在天亮前潜入正在封闭的色达,我们这伙人长枪短炮的,很有可能被景区的管理人员赶出来!正可谓,福祸相依,否极泰来,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既来之则安之吧! </p><p> 来到了炉霍县,317国道两侧的房屋风格与甲居藏寨的不同,但一样地漂亮。</p> <h3> </h3> <h3> </h3> <h3> </h3> <h3> 317国道的景色也很美。</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由于山路狭窄,需换乘当地牧民的小车才能进入措卡湖景区。开车的师傅身形魁梧,略驼背,黝黑面庞,长方脸,高颧骨,车内弥漫着藏族人特有的气味,刚开始很不习惯,慢慢就闻不到了。 </p><p> 司机说他不识字,但很健谈,普通话讲得很好。原来他是这个村的支部书记,从他那我们了解了许多当地牧民的生活情况。他弟弟在寺院出家,需要他供养,出家的僧人不都是住在寺庙,有的会住在村里,村里提供最好、最漂亮的房子给僧侣住;沿途的白塔是放经书,不是存放僧人舍利的;牧民饲养的奶牛老了,不能产奶了,他们会放生或养老送终,而不是杀了吃肉;当地人不吃野生的白麻鸡,而是由着它们在村中到处溜达;他们自己建房,政府不给补贴,每户建房大约需要30多万元。 </p><p> 闲谈间措卡湖到了,即刻被她的美惊呆了,她的美,无以言表,在她面前,所有的语音都是苍白的! </p><p> </p> <h3> 人间仙境,九天瑶池</h3> <h3> </h3> <h3> </h3> <h3> </h3> <h3>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h3> <h3> </h3> <h3> 思每张照片来之不易!</h3> <p> 我们下午6点才到达错卡湖,很快就黑天了,湖光山色渐渐隐藏在暮色中,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p> <p> 20日南下理塘县,拜谒长青春科尔寺。</p> <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h3> 长青春科尔又名理塘寺,位于理塘县城城北山坡,于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寺又以其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精美绝伦的雕塑和浩瀚的文献藏书等,成为当今藏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库。 </h3> <h3> <br></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长青春科尔寺不收门票,脱鞋进入大殿,神圣大殿金碧辉煌,空寂无人,19米高的弥勒佛熠熠生辉,正当我们双手合掌,祈求神佛护佑之时,突然射进一缕阳光,似天光普照,抚慰我们这些芸芸众生。</p> <p> 孙团真厉害,居然能说服老僧人打开通往大殿顶层的门,允许我们到上面参观,一饱眼福!</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美丽的理塘尽收眼底</h3> <p> 看我们拍照的老僧,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p> <p> 送我们回来的路上,胖胖的藏族导游小妹高歌一曲《在那东山顶上》:“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心上”。一曲清唱,嘹亮婉转,丝毫不逊色庙堂之上的歌唱家。怀着欢愉的心情,离开了长青春科尔,不虚此行呀!</p> <p> 去稻城亚丁,经过兔儿山,海子山自然保护区。 </p> <p> 兔儿山海拔4690米,不算太高,可没有植被,易引起高原反应,加之是第二次来,没下车,看着团友么们拍照。不知什么原因车子又坏了,将就着能走,但是不能快。 </p><p><br></p><p><br></p> <p> 海子山保护区以高寒湿地和麝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湿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之一。可能是我们地处保护区边缘,没看到到湿地,更别提麝类动物了,只能看到石头和无边无际的荒芜。这次来天气不错,由于担心高原反应,没敢深蹲拍照,这些照片看上去不那么荒凉!</p>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p> 傍晚到达稻城县,大美、娘娘、小褚同学高原反应去医院吸氧了,好担心,祈祷他们尽快康复,同游稻城亚丁。</p> <p> 还好,21日早他们个个满血复活,兴高采烈地跟着大部队出发了!</p><p> 2018年9月初,夏末时节来过稻城亚丁,期待深秋的亚丁会有不一样的风景。</p> <p> 稻城亚丁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原始生态环境、雄、奇、绣、美的高品位自然风光而闻名中外,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景区以仙乃日、降边央、夏纳多吉三座雪峰为核心区,北南向分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自然生态系统。</p><p> 主要景点有三座雪山:仙乃日、央迈勇、夏纳多吉,冲古寺、洛绒牛场、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等。</p><p> </p> <p> 换乘景区大巴车,中午到达景区2号站点,稻城亚丁以风、以雪、以冰冷迎接我们的到来!</p><p> 时不我待,全副武装,进山了。</p> <h3> 大风起兮雪飞扬,千树万树梨花开!</h3> <h3> </h3> <h3> 风雪中的冲古寺依然金光灿灿</h3> <h3> </h3> <h3> 珍珠海碧波倒影、层林尽染!</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h3> <h3> </h3> <p> 雨雪过后的冲古草甸薄雾缭绕,美若仙境 。 </p> <h3> </h3> <h3> </h3> <p> 晨起,清空万里,山含情,水含笑,感谢老天的厚爱,让我们一次能看到稻城亚丁两个季节的风景。</p><p> 晨曦中的洛绒牛场微凉,昨日下得雪还没化。</p> <p> 2018年9月初来稻城亚丁,和同学一起徒步到洛绒牛场、牛奶海。我独自1人急行军般地冲上五色海,太匆忙,美景一瞥而过。这次只到牛奶海,时间充裕,又有大美、娘娘相伴,我要把这美景看个够、照个够。</p><p> 为节省体力,我们骑马上山。一会上坡,一会又下坡,马鞍总偏向一侧,我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加之山路狭窄,两匹马相遇时总担心被撞到,一直很紧张,到羡慕徒步上山,悠然拍照的团友了。</p> <p> 太陡的地方马也上不去了,只能自己爬了。</p><p> 路遇背重物的藏族女孩,赶紧让路。是什么困境让他们如此辛苦?没有其他的谋生方式吗?</p> <p> </p> <p> 山势越发陡峻了,我们时走时停,伫立远眺,要把这美景永远定格在记忆里!</p> <p> </p> <h3> </h3> <p> </p> <h3> 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br> </h3> <h3> </h3> <h3> 终于到达牛奶海了。<br></h3> <h3> </h3> <p> 回去了,痴迷流连,再看你一眼! </p> <h3> </h3> <p> </p> <h3> </h3> <p> 在洛绒牛场偶遇虞大哥夫妇,他们不仅去了牛奶海,还登上了五色海,回程时仍健步如常,由衷地赞叹:你们能活到120岁。虞大哥答曰:不用活到120,活在当下就行。此情此景,一语中的,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虞大哥,智者也!</p> <p> 稻城亚丁为本次川西之旅最高最远处,从此将是一路坦途,没有交通管制、没有高原反应,小褚同学可以舒服地游玩了。</p><p> 23日下午到康定市,康定市是甘孜州州府,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p><p> 远古时,在贡嘎山下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据考证他们是曾经辉煌的西夏国后裔,是康巴藏族的祖先——木雅藏族。</p><p> 沿途村庄处处可见古老木雅文化的沉淀,千年古碉楼、佛塔 巍然耸立,使人耳目一新。</p> <p> 木雅白塔</p> <p> 白塔边低矮的房舍是僧人修行的地方,与拉萨巍峨庙宇中,呢喃哼唱经文的僧人不同,他们打击着锣鼓,激扬顿挫,铿将有力地颂唱着经文, 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高潮时大号加入,如交响乐接近尾声,鼓乐齐鸣,震耳欲聋。</p> <p> 傍晚,我们来到了位于康定市朋布西乡的一个藏族寨子,两座碉楼映入眼帘。穿着考究的老者告诉我们,这两座碉楼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传递烽火用的。</p> <h3> 我要进寨子看看。</h3> <p> 聪明懂事的藏族小男孩多吉,领着我们去了他家和邻居建房的工地。</p> <p> 多吉的父母在拉萨打工,哥哥在外地上大学,由姑姑照顾,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可能藏民不分别称呼父母家的亲属,后来才知道,他叫的姑姑是姨,爷爷、奶奶是姥姥、姥爷。</p> <p> 多吉家的房子有三层,一层是仓库,储存粮食,二层住人,三层是佛堂。木制楼梯又窄又陡,还晃悠,上下都得特别小心。</p> <p> 二位老人见到生人很拘谨,听不懂普通话,多吉充当翻译,爷爷腿脚不好,拄着拐,奇怪两位老人的头发都特别好,黑亮黑亮的。</p><p> 屋内陈设简单,炉子在客厅,有卫生间和上下水,三楼佛堂是藏民的神圣之地,没敢造次上去。 </p> <p> 邻居的建房工地一派繁忙,大家都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建房用的材料大都就地取材,石头呈片状,很小,在附近挖取砌筑用的泥浆,藏族能工巧匠用如此廉价的材料建造出那么漂亮的碉楼和住房,真令人佩服!</p> <h3> 牛通人性,等着我们先走 。 </h3> <p> 牧民家的燃料,手工制作的牛粪饼。</p> <p> 24日到达塔公草原,晨曦初露,凉风习习。</p><p> 塔公景区以高耸的雪山、起伏的草原和草原上金碧辉煌的木雅金塔、塔公寺为主要内容。</p> <p> 木雅金塔是一座坛城式佛教寺庙建筑, 是宁玛派(红教)六大佛寺之一,建于1997年,这是其的外围墙。</p> <p> 塔公寺四周的转经廊,是我见过最长的转经廊。</p> <p> </p> <p> 塔公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著名寺庙之一,有“小大昭寺”之称,是康巴地区藏民朝圣地之一,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佛事和跳神活动。</p> <p> </p> <p> 中午到新都桥镇,偶遇藏族人家的婚礼, 意外收获, 大家特别兴奋, 一顿狂拍。 </p><p> 婚礼主持人说普通话,婚礼仪式与内地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最后说了句“扎西德勒“! </p><p> </p> <p> </p> <h3> <br></h3> <p> </p> <p> 奇怪,在饭店办婚礼,还用那么多人忙活,难道是租的场地?怀念小时候,结婚都在自己家搭棚子办婚宴,人手不够,亲戚、朋友来帮忙,特别热闹,有气氛!</p> <h3> 318国道,不愧为景观大道,去个卫生间,都能看到这样风景。</h3> <p> 傍晚到达泸定,入住摩西古镇。 </p><p> 磨西镇是海螺沟风景区的接待基地和入口,古街青石铺路,两侧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的古民居,曾是往来于川藏的盐帮、马帮驻足歇脚的地方。镇内有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毛主席曾下榻于天主教堂,并召开了著名的摩西会议,第二天,红军飞夺泸定桥。</p> <p> 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海螺沟是集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热、温、冷泉为一体构成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1号冰川是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舌长5千米,全部伸进原始冷杉林带,形成了罕见的冰川与原始森林交错共存的自然绝景。 </p><p> 25日海螺沟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在缆车上,刹那间雾散了,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大冰瀑布照片。</p><p> </p> <p> 山顶,雾气薄淡了些,伴着人们的欢呼声,雪山时隐时现,犹抱琵琶半遮面。我有些恍惚,这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的雪山是真实存在的吗?</p> <p> </p> <p> </p> <p> 中午,天空渐渐清朗,能看得远一点了。</p> <p> </p> <p> 回程时云开雾散,我坐在大客车的最后, 视野宽阔,极目远望,深秋美景尽收眼底。千年雪山银光闪烁,陡峻的大峡谷层林尽染,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村寨,大渡河滔滔不息,奔流而下,可惜不能下车拍照。</p><p> </p><p> 海螺沟以雪山、冰川、温泉、红石、森林、云雾“六绝”闻名于世,此次匆匆而过,只领略的云雾,留下太多遗憾,期待以后邀3、5好友,在景区小住几日,或许还能泡泡温泉。</p> <p> </p> <p> 与摄影团出行,总是惊喜不断,孙团居然能找到这么一个隐秘的地方,彭镇观音阁老街! 观音阁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一百多年前,彭镇发生火灾,整个镇几乎化为灰烬,唯有此宅幸免于难,后来当地居民将此处取名为观音阁,民国初期,观音阁被用作茶铺,并沿用至今。</p> <p> 26日没吃早餐,就来到了观景阁老街。</p> <p> 各路摄影人纷至沓来,或蹲或立,举起长枪短炮疯狂扫射,老者气定神闲,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p> <p> 红衣女子浅笑嫣然,使无数英雄竞折腰。 </p> 茶馆外喝茶聊天的老人视我为无物 时光遗忘了这条老街, 人们仍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p> </p> <p> </p> <p> 墙上标语提醒着我们,现在是21世纪,可能若干年后,它也会成为历史的符号,如同观音阁老茶馆中的标语! </p> <p> 下午,到黄龙溪古镇。</p><p> 黄龙溪古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因其独特的川西古镇风貌,电影《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p> <p> </p> <p> 桥上卖花环的老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生计辛苦,于心不忍,我们把她的花环包园了,每人头上戴一个,也没让她找零钱。可回来时见一年轻胖女人又给她一筐花。无语,是我们太笨了,还是他们太聪明了?古镇还在,可人心不古了!</p> <p>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p> <p> </p> <p> </p> <p> </p> <p> 晚上又回到宽窄巷闲逛,川西游到此画上句号,明天回家!</p> <p> 到家快1个月了,游记才写完,这不全怨我,我太难了,这家伙是捣乱大王,只要你一开电脑,他就上来,只要你移动鼠标,他就啃咬你的手,他睡了,才能消停写。</p> <p> 每次出游舟车劳顿、日夜兼程、忍饥挨饿的时候,常常会问自己,在家抱着猫,偎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好吗?为何花钱买罪遭?可就跟毒瘾发作似的,按捺不住,又出发了。不确定为什么而去,可能正是出发的理由,不过肯定有什么东西,作为回忆,收藏在心底,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塑造你的人生。</p><p> 感谢同学伙伴们提供的照片,感谢孙团的关心照顾,感谢临沂朋友的接纳、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