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秋色 之三 太行大峡谷寻秘探险

朝碧海而暮苍梧

昨天在夜色中,我们入住了太行大峡谷中的石板岩乡,这是一处太行山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客栈、餐馆等一应俱全。29日早上,我们开始探索大山里的美景,由于山高路窄,必须得乘坐七座小车。 这种车是由当地人提供服务的,几乎清一色是柳州五菱。这种低端车在大城市近乎绝迹,在山区和乡下却是大受欢迎,价格便宜是关键因素。 太行秋色胜云霞,岭上如开二月花。忘却尘心迷晚照,归来魂梦入千家。古往今来,太行秋色一直被名人雅士所传颂,绝美的诗篇信手可拈。如今我们是乘车游览,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断难及古人赏景时之雅兴诗意,有得必有失嘛!即便如此,当车子蜿蜒向上,山路边满眼的秋色扑面而来时,我们的心儿依然醉了!<br> 经过了近半小时弯弯曲曲的山路后,车子将我们带到了一处山顶观光台,此处谓之“太行屋脊”,是欣赏四周峡谷和俯瞰太行平湖的好地方。 我们到达的时间稍早,山谷里还笼罩着一层云雾,脚下的太行平湖若影若现,似乎羞答答的不让我们见其真容。视线不佳,难以拍摄风景,大家就围绕着“太行屋脊”石碑较劲,你方照罢我登场,借以打发时间。 眼瞅着太阳快要从云雾中露脸了,我们又该移往下一处景点了。虽则遗憾却也无可奈何,除非是自驾游,自己可以灵活掌控时间。 游侠客团安排的景点和时间,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这已是该旅行社一条比较成熟的线路。当大家在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了多姿的美景时,心中的怨气顿时消散,赞叹之声连成一片。 我们沿着崖边的一侧,涉田坎、过野岭,穿灌木、登悬崖,个个开心得手舞足蹈,太行秋色掳获了大家的心。 我慢慢挪到悬崖边,刚想把脚挂到外面去拍照,可一想到下面就是百丈深渊,顿时吓得花容失色。对于有恐高心理的我来说,能坐到悬崖边缘去拍照,已经是付出了极大的勇气了。 人比人,气死人。我家先生成长于山区,登高爬低从不含糊,至今仍然一如既往。有时到了险要之处还故意作弄我,恨得我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就范。<br> 在此可以更好地欣赏“太行平湖”,它其实是南谷洞水库所在,是太行大峡谷河流露水河的拦河蓄水工程。拦河大坝建成后,在此形成了长约5公里,宽约0.5公里的高峡平湖景观,它也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补源工程。<br> 山峦起伏秋叶纷呈, 湖水如镜碧绿似翠。在太行深处也能看到如此规模的山水风光,实在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br> <p>我们绕着山崖欣赏风景,脚下就是“太行红石”绝壁,要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最好是到对面去观赏。到我们刚才去过的“太行脊梁”,除了坐车直达,另一条线路是从“太行平湖”进入景区一直往上攀登。据去过的网友说,来回得花上整整半天的功夫,没有体力是万万不能去尝试的。<br></p> <p>接下去我们再次坐车,前往雄踞太行屋脊、地处千山之壑的漏子头村。这是石板岩乡下属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很广,大大小小分布着15个自然村落,如珍珠般撒落在山崖沟岭之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我们今天上午所涉足的地点,似乎也是属于漏子头村的范畴。雄伟的山峰、沟壑的氤氲,山涧的细流,崖上的人家,使得漏子头村成为自然和人文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典范,深为驴友、观光客、画家和摄影师所青睐。</p> 关于村名的来历,据说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有险路一段,狭隘处只能扒住崖石,吸气收腹,身体上下移动才能通过,遂取意滴水渗漏之意,因而称“漏子”。再则此处地势高突险峻,方言有山头、峰头、岩头和房头的叫法,所以取“漏子”和“头”的两层意思,就有了“漏子头”的地名。 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构成了漏子头村独特的民居形式,从墙到屋顶,都是用开采出来的石材建造的。这种石板房的屋顶,以片状的薄石板覆盖,虽然形状不甚规则,却很好地反映了传统太行民居的特色。因地制宜,适者生存,只有因应了环境条件,先人才能在大山深处扎根。<br> 我们参观的村落建在悬崖之上,峭壁之间,只有几十户人家。几百年来,虽然山径崎岖,山高林密,却因为占据地理上的优势,漏子头村民们几乎不需下山,就可以经营柴米油盐的日子。正因为封闭,形成了醇厚的民风民俗。村里的建筑看着粗砺,却大都是周周正正的四合院形制,流淌在血液里的浓浓亲情和长老有序的礼数,还有对四世同堂和含饴弄孙的追求,都隐匿在了小小的院子里。<br>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正使大山再次焕发生机的,是户外运动和观光旅游的兴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年轻人的心思也活络了,既为了向往更好的物质生活,也为了因应男婚女嫁的压力。短短若干年,村落变得空荡荡了,只留下了老人们,带着满脸的憔悴,伴着大山的寂寞。我见一位农妇在铡玉米秆,便过去小试身手。想不到铡刀使得不到位,身高马大之人,这点力气活还需农妇指点,想来也有些赧颜呢! 村子东头有一座龙王庙,这和一般山村多建山神庙有所不同,估计是山民为了龙王赐于风调雨顺吧!龙王庙有一个专门的院落,与民宅相接,外形也十分相似,唯有一座小石龛表明其拥有的身份。 龙王庙坐落在山崖边缘,视线相对开阔,可以一览村庄背倚的群峰。 <p>看过了东头,我们沿村中小路,绕过山崖的西头。生长在崖弯里的大树,已经换上了秋装,扬扬洒洒的金光,迷得我们驻足。</p> 趟过村西头荆棘纵横的小坡,眼前是一道宽阔的深壑,顺着山势插入谷底,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对面绝壁的半腰间,蠕动着一些黑色的小点,那是当地特有的黑山羊,也不知它们究竟是怎么跑上去的<br> 也就半个小时的光景,我们已将小山村跑了个遍,噼里啪啦拍了不少照片,可脑海里怎么也拼凑不出它的全貌。游侠客还有同一行程的另一个团,其中有位小哥带了无人机,从他分享出来的俯瞰图,才发现这个山村就紧贴着山崖,边缘是一些错落的梯田,我们刚才涉足的地方,再往外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回想起来令人头皮发麻。 我们住宿的石板岩村,分布在一个群山怀抱的山谷里,是游览南太行山东麓大峡谷重要基地。周围断崖高启,群峰峥嵘,山谷绵延,苍溪水湍,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分布在附近的主要景区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以及太行之魂王相岩,而我们此次主要是去游览“桃花谷”。<br> 黄龙潭是桃花谷景区里的重要景点,这里上下双瀑双潭相连,所以也称"子母潭"。黄龙潭下游有一块平坦的巨石,名为"琴台石"。传说姜子牙来此游览,被山色水流所陶醉,遂在此石上支琴弹奏,竟然乐而忘返。 我们跨越由毛石铺设的汀步,沿着筑在崖石旁的栈道,傍着欢跃而下的瀑布,努力向上攀登。<br> 上潭称子潭,瀑布从崖头像孩子们坐滑梯一样滑下来。此潭十分别致,如嵌在高山间的一个圆形大缸。潭水从圆缸边的豁口溢出,顺着石崖上狭窄的小沟飞腾而下,形成了第二道瀑布,其下方即为水面相对开阔舒缓的母潭所在。如果说子潭充满了顽皮嬉戏之灵气,那么母潭呈现出的却是稳重祥和的风韵。 自上端回身俯瞰,瀑布如练潭水如碧,似有腾云驾雾之感,难怪此段栈道谓之“步云”。要是云雾弥漫的日子至此,少不得会有飘飘欲仙之妙意。<br> 从山谷里奔突而出的瀑布,犹如猛龙出山,气势逼人,因而叫做“飞龙瀑布”。<br> 走过这道悬吊在深涧上的铁桥,可见对面的岩壁上刻着“含珠”二字。纳闷之际,抬头顺来水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巨岩似一个朝天张嘴的龙头,内含光滑的大石头一枚,因此就被演绎出了龙噙宝珠的意境。 继续前行,便至“二龙戏珠”。此处崖高百丈,气势巍峨,围有碧潭一泓,白练两道,其间夹着一块球形的巨石,该景观之名由此而来。<br> 到了日月流泉,山势依然刚烈峻猛,但山谷的陡峭程度有所减缓,视线也相对开阔了起来。岩壁缝里垂挂生长着蓬蓬茅草,犹如仙人的拂尘在微风下轻荡。红叶点点,仿佛欲与赤壁争辉。<br> 穿行于山间的碧溪,无愧于它的名号,水色特别清澈。别看她此时温柔如绢,狂暴起来却也摧枯拉朽,溪中被冲刷得失去了棱角的巨石,就是最好的说明。<br> 桃花谷景区里的最后的一个景点是“九连瀑”,它是由大大小小首尾相连的跌水瀑布群所构成。秋季瀑布的水量不大,流水潺潺而下,岩层清晳可辨,充满了温婉优雅的气息。 “九连瀑”的第一瀑落差最大,瀑布沿瓮形崖壁倾泻而下。潭中碧水袅袅,潭边芦苇依依,人行汀步而过,便是一幅人与自然交融的绝美画卷。 最后出“柳园”和“桃花潭”,整个“桃花谷”的游览方才结束。这一路上行了好几公里的山路,对体力有一定的挑战。稍事休息后,我们坐上了景区交通车,前往下一处游览。 从桃花谷广场至我们接下来要游玩的地方,是靠景区交通车来代步的。这是一条位于群山之巅的公路,因此有“太行天路”之誉。行驶了20多公里后,我们在“太行天境”下了车,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距停靠站约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更高的小观景台,可看到更加大气磅礴的风景。深邃的峡谷、直立的岩壁,蜿蜒的公路,五彩的山林,层层叠叠,交错相融,构成了难得一见的天界风光。 接着我们又乘上车,依崖弯曲而行至太行之巅的玻璃吊桥。此桥垂直高度约500米,走在上面透视峡谷,如踏青云悬于空中。近些年国内多个景区都有建造玻璃吊桥或者玻璃栈道,较着劲为游客提供惊险刺激的体验,已呈泛滥之势。凭心而论,此桥的造型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比较融洽,觉得是个不错的设计。 即使如此,我是断没有胆量去涉足的。 待体验了玻璃桥的伙伴们回来后,大家再次乘车,想不到眨眼就到了“梦幻谷”。我们沿着隐在密林中的崖上栈道,极目对岸辽阔风光。赤壁炎炎,沟壑万重,以前只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日方知太行之险险于过天堑。<br> 结合刚才最后一段景交车的路边所见,以及我们此刻所行栈道的走向,得以发现一个秘密。从“太行天境”到“梦幻谷”,除了有公路连接外,还设有一条互通的人行栈道,就建造在弯弯曲曲的崖壁上,不但惊险刺激,更重要的是可以饱览沿途风光。早知道我们宁可徒步过来了,估计也就是半小时左右的路程。 在“梦幻谷”观景台四望,群峰拔地而起,溪水泛着银光缓缓从山脚流过,星星点点的村落,或疏或密散落在谷间河畔。如果仔细辨认的话,还可以看到我们投宿的石板岩乡的房屋。在山里兜兜转转了一整天,想不到离早上出发地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太行山上的道路之奇险,由此可见一斑。 往前步行约200百米,建有一个挑出山崖的玻璃观景台,惊险刺激程度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勇敢者们尽显身手的地方,我只能提心吊胆地在一侧为他们祈祷。其实自己什么都明白,设计和建造这样的结构,都考虑了非常高的保险系数,即使上面站满了人也不可能折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反正一到高处就心里害怕,自己的双腿就会发软。 在此筑有一个宽阔的观景休息平台,站在这里眺望,壁立千仞,群峰嵯峨,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 我们今日所走之“太行天路”,是举办自行车大赛理想的路线,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太行大峡谷公路上风驰电掣,肯定是一种非同异常体验。登高不行,脚踏实地摆个pose我还是在行的,哈哈哈! 太行大峡谷范围很广,还有一些景区我们没有涉足。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整天的游览,乘景交车下山。日落后山间气温快速下降,再加上乘坐的是敞棚观光车,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冷得人直打哆嗦。据说再过两天,进入11月就只开行全封闭的景交车了,否则游客非得冻成半死不可。 最后,我再分享一张B团友用航拍器拍摄的“太行天路”。弯弯曲曲的山路,像是给太行大峡谷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无处不是大气磅礴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