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

知秋

<div><br></div><div>本文大约5200来字,阅览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如不适,请忽略,跳过。<br></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阅前提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div><br></div><div>学生时代,我曾记得在教科书里躺了近一世纪的鲁迅,作品收入课本多达30余篇,却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梦魇。这或许是鲁迅先生万万没想到的。鲁迅的文章,中小学生都是不大爱读的,觉得艰涩难懂,据悉,教科书一直在去鲁迅化,毕竟鲁迅的思想距离祖国的花朵实在太远。<br></div><div><br></div><div>至于大学生,除了学汉语言文学的,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人主动去找鲁迅的书看。只有一些成年人,在沾染社会江湖太久并自以为得的时候,再来读读鲁迅的文章,也许才能明白鲁迅的智慧,深深感受到他的批判之犀利,直指我们的人性弱点,体会鲁迅早在八九十年前就对我们种下的悲悯之心,他的文章到现在看来还是很能得到共鸣的。</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引子</b></div></div><div><br></div> <div><br></div>余秋雨讲中国文化时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在中国文化的理解上,我敢肯定的说,没有一个人比得上鲁迅,他希望找到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就是国民性。他最终找到的国民性象征就是阿Q,孔乙己,《药》里等着用烈士的血当药引子救人的老栓,他用华家和夏家两个姓氏,寄托对华夏的深爱和无奈。<div><br>他是一个懂得文化深意的作家,可能还是唯一明白要改造国民性,提升阿Q,孔乙己,老栓等人的集体人格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我想这比拿手术刀治病救人更加迫切。我想鲁迅这样的文人的使命到今天依然需要继续完成。</div><div><br>医学是研究人的自身环境的科学,文学的终极关注是人的灵魂,一部思想深邃、剖析人心的文学作品,会对人的灵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所涉猎的范畴几乎涵盖了宇宙间的所有。</div><div><br>本文,并不想论证文学和医学哪个更重要,医以济世,文以载道,这“世道”二字关系到了人的生命价值。而医与文的重要性应该和时代,和人类发展的进程有关。</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题记</b></div></div><div><br></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谩骂与反谩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p><p><br></p><p>近来,现代文学作家中我比较喜欢读鲁迅的作品:深刻犀利。中国不能没有鲁迅。也喜欢读被鲁迅骂得体无完肤的梁实秋的作品:幽默丰趣。他写文章旁征博引,信手拈来。</p><p><br></p><p>鲁迅的自我是立体的,多侧面的,伟大、普通亦有渺小;深刻、平常亦有肤浅。但我想,也许恰恰因为这样,他留给人们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自身历程中一个真实的横断面,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前30年艰难跋涉的途径。评价鲁迅不能用形而上学而导致评判片面化、偏激化,即非客观化。</p><p><br></p><p>一个文学家,或者仅仅因为喜欢码字,而喜欢敲键盘者,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一身热血,一场风花雪夜、矫情缠绵,一实叙实,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积极的思想,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p><p><br></p><p>社会的弊端总需要有人揭开和呐喊,鲁迅虽然有些尖锐,但也是一种呐喊的擎旗者。相对于麻木不仁而言,有人叫醒那些无动于衷的灵魂是件好事。鲁迅的笔锋是对人性最深刻的解剖!他的思想因为处于那个时代,只能通过讽刺影喻的手法表现出来。改良主义思想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p><p><br></p> <div><br></div>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写道:“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纯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 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在那个时代既是每个知识分子迫切期望着的,也是苦难中人们的希冀。然而生活、革命经历的不同,使两种看来似乎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即“谩骂”与“反谩骂”。<div><br>“谩骂”无形中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但又无法甘心让其在“沉默中死亡”,处于这样的境地,我们可以从最平常的道理得知除了压抑,除了在心中自愤,除了呐喊我们只能够在冲动中寻索一点平衡,一点可以称得上慰藉的安慰,但是那和卤莽全然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可以感知体会到鲁迅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精神的剧痛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善表达出来的。</div><div><br>“反谩骂”能恰倒好处地“搔到痒处”,“把住命脉”,从梁实秋上面的那句话我们充分了解到正确的主张和改良办法,具有更加无法媲美的前瞻之秀,这可谓是解决矛盾的主要矛盾。然而,鲁迅就不想寻求到一种改良的方法吗? 基于一定程度上不同思维、经历和立场,综观这样两种态度的主体,原本这里不该出现所谓的笔战,事实上这其中并没有如天堑般的分歧,也没有彻底地决裂,只是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导致了这样的分歧,只是表象在人的大脑中,映象地亘古未有的惟妙惟肖,让人感性地定论其为真实。<br></div><div><br></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误读鲁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鲁迅完稿《孔乙己》到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在过去的百年中人们对于《孔乙己》的解读一直集中于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p><p><br></p><p>这几乎成为解读《孔乙己》的标准,哪怕在此期间早已改天换地斗转星移,孔乙己却一直被这八个字牢牢地钉在文学史上,被读者以又哀又怒的情绪嘲讽着。</p><p><br></p><p>鲁迅写此文时距科举被废刚过十几年,可以说孔乙己正是被那个时代抛弃的清代读书人的一个缩影。</p><p><br></p><p>与孔乙己不同的是,鲁迅虽然生于满清时代,却很幸运地超前跳出了科举旧制,留学经历更让他看到世界趋势和停滞的华夏。 归国十年后,《孔乙己》从感触颇多的鲁迅笔下流泻而出,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孔乙己”也成为了其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小说人物之一。</p><p><br></p><p>记得在大学期间,听过大语老师和看过很多专家评论,都认定鲁迅当年对于孔乙己是又“哀”又“怒”——哀,哀其被科举封建毒害导致的不幸;怒,怒其在面对时代洪流时的不争气。</p><p><br></p><p>但,对于孔乙己,鲁迅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p><p><br></p> <p><br></p><p>长达百年间孔乙己的模样,不但在文学形象上是一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的面孔,乃至于在美术艺术角度,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中的孔乙己,都也是穷酸迂腐滑稽的代名词,可见孔乙己的文学艺术形象早已被定型。除此之外,孔乙己还有进一步被演绎的荧幕形象,衣衫褴褛佝偻身躯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茴”字,最终拖着断腿黯然离场落幕……</p><p><br></p><p>当看到的孔乙己是以“哀怒”八字来定义的时候,几乎没人怀疑鲁迅对于这个苦命悲情读书人的态度。当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鲁迅文章从课本中被移除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为孔乙己鸣不平。</p><p><br></p><p>文学评论专家韩军认为《孔乙己》被我们误读了一百年,他认为鲁迅对于孔乙己的确有“哀”、但却并无我们认为的那种指责性的“怒”,就“哀怒”八字的理解而言,我们都误解了鲁迅对于孔乙己的真实态度和感情。也就是说,鲁迅对于这个悲情的读书人满是有温度的同情,但却并无任何想要指责他的意思,用现代流行的评论语言来说,他写孔乙己是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他对孔乙己并无任何不满或者嘲讽。</p><p><br></p><p>专家认为,鲁迅眼中的孔乙己,并非我们所认为的是一个被“科举毒害的读书人”,他在鲁迅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苦命人”,因此,这篇文章的着力点在于对“苦命人”的同情,而不是对“苦命人”的“怒其不争”。但同时,《孔乙己》其中当然也存在“怒”的指责和不满,但他“怒”的不是孔乙己,而是“怒”那些对孔乙己凉薄的世俗大众。</p><p><br></p> <div><br></div>著名民国学者孙伏园曾写过一本与鲁迅交往的回忆录,文中回忆鲁迅曾就孔乙己告诉过过他,此文之目的主要意在凸显社会对于孔乙己这种苦命人的凉薄。如此看来,鲁迅“怒”的,其实不是孔乙己的“不争气”,他“怒”的是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那些顾客,他所不满的是这些让“世态炎凉”的麻木众生。<br><br>在通篇文章中鲁迅还大量表达了对孔乙己的同情,因此专家非常赞同孙伏园在回忆录中的观点:鲁迅其实特别喜欢孔乙己。而当用这样的角度再读孔乙己时,你也许会发现一个善良、可爱、大方的孔乙己。<br><br>也许,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鲁迅或者不同的孔乙己,关于孔乙己的“哀”和“怒”,我们是否真的误解了鲁迅、亦或者我们真的误读了孔乙己,或许随着时代车轮的滚动还会有不同的评判吧!<div><br></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现实鲁迅论</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我是个买卖人,绝大部分时间在思考买卖的事。我也不愿意做公知,更不愿意变成鲁迅,那不是我的活儿,是公知的活儿。说来道去,买卖人就是把自己的买卖看好,但是为什么会多说一点,只是感觉那些东西妨碍了我们买卖,我才说。我说的都是跟民营企业、跟房地产、跟买卖有关的事情。——冯纶</p><p><br></p><p>王石在总结万科的过去时,讲到当你还在公司时,应该站在股东立场上去想问题,而不是个性自由奔放,所以我应该是股东意志的执行者,而不应该是个人自由意志的表演者,这点我很清晰 ……</p><p><br></p><p>东林虽多君子,然亦有小人。古今来无纯一不杂的君子群,于是凡有群社,必为自谓中立者所不满。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鲁迅 </p><p><br></p><p>中国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没有钱,才懂得钱的重要性。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挑明——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p><p><br></p><p>为此,简直拍手称绝。</p><p><br></p> <div><br></div>“譬如厨师做菜那一样,有别人来说你这道菜做得不好,他本来就是不应该把菜刀交给评价的那个人说,你行的话你来做一道菜试试看” 。<br><br>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看似有些魔幻,其实是在反驳那些“强盗逻辑”,这样的逻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br><br>例如有些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行你上啊”,或者“你知道她/他有多努力吗?”,其实都是强盗逻辑的代表。<br><br>说这种话的人总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掩盖他工作中所有的瑕疵甚至纰漏,而对于质疑者,他们只会用这句话剥夺对方的话语权。<br><br>鲁迅作为解放思想的领头人,对待这种强盗逻辑的时候可谓是一针见血,利用厨师做菜的例子直截了当地揭露了事情的本质。<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科”鲁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偶尔闲情,偶尔逸致,时而悄声回顾,时而静默反观,鲁迅在《百草园》中,笔下的美丽与魅力:……“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菜畦、石井栏”,对生于城,长于城的我,自是稀罕又鲜见。<div><br>“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又是一种美丽精致与趣味的描写。</div><div><br>于我,“鸣蝉” 孩童时 是听到过的,“黄蜂”也是见过的,但作为昆虫学知识,是毋庸质疑的匮乏;“ 叫天子(云雀)” 也未见过,空隙间在"度娘"搜索 得以区别“云雀”与“麻雀”,云雀的鸣叫,其声 不只悦耳动听,还在于 其展开双翅飞翔天空,也让我滋生出好一种 愉悦惬意自由之舒爽感。</div><div><br>“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这是地上昆虫的描写。若是缺乏昆虫学知识,恐怕是 很不易区别“油蛉”与“蟋蟀”的;“ 蜈蚣”我是幼时觉得极其恐怖,则“斑蝥” 孤漏如我,寡闻还如我,委实从未闻见过。点开“度娘”搜索,才略见一斑。</div><div><br>“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 如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 何首乌 ”“ 木莲 ”“ 覆盆子 ” 都是关乎植物学的,通过“度娘”,便是图文并茂一一见识了。更为广博 而深刻的知识,尚需日后的不断修养与提升。<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鲁迅独处论</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独来独往是一种姿态,是一些人行走于纷繁世间的姿态,不急不缓,享受一季花开的明媚,守候一季飘雪的纯澈;不被浮名蒙蔽双眼,不让虚伪遮住心灵。独来独往更是一种勇气,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div><br>提起独来独往,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合群”。</div><div><br>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所以,独来独往也好,“不合群”也罢,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是强者的行为方式。</div><div><br>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越是弱小的人,越喜欢和别人凑在一起。 反而是那些内心和实力真正强大的人,总喜欢独来独往。强大的人,早已放弃无效社交。<br></div><div><br></div> <div><br></div>这个场景很常见:跑到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互相说着客套话,敬酒、扫微信、留电话号码。但是三天之后就记不清对方是谁……把这种低质量的社交,称为“无效社交”,再合适不过了。<div><br>看似朋友遍天下,微信好友加了好几千,心里苦闷时却找不到一个人倾诉;他们看似人脉广泛,认识各种牛人大咖,需要帮助时却没人肯伸出援手。</div><div><br>周国平的一段话一针见血:“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div><div><br>这个世界很公平,你的能力有多强,人脉就会有多广。与其沉迷垃圾社交,幻想别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div><div><br>鲁迅说:“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好的友谊是不喧嚣的。”</div><div><br>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div><div><br>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认清自己,回归真实的自我。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取决于独处时的质量。<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