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后家校协同育人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我们的家校协同应该怎么做,才能为未来培养更优秀、更幸福的人?今天赵刚教授为我们解读《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新挑战》。</p> <p>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以婚姻的形式组建家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家庭是安全可靠的港湾,是共同生活、生儿育女、教育后代的最佳单位。因此在家庭建设中,家庭教育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功能。</p><p> 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新的认识。以往,老师们说自己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教师在做的其实是学校教育工作,起到的是强制培训的作用,而人从生到死,接受的教育更多是来自家庭、社会和环境。</p> <p> 学生主要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社会生存不仅需要文凭,更考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品行素养。</p><p> 孩子的80%习惯是在家中形成的,为人处世之道大多来自近亲的影响与教育。很多家长说,居家学习和停课不停学让我体验到了老师的辛苦。卧室成了教室,客厅变成了操场,教育模式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疫情期间,很多孩子欠缺生活能力,很多家长无奈孩子整天对着手机上网。这是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巨大的弊端,也让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p><p><br></p><p>没有自立生活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缺失劳动教育的后果是无法形容的,教育的真谛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要学会生存,学会自食其力。</p> <p> 危机带来的是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的新契机,家校合作开始向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转变,开始向共性的学校教育与个性的家庭教育结合转变。在这个智能化、多样化、智慧化教育的新时代,如果教育观念不更新,教育体制不创新,教育思维不改变,孩子将失去未来。</p> <p> 家校合作常态化是教育的新形态,家庭和学校的功能互补,家长和教师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各司其职,孩子才能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亲师合作、家校共育是教师应该追求的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理念,是教育工作的目标与追求。</p> <p> 在互联网的时代,学校功能在衰弱,家庭功能在走强。人类未来的教育必然是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和自由化的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p><p> 过去学校和家庭互不干预,现在是否重视家庭教育成了传统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分野。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不仅要与政府合作,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更要团结家长。</p><p>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底色,教育孩子第一责任人永远是家长而不是校长。</p> <p> 过去,家长没学历、没文化、被动听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离的,开个家长会就相当于家校合作。现在家长的角色完全不同了,讲究合作与责任分担。因此,如今的家校合作需要制度化、科学化,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p> <p>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事关国家的未来。在智能化时代,两代人要相互学习。一个没有学习动力的家长,孩子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p><p> 未来,人力工作智能化,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取代,这意味着如果孩子只会做题,而缺乏创新意识,就只能成为一个机器一样的苦力。所以就要改变教育理念。</p> <p> 新时代,家校合作育人的新追求是什么?是家庭与学校共担责任,家庭与学校形成共情的整体,家庭与学校要成为一个共育的机构。这就是现代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也是我们为孩子提供的人生最佳选择。</p> <p> 王洪木小学的老师们认真观看三宽教师课程。</p> <p> 课程结束后,贺校长进行总结发言。</p> <p> 我校三宽负责人进行总结发言。</p> <p> 老师们认真观看,记录收获。</p> <p>课程提供:三宽家长学校</p><p>图文编辑:许秀明</p><p>审核校对:贺庆林</p><p>制作单位:王洪木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