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培训周记(2020.11.2——2020.11.7)

飞天火龙

<p>2020.11.2</p><p> 上午9:50接我们去石景山区培训地点的车准时到我们酒店把我们接上车往目的地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入住到石景山区维也纳酒店。就这样我们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开始了。</p> <p>2020.11.3</p><p> 上午8:20开始了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会务组向于峰老师主持。主席台就坐的有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罗建新院长、王芳副院长、赤峰市先锋小学校长邓世勇。</p> <p>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芳同志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本情况和本次培训工作筹备状况,最后对在坐的所有学员提出了认真学习的期望和要求。邓世勇校长以培训班班长的身份代表全体学员表达了好好学习的决心。</p> <p>  今天上午给我们讲课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他的讲座题目为《教师的理论意识与教师专业发展》。蔡教授从教师的理论诉求、理论与教师发展的阶段问题、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问题、教师如何接近理论等几方面进行讲授。</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印象深刻的是:教学方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学习某种方法,必须注意研究别人采用这种方法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实施。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句话使我明白在学习别人的方法的时候弄清他们使用这种方法的道理——理论跟上才有说服力。</span></p> <p>  下午张增田教授以仅仅七张PPT讲授了三个小时,他那诙谐幽默的语气轻松的教态使人愉快地接受他的讲授内容——这就是所谓“对话教学”的魅力吧!</p> <p>2020.11.4</p><p> 今天上午8点自治区教育厅发展与规划处温处长来我们培训地点进行培训工作了解调研。温处长首先让参会的老师们填写测评表,然后给学员们提出了四点要求:<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自治区教育厅非常重视本次培训项目的顺利进行。2.北京市政府和教委与我厅频繁交流沟通后精心布置安排培训工作所有事宜。3.懂得感恩,记得回报。感恩北京市政府、教委对我们内蒙地区的关爱。回去后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实施到地区教育学校工作当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就是最大的回报。4.期待和希望来自31个旗县的老师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学有所获,不辜负当地派出学习的期望。</span></p> <p>  上午讲座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田汉族先生。他讲的题目是:《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解读。</p><p> 田教授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制订、结构、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理解程度更一步加深。<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尤其对国家关于教育及学校的政策方面文件精神要及时了解掌握分析,要从宏观的政策理论纬度掌控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每个小环节,是学校管理者工作中必备的素养。</span></p> <p>  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刘慧教授给我们做了《认识小学德育——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重要方面》的讲座。 </p><p> 小学德育工作的八大形态:教师德育、环境德育、课堂德育、学科德育、德育课程、活动德育、管理德育、关系德育。</p> <p>2020.11.5</p><p> 上午给我们分享的是田宝教授,田教授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人可以分为思考型—思维、坚持型—观点、想象型—不行动、叛逆型—反应、促进型—行动、和谐型—情绪等六种。<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与人对话时要注意对话的人是哪类类型的人,与哪类类型的沟通,说哪类类型人的话。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必知的,反之老师们与学生的很多沟通都是无效的。</span></p> <p>  这位小伙子自弹吉他🎸对着牛🐮唱着汪峰作词、汪峰作曲、汪峰演唱的“怒放的生命”,可惜牛🐮面目茫然,毫无表情,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了。</p><p> 我们老师要学会对哪种类型的人(学生)说哪种类型的话。</p> <p>  下午给我们送上营养大餐的是阮翠英校长,她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二中执行校长党总支书记。她用一下午的时间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二中学校发展案例分享给我们。</p> <p>2020.11.6</p><p>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为题目的讲座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艺术杂志社长、主编郭海燕教授滔滔不绝、行云流水般的表达当中进行着。由衷的敬佩这位七十一岁高龄的教育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流利的口才都让我折服,不愧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市宣讲之星等称号。</p> <p>2020.11.7</p><p> 上午由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校长安海霞老师给我们做了《立足核心素养 关注生命成长》的讲座。安老师从基本情况及问题诊断、学校文化与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与主要成果、课程影响力与展望等几方面解读了本校课程体系建设,文化体系建设的做法。</p> <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课程文化建设,学校课程文化必须渗透学校到文化体系之中。然而学校自己特色的课程必不可少。学校要立足于审视自己环境、文化、历史、现状、愿景,确定自己文化体系。校园文化最重要是从教师和学生身上散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是渗透在骨子里的一种品质。它是通过于校长不断引领、老师们不断浸染,通过外在熏陶、内在培养,最终形成在全体教职员工身上的气质,形成学校独有的一种精神气息。学校文化建设,其实就是课程理念的可视化,是课程实施的资源和载体,是课程评价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场所。</span></p> <p>  下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宋继东给我们带来了题目为“童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校长治校经验汇报。他讲到一位校长要“三立”暨立德、立言、立行。要“三深”暨深学、深思、深谋。</p><p> 宋校长用25年校长经历和经验畅谈了学校文化是学校自画像的最好方式;学校办学文化的提炼就是中央顶层设计的校本化过程。</p> <p>  一周的集中培训要结束了,有幸听到教育名家们的讲座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尤其是聆听了《对话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探索》的报告,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种教学理念;听了《教师的六种语言》,升华了我对因材施教的理解;听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让我明白了潜心做事,诚信育人的道理……</p><p>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总之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更加确定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自觉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学习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为教育事业更好的服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