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加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批教育艺术精湛、教育理论功底深厚、专业能力过硬、学术视野广阔的优秀骨干名师,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11月3日上午,回民区小学语文林中榕名师工作室阶段成果汇报活动在贝尔路小学教育集团主校开展。</p><p>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淑章、内蒙古教科研所所长刘彦泽、呼和浩特市教研室张颖慧老师、回民区教育局副局长崔斌、回民区进修学校校长邬淑君、回民区教科研室主任毛文明、副主任张宇,以及来自各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各校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p> </p> <p> 本次活动由林中榕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回民区南马路小学教育集团主校的杨璐老师和县府街小学的王斯琴高娃老师主持。</p> <p> 一群幸福的教师,聚齐成幸福的集体,在幸福的团队中,幸福地走上发展成长之路。教研需要氛围,需要全力,更需要一种辐射和带动,首先工作室主持人林中榕老师依托精准的数据对工作室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分享。</p> <p> 接着名师工作室成员,王超婕老师带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的教学。王超婕老师的课,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为六年级习作单元精读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范例。</p> <p> 部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单元各个板块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名师工作室成员王泽带来微课,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王老师从习作的单元训练点入手,层层深入,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到师生共同修改习作,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p> <p> 一师一风景,一课一世界,两位做课教师精彩呈现了真实、高效的语文课堂。“千锤万凿出深山”,每一堂好课都需要反复“打磨”,工作室中每一堂课的呈现都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研讨的常态展示环节,以沙龙形式展现成员们共同研讨的日常,每位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解读教材、创新教法,吸引了在场每位教师的眼球。备课团队的分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作室成员研无止境,学思且行,不断成长的誓言。</p> <p> 呼和浩特市教研室张颖慧老师对本次活动高度肯定,也对两堂课提出来修改意见,推动着语文课堂向更高效迈进。张老师曾多次说,我们每一位青城小语人都要勠力同心,在教研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路耕耘,一路芬芳。</p> <p> 太平街小学的王丽蓉老师是工作室的组长,更是集体中富有号召力和向心力的教师,在工作中,她总是走在最前头,尝试新课型,推广新理念,不断取得新荣誉。她的个人成长分享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每一位教师像她一样不断进取。</p> <p> 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们,亦师亦友”,能与这样优秀的教师一路同行是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幸福,“姐妹情深自有缘,萍水相逢见知音”。工作室全体成员朗诵的《我们,这样一路走来》,用诗情画意的笔墨,将工作室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感动着每一位不懈追求的青城小语人。</p> <p> 这次活动的会场上有一位率性可爱、德高望重的学者,对学问认真与探究是他一辈子孜孜不倦的事业,他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李淑章教授。李淑章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倾心指导,他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们对于“名师”这个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李教授身上那份浓浓的教育热情,激励着老师们像李教授一样朝心之所向,唯奋斗不止。</p> <p>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科研所刘彦泽所长对如何制定研究课题做了专题讲座。刘所长语言亲切,用生动的实例,为课题的制定与研究指明了方向。</p> <p> 回民区小学语文林中榕名师工作室阶段成果汇报活动,放飞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孕育教学的快乐与智慧;洗涤了课堂的浮躁与铅华。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教师的理想与希望,将继续在教学之路上,扬帆远航。</p> <p> 衷心希望我们青城小语能够百花齐放,工作室的每位成员也将在静待花开后的日子里,默默倾听着,沉思着,过往的经验与新鲜的理念悄然碰撞、酝酿,期待在后续的学习研讨中,我们的母语之花能扎根在语文课这块广袤丰润的土地上,不断生长,一朝绽放。</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供稿:林中榕名师工作室成员 南马路小学教育集团(主校)杨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林中榕名师工作室成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林中榕名师工作室成员 县府街小学 王斯琴高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林中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林中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