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月亮不孤单

28福

<p>“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疑是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李白《古朗月行》诗中的句子。写出了月"圆、白、高"的特点。</p> <p>圆,即圆满。把月比作玉盘,比作瑶镜都是说月的圆。圆是人们心中的向往,向往生活圆满,向往生活美满如意。</p> <p>"月挂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句。"黄昏“是古代记时的第十一个时辰(戌时),约现在晚上的7到9点。说明晚上7点以后月亮已经升的很高了。</p> <p>古代没有高大建筑物,树在人心目中是最高的参照物。现在的高大建筑群,也足以说明7点以后,月亮确实已经升的很高了。</p> <p>"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是宋人的两句诗。月亮有圆就有缺,有满月就有弯月。所谓"月满则亏"是也。也就是苏轼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p> <p>月亮的高,不只是空间位置的高,而是通过自身圆缺的变化,高明地客观地告诉人们一个哲理。警示人们"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气馁。因为月缺时经过一个努力过程还会走向月圆。失意时经过个人努力也会走向成功。</p> <p>这就是弯月向圆月的渐变过程,不是月芽形、镰刀形,而是半月形。</p> <p>月亮有时被乌云遮盖。但遮不住她的光辉。月亮并不孤单。月亮有广阔的天空任其驰骋,还有繁星为其作伴,云朵有时开个玩笑,实际是考验其耐力。地上的万物都在期盼月亮的光辉,为其冲出云雾摇旗呐喊、加油助威。</p> <p>月亮战胜了云雾,把光辉洒向人间。月亮的高大,在于她的勇气和精神,更在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念。在漫漫长夜,她要无私奉献自己的光辉,为远行的人作伴。月亮真的不孤单。</p> <p>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中秋节有时候是阴天或雨天。有时候人在团圆见不到圆月,心情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中秋节重在人团圆,忙碌了一年的月亮休息几天也理所当然。</p> <p>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九月十五是阴天,这是九月十六的圆月。虽然迟到一天,月亮的光辉依然。树木伸手相遥,高楼为月作伴,江河为月欢歌。</p> <p>月亮月亮不孤单。月的银辉洒满人间。清晨一轮明月,树干相拥,枝叶入怀,远山相邀,亲切自然。</p> <p>早晨六点,天空开始变蓝。远方的地平线太阳即将升起。值班守夜的月亮将和万物告别。</p> <p>杨柳依依,高楼低语,河山送行。感谢月亮温柔的光辉。</p> <p>早上7点,月亮悄悄从枝丫间隐退。12小时的职守,不管云里雾里,不管行程万里,不管升起落下,都是默默的,悄悄的,静静的。不夸耀,不显摆,不抱怨。完成使命,明日再来。</p><p><br></p> <p>四季轮回,昼夜交替。第二天,月亮依旧悄悄爬上树稍,为大地奉献光辉。</p> <p>无论何年何月,月亮不管是圆是缺,都会挂在天空,照亮人间。</p> <p>"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人在孤独时会邀请明月相伴,把明月当作可亲可敬之人。</p> <p>"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月亮成为古人释怀望远、向往寄身的地方。也成了古人寄托美好情感的对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月亮不孤单。古人把她当至友、当亲人、当诉说心里话的对象。今人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生活美满,不再借月抒发凄苦的情怀。月化做今人心中最美好东西的象征。</p> <p>"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月亮走我也走》,红遍大江南北,月亮成为追求美好爱情的寄托。</p> <p>天空有了月亮,大地不再漆黑。天空有了月亮,万物变得美好。天空有了月亮,心中变得明亮。</p> <p>看,月亮不孤单。月光把小树打扮的多么好看。</p> <p>看,月亮不孤单。天色变蓝,意味着太阳在东面向月亮招手。</p> <p>看,月亮不孤单。入冬的树叶,努力积蓄力量为月亮再送一程。</p> <p>月亮不孤单。彩云飘向蓝天,要做月亮的好伙伴。</p> <p>月亮真的不孤单。</p><p>她的付出,她的奉献,她的"温暖"。</p><p>人人都会永记心间。</p><p>毛泽东有诗云:</p><p>"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