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为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打造亮星教育课堂。11月3号宁城街道教育办公室詹主任和杨老师莅临我校对新老师的教学课堂进行指导。</p> <p> 十位新秀教师的课堂分为语文组和数学组,数学组由杜红梅校长陪同杨老师听课。语文组由谭如国老师陪同詹主任听课。</p> <p> 语文组孙会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低年级随文识字课。识字教学润物细无声,体现了高效率的识字教学理念。孙老师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例如,葫芦,直接通过葫芦的图片,自然而然的就让学生认识了这两个字。孙老师授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富有感染力。</p> <p> 江思鑫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制作的课件非常优美。江老师善于把握情感,朗读指导循序渐进,指导有层次,特别到位。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江老师出示优美的图片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的美丽活动的图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突破了教学难点,又陶冶了情操。</p> <p> 巩鑫鑫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突显了趣味性。在本堂课中,朗读是教学重点。巩老师引导学生圈画“船”和“鸟”的段落,让学生在写船的段落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写鸟的段落中关注描写翠鸟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学生热情也很高,效果非常好,最后巩老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做了板书设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p> <p> 孙伟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丰富而生动。孙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p> <p> 肖朝文老师执教的《妈妈睡了》用“妈妈在家都干什么?”的问题导入课题,生动形象而又贴近生活。肖老师执教本课时,语言生动,亲切自然,十分重视通过自己的评价达成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针对每个孩子的表达,肖老师都有不同的评价,十足地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p> <p> 数学组崔维东老师执教的《六的乘法口诀》生动有趣,把游戏带到课堂中来,孩子们在玩中学,亲身感受到知识的行成过程,不过是如此简单。实现了数学新课标所说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p> <p> 时晓老师执教的《等量代换》取材广泛,富有层次。时老师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出课题让学生领略古人在很多地方也进行物品之间的等量代换。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体现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的顺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计算发法。</p> <p> 肖娜老师执教的《空气占据空间吗》非常生动有趣。肖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有层次的疑问推进课堂。实验方式多样,促使学生主题多种能力发展。科学探究的程序鲜明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科学学科理念。</p> <p> 赵祎博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与画法》活泼有趣。赵老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和尝试,体验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p> <p> 魏闯闯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设计精巧。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把本课的一些数据呈现,再在其后的教学中逐一提取使用,这样既有效的把整节课串成一个整体的数字,也让学生能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p><p><br></p> <p> 最后,詹老师和杨老师对这十位老师的课堂分别给予点评,首先他们肯定了振华小学年轻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同时也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要求和期望。其次,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他们鼓励老师们多看多听多学,不断提升自己,造福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