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教研的力量,曹黄林中心学校于11月3日下午开展了“以研促教 提升质量”数学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中心校陈校长、项美文校长、陈阳校长、中心校数学教研员何晓明主任、中心校全体数学教师、火车站小学及各村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 本次活动以三年级余亚杰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四年级刘敏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为载体,在听课中拉开了帷幕。 讲课一一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纷呈! 余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div> 在巡视的过程中,余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细心指导孩子们的操作。<br></div> 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 为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余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具,提前请孩子们准备了折纸。<div> 一节公开课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在这节公开课前,余老师多次探讨、多次修改教案和课件,同时积极向组内的前辈们取经,为今天的顺利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div> <div>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br>课上,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余老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正方形纸,引导他们找出正方形纸的“1/4 ”,并将不同的折法进行展示,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化。<br></div> 在层次练习中,创造分数。为了深化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发散孩子的数学思维,余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学具,任意创造一个分数。 在《平行与垂直》一课设计导入时,刘老师先让学生猜关于直线的谜语,从而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再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进行梳理分类。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空间想像能力入手,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以分类为主线,通过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刘老师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再通过演示、想像,领悟到永远不相交的则是平行线,相交成直角的则是互相垂直。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 通过“动手验证”这一操作,来培养学生养成用工具验证结论的习惯,给学生渗透了:数学结论要用科学的验证方法去验证的意识。 一开始学生动手画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再选取有代表性的情况投在白板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学生在观察、交流、画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本质属性,形成清晰的知识。 听课教师聚精会神,若有所思! 听课重在评课!听课结束后,数学教研员何主任与参加活动的老师进行研讨。首先两位老师对各课的设计思路进行说课,并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困惑与各位交流,希望得到何主任的指导和帮扶。 听课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研员何主任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地分享数学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br><br> 何主任讲到,教师用书太重要了,一定要研读透彻!台下教师们听的认真,记的仔细! 活动交流中,老师们纷纷表示,数学教学是一个严谨的教学体现,课堂中还要规范教学,做好学生的引领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索、解决、分享。 本次研讨活动,以课例为抓手,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分享成果。这样的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参加研讨的老师相互学习、启发,对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br><br>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对老师们来说都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最好平台。老师们对教学中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意见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定会在讨论中产生共鸣,更好的理清思路,把握课堂教学。通过本次教学教研指导活动,我们曹黄林中心学校的教师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让曹黄林中心学校的数学教学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