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陕师大 研修在路上

研修二组

岚山区校长(名师)研修二组 <p> </p> <p>  为期一周的2020年岚山区普通中小学校长(名师)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已经过半,过去的三天,在感受和领略“十三朝古都”西安和被誉为“教师的摇篮”陕师大丰厚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参观西安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观摩西电附中,领略专家和优秀学校的智慧和风采,所有与会的校长与名师们再次提升了认识,更新了观念。</p> <p>  沐浴晨曦,大家漫步在陕师校园,迎来了第四天的研修培训,开启了新的一天美好学习之旅。</p><p> 上午,我们聆听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何军华校长的讲座。</p> <p>  这位始终坚守一线教学与管理的优秀教育干部、名师,将自己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和心得跟我们做了分享,分享内容非常地接地气,让与会者深受启发。</p> <p>  首先何校长跟我们分析了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三者的区别,这三者的立足点不同:校本教研立足于岗位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基于教师个体发展诉求的教育活动,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层面的继续教育,但是它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是对有庸常教学生活的不断超越;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只有学习;教师的专业化,还意味着在挫败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充盈丰厚生命。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课堂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陕师附小“三个面向、五类课堂”的研修模式把教师们从成名-成才-成家的专业道路上引领。这种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作为一所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不得不作出深思:基于自身的校情,我们的教师队伍如何进行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又在何方?</p> <p>  </p> <p>  长期深居一线数学教学的何校长还在分享活动穿插了一些互动环节,如漫画猜想、数学头脑风暴,都给与会者带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学习与思考并重而行。小学数学与文学优秀案例分析,让我们深深震撼,原来数学课堂也是如此的灵动有趣,充满诗情画意,学科素养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数字里的小故事、大哲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数学的另一扇神奇之门。数学育人的价值主要贡献之一,是促进人的理性思维水平提升、科学精神发展、严谨求实的态度形成。南京大学的郑毓信教授指出:数学教师的三重境界,仅仅停留在知识面,是教书匠;体现数学的思维,是智者;能实现无形的文化熏陶,才是大师。数学老师的责任同样任重而道远。</p> <p>  下午的观摩环节,我们有幸来到西安育英小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学校,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前身是延安保育小学,原名为陕西省保育小学,后更名为西七路二校。2000年8月与原西七路一校合并,正式更名为西安育英小学。</p> <p>  一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校训石给人一种厚重感,“知行致远”的红色大字激励着每一个育英人丰富知识,勇于实践,知行合一,成就未来。</p> <p>  李继恒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周恩来励志馆”,充分展示了西安育英小学周恩来班的创建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p> <p>  随后来到五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李校长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先进经验,偏重于“诊断、反馈、激励”功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倡导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才能有效激发起教师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p> <p>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型。教育是成年人为下一代设计的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准备他们的长远未来。心中有光,必走向远方……</p>

教师

校本

研修

育英

学校

数学

校长

小学

专业化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