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二)诗里乾坤

七月且末

在夜空之下,在星辰之间,你看到穿越而来的古人,以及他们那缀满天际的旷思。这样的强者给诗人的称号,给民族的人文骨骼添加硬度。(狄奕铭) “……不是读书人有修养,而是书有不可描绘的尊严。”书作为我们精神文化的滋养,它承载着我们的思想。(戴嫣)<br> <div>  一直觉得,诗是一种生动的语言,短短几行,诉尽人事。诗人写了诗,才不管你是否看得懂,反正诗就在那里了,该说的都说了,该写的都写,多一句话、多一个字都是多余。每个人都是散落人间的星辰,但诗里“聚焦在一起”感受蔷薇花开,立于草木之巅的是诗人和另一个星辰。至于他们如何聚散,如何盛大之后又虚无,只有他们俩知道。 (桑涵颖)</div> 好文章有质地和色泽的,阳光的质地和色泽,文章轩昂色泽明亮。人的一生总会遇到狂风骤雨,也总会拨云见日。生命在风雨的磨砺下不断升华,由渺小到强大,由孱弱到不屈 ;人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成熟或者新生。世界上的“我们”都一样。(殷浩宸) 那年月圆,采石矶上,诗仙酣饮最后一壶浊酒,凝眸脚下江水如镜,那里有月华净土,仙家瑶台。于是飘逸的身影纵身一跳,从此红尘的流浪化作破碎的月影,浩渺的长江,化作流淌千古的诗魂。<br>  盛唐,繁华与落寞依然在同一片雄浑的天空下徜徉。舞榭歌台,寻常巷陌,一年年的寂寞芳草,唯有歌妓的楼船上翻唱着诗仙流浪的心曲。桃花潭上,落红满溪,春去秋来的季节轮回。王朝的繁华,在斑驳风雨中褪落着残红,唯有诗仙流浪的背影,凋落成红尘里一声长长的叹息。(左训诚) <p>  他的声音如同二三月的梅花,冷冽却婉转,娇柔却凄清。梅花一开,人世便迎来繁花似锦,万紫千红。……可恨我,生在如今,无缘一赏,春风梅蕊绽,梨圆满池春。青梅老,菊凋残,龙泉剑断,马蹄声乱,彩云易散,空对繁花赞。……广寒宫清寂,百花亭已空,泪湿罗帕,脂粉纵横。( 史欣兰)</p> 你于寒夜大雪中与知己煮酒高歌,于春园灿灿中折一折带泪牡丹,差仆从远赠伊人;你必定也曾夜梦中惊醒,披衣坐在洒满月光的书斋,研墨以蝇头小楷,写下梦中所得诗一首。(金嘉澜)<br> 在时光的洪流中,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经不起太多诱惑的风浪。要想使之抵达梦想的彼岸,就应该有勇气放弃,用一颗宁静致远的心,追寻生命中的诗意和远方美丽的风景。(吴怡)<br> <p>  日月星辰皆不见,三更半夜常醒来,墨色中一片“剪不断,理还乱。”于是开灯读书,心里便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直到听到窗外第一声鸟鸣,那么清亮,才放下书本再回到春眠的微暖中。(东方越)</p> <p>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在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务实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从容与有情》</p><p><b>  感悟:</b>在拥有生活与物质的基础上,我们也要追求精神、情感世界上的满足。太过务实的人感情世界大多匮乏,我们不妨在繁忙的社会里慢一会儿,从容与有情使内心更丰富,使思想、内涵更有深度。 侯语乐</p> <p>七彩阅读中学 P44 《密码 》 </p><p> <b>点评:</b>情怀本身就是一部好的作品,一位评论家说过,一个人所写的就是他所“吃”的,我想这个“吃”就是关注与思考。我们关注、热爱诗与思,我们就有诗心,诗情,我们的生活,文字就有了诗意。的确,很多时候写出了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题材独特,视角新颖,具有鲜时的时代特色。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扣题破题,使文章大开大合,层次跃进。作者先感叹中体诗词被“上锁”,提出解锁的密码,就是唤醒中国人的诗心,进而论述还有寻觅作者超越时空的诗心。文章既有结构上的纵深感,又有说理分析的掘进感,显得骨骼酸劲肌理绵密。(殷浩宸)</p> <div>  《归鸟》</div><div><b> 点评:</b>“归鸟”指诗人自己,“晨去子林”暗指自己年轻时离开田园生活 。“八表”“云岑”指勇敢向前追寻理想。全诗中 鸟儿怀着远大的志向,一大早就离开了舒适的栖居地,展翅翱翔,奋勇向前。诗人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在飞鸟搏击长空的形象中得到了体现。(彭馨)<br></div> <p>  “他们蜗居在一座筒子楼里,他们的浪漫像是深埋在地底下的煤,不嚣张,不起波澜。他们在静谧中安享着温和的亮光。煤是固态的火,黝黑里藏着的是温暖,绽放的是玫瑰一样的火焰,这火焰,足以照亮每一颗心的幸福前程。”</p><p><b>点评</b>:这是贫苦百姓内心的美。他们在一片清苦中过着一种属于自己的浪漫生活。对他们来说,幸福就是冬天里的煤炭,燃烧着,奉上冬日的温暖;对他们来说,幸福就是路边上的一朵小花,为他们带来生命的芳香。他们是善良朴实的人,不会为了这俗世名利而争得头破血流。他们的安逸,是对这世间的看淡。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他们的乐观、豁达的心,永远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丝希望的晨曦,带来美好的生活。(左训诚)</p> <p>摘抄: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像风姿洒然的男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古诗19首》</p><p><b>点评</b>:《萧萧白杨》表达作者对白杨干净简洁的赞美,同时也赞美了像白杨一样儒雅低调的谦谦君子。诗句渲染了萧索沉寂的悲凉气氛,“白杨何萧萧”中的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杨婵鸣)</p> <p>  我想不会有人否认刘慈欣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宏大绚丽、不受桎梏,不管是《诗云》还是《中国太阳》还是《球状闪电》,他把他绮丽的科幻变成了诗篇,然后把诗变成故事写下来。 (吴添成)</p> <p>  当你盯着一幅画足够久,足够耐心,一个个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会逐渐在你的眼前打开。然后,你突然发现,原来这里的每一笔,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画家精心地考量和反复地推敲,原来它一直跟你说话。</p><p><b>点评</b>:生活中有些过眼云烟,静下心来仔细看他们,足够耐心,就会发现每个事物都有不一样的美好。(东方越)</p> <p>  寂静时读书,哪怕两三页,都觉得周身清清凉凉。一刹那空山新雨霁,春色上人衣。是真的静,此时书页里,微风响庭树,清泉鸣天籁,还能看到飘飘鹤骨仙,两人松下对弈,或一人系舟垂钓。 </p><p> <b> 赏析</b>:满满的画面感,阐释了在寂静时读书的美,这样的读书可留明月,可纳清风,书一笺言,上有烟霞。(承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