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细细,浸着桂香,送来独属于秋的甜蜜;秋阳灿灿,伴着童音,汇成一首秋日的欢歌。10月29日,松山区小学语文“教研拉练研讨会”在松山四中附小举行。带着对教育的思考,怀着对教研的热忱,教师们齐聚四中附小。</p> 集中培训 专业引领 <p> 赤峰市松山区教研室郝海鹏老师亲临现场组织本次研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示范课的引领,规范语文教师教学,使大家通晓备课、上课常规,把握学段教学要求,熟悉课型思路,以推进语文主题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 <p> 七点刚过,已有不少教师入场等候,不到八点,会场已经座无虚席。老师们注视屏幕,拿好笔记,时刻关注,等待倾听,会场涌动着浓厚的学习氛围。</p> 课例展示 交流研讨 <p> 春风荡漾,盈笑眉宇间;</p><p> 夏日如荫,展颜悄然间;</p><p> 秋波丰硕,裹收自然间;</p><p> 皑皑白雪,飘染一瞬间。</p><p> 那色彩、那味道、那声音,那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的生命的美,大自然的美,你发现了吗?四中附小的郭娜老师带我们走进《大自然的声音》。</p> <p> 郭老师的课堂从“激活情趣,引发猜想——放手试读、整体感知——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识字学词,课堂练习 ”几大环节组织教学。</p> <p> 学生们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了内容,了解大意和思路,进行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为进一步精读理解课文做好准备。</p> <p> 安丽秋老师为我们执教《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我们看,教师通过扣点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进一步感受微风之轻柔,狂风之雄伟!</p><p><br></p><p> </p> <p> 郝老师说:“朗读既是理解也是表达”。安老师在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加深后,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通过师生接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出了读出风声的丰富和美妙!</p> <p> 付美丽老师此次执教的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课文《金色的草地》,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苏联普里什文以儿童化的表达,写 “我”和弟弟在窗前的一片草地上玩耍蒲公英,发现草地颜色变化,从而细致观察,发现蒲公英花瓣的有趣变化。</p><p><br></p> <p> 最有趣的是在学习兄弟俩玩耍的文段时,付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本正经”、“打哈欠”来进行表演,进而进行推断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配合滑稽有趣的表演,让在场师生忍俊不禁,学生学生的精读亲历了“由浅层感悟到加深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为我们营造了一堂活泼、生动的语文课。</p> <p> 最后一节由我校郎红利老师执教的《怎样读懂自然段》语文技能训练课最受瞩目。这项技能,光通过阅读理解单篇课文的方式,难以达成训练效果。于是郝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大胆创新:选择了多个单篇中典型的自然段,归类分组,集中指导。通过多篇配合,集中训练,实效性明显增强。</p> <p> 学生在一节课上,掌握了“归并法”、“中心词串联法”、“中心句概括法”三种方法,体现了由语文知识向语文技能的转化。</p> <p> 观课期间,郝老师现场点评并作课型思路讲解。真诚地感谢他高屋建瓴的指引,让现场的老教师大快朵颐、新教师豁然开朗。他像一盏明灯,为迷茫中的教师指明了方向!</p> <p> 我校教师,经历了初备时的困惑,集备的融合,最重要的是经过郝老师的修改点拨,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对语文不同课时教学功能的认识,对教学方式的了解,被提升到于他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本次研讨会举办圆满成功。它的成功举办,凝聚了郝老师、上课教师和学校领导所有人的汗水。</p><p> 最可贵的是为教师搭建了平台,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对我校师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让教师在磨课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尤其对于孩子们,我想,这节课可能会让他们一辈子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