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20年11月3日,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濮阳市第八中学350余名师生开展“美丽中国龙都文化追寻红色足迹、弘扬传统文化、走进新农村 ”研学活动。本次研学将前往东庵上民俗文化馆,体验非遗制作,弘扬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激励广大青少年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参观清丰菌菇基地,了解各种菌类生长过程,充分认识课本课程在生产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走进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活动,让同学们回顾百折不挠、浴血奋战、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本次研学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p> <p>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研学部尚晓霞部长主持开营仪式</p> <p>濮阳市第八中学景德富副校长致词</p> <p>濮阳市第八中学2020级学生代表谢佳琪同学发言</p> <p>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课程研发部安宗冉部长授旗</p> <p>濮阳市第八中学孙绪宪校长宣布正式开营</p> <p>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濮阳单拐革命旧址)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占地18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p> <p>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里仍保留有旧址旧居近40处,其中多处旧貌犹存,属于清末民初时期北方民居典型风格,代表了中原建筑文化的时代特点。</p> <p>濮阳市单拐革命旧址是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1944.9—1946.10)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在地,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敬、宋任穷、王宏坤、杨勇、苏振华等领导同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现陈列在中国军博)</p> <p>孩子们认真记录研学手册</p> <p>同学们参观了菌菇基地,了解到温度保持25度左右,最多不超过28度;原材料有玉米芯、肥料、孢子、麦糠等。</p> <p>午餐时刻:丰盛的午餐,教官餐前文化进行中</p> <p>民俗文化体验馆</p> <p>在面人大师陈正达的讲解下,同学们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家乡非遗文化艺术,同学们连连赞叹艺人的妙手生花。</p> <p>走进清丰的【非遗研学体验基地】,同学们得到了充分的体验。</p> <p>看着老奶奶娴熟的织布纺线,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p> <p>在面塑体验馆,孩子们在“面人陈”大师的指导下,做出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小老鼠</p> <p>老师们也热情的加入体验中</p> <p>“跑旱船”民间老百姓的传统娱乐项目,孩子们开心的学着老奶奶的样子扭起来</p> <p>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同学们这么亲近地体验民俗文化还是第一次呢</p> <p>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民俗文化具有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提升青少年的知识素养,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形成青少年健康生态观以及养成文明习惯等功能。濮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的研学活动在阐发民俗文化教育意义时,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课程,这将对濮阳市中小学的研学实践活动带来更丰富的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