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多学科合作 受益匪浅

晓王子

<p>  医疗队的25人团队里,有外科医师9名,麻醉医师2名。其中洛克萨点有7名外科医师和1名麻醉医师,外科分别为妇产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眼科、骨科、普外科。纳迪丹古点2名外科医师和1名麻醉医师,外科为妇产科、眼科。援外工作十月余,医疗队已完成20余台多科室合作或抢救病例,离不开队员之间日益成熟的默契和彼此的良好信任。相比于个人独立完成,多学科合作完成的病例,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高度责任心,更是团队精神的最佳体现。这也是目前国内盛行的MDT模式。</p><p> MDT模式即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reatment,简称MDT)。本质含义是由多学科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过程,尤其适用于肿瘤、肾衰、心衰等复杂疾病的诊疗。在MDT模式中,患者在治疗前可得到由内外科、影像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的综合评估,以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p><p> 而在医疗条件极其艰苦、缺医少药的非洲贝宁,医疗队根据当地国情,因地制宜的将MDT模式引申,亦或是简单改造,为非洲贝宁人民造福。</p> <p>  本文将近期医疗队完成的部分MDT典型病例做一汇报。</p><p> 病例一:</p><p> 患者女性,36岁,诊断:甲状腺肿物性质待定。主因“发现颈部肿物渐进性肿大8年伴呼吸困难3年”就诊。颈部B超示:甲状腺双侧叶及峡部均可见大小不等结节,左腺叶结节较大,以甲状腺肿物收治。该例患者双侧甲状腺手术,瘤体大风险高,与左侧胸膜及左侧颈内动、静脉紧贴,在多学科密切配合和全身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分别切除大小约10x6cm,6x4cm两个囊实性结节,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手术结束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第一天查房,患者神清语利,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症状,无声音嘶哑,恢复良好。</p><p> 该病例由耳鼻喉科底玲玲副主任医师主刀,口腔颌面外科乔光伟主任医师担任第一助手,内科马晓副主任医师担任第二助手并客串器械护士(当地医院无器械护士),麻醉由张斌主任医师完成。手术过程配合完美,相互的提醒及鼓励,使得整个手术时间缩短近一小时。</p> <p>  病例二:</p><p> 患者女性,13岁,睡觉时从高低床上铺不慎坠落,导致右肘关节疼痛、流血、畸形、活动受限2小时余。送洛克萨市中心医院急诊,当地医师查看伤情后,无法诊治,紧急求助医疗队骨科(当日骨科医师董毅休息),接到求助电话后,董医师立即赶往医院。查看患者脸色苍白、痛苦面容,卧于病床,右肘关节处可见骨折断端穿破皮肤,骨折外露,创面出血多,且污染严重,X线片显示右肘关节脱位+右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右桡骨小头骨折+左锁骨骨折。董毅医师评估病情:患者多发骨折,属于疑难并较危重病例,需急诊手术,方可挽救患者肢体,手术本身难度较大,持续时间长。遂董毅医师放弃了休息,和非洲助手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手术过程中。当时是晚上10点,手术在最关键的时候,黑人助手打起了瞌睡。因手术有一个关键步骤,需要保护尺神经,在骨折复位穿针时,必须由助手将尺神经牵开,并保护好,如果在穿针过程中将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将遗留严重的残疾。看着昏昏欲睡的黑人助手,董医师焦急万分,立即联系分队长乔光伟(当日,队长在首都科托努出差),队长立刻委派普外科赵伟医师、内科马晓医师赶到手术室,担任助手。在强有力的支援下,手术最关键的一步也顺利的完成,并节省了整个手术时间。术后复查X线片,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经过后期悉心治疗,患者受伤肢体功能逐渐恢复。</p><p> 此病例是一个未成年女性。董毅主治医师接诊患者后首先想到的是挽救患者肢体,避免后期残疾。利用休息日,他救治的不仅是一例患者以及她的健全将来,也为这个家庭消除了可能的巨大负担。要知道,夜晚时分,贝宁的蚊子会更加肆虐,哪怕是手术室,也常常会有蚊子出没,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有了队友的协助,坚定地初心、高度的责任感,办法就是比困难多。</p> <p>  病例三:</p><p> 患者女性,11岁,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重症感染”就诊,急诊留观5日,赵伟主治医师会诊5次。后行手术治疗。该患者消耗体质,营养不良,神清淡漠,不能自行坐位,轻度感染性休克,入手术室时血压101/62mmHg,心率142次/分,少尿。张斌主任医师予以麻醉,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炎性肉芽组织形成第二腹腔,呈饼状,与肠管形成致密粘连,肠管之间形成紧密粘连,遂松解粘连,将肌层及肠管破裂处予以修补,创面渗血严重,立即申请输血400ml。因手术困难,术中请医疗队妇产科焦艳玉副主任医师上台帮忙,极大缩短了手术进程,减少了术中出血,持续2小时35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目前恢复良好。</p><p> 此病例又是一例未成年患者,因经济条件差,无力承担手术费用(这样的情况在受援医院极其普遍),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治疗最佳时间。两位外科医生联手完成术中重要步骤,麻醉医师完美保障,再次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p> <p>  病例四:</p><p> 患者男性,50岁,诊断:神经纤维瘤,与其儿子患有同样的疾病,就诊于洛克萨市中心医院眼科,该父子患者属于罕见神经纤维瘤。因其儿子眼部有瘤体,较大,未定性前,不便切除。经三科(眼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会诊讨论后,决定在局部麻醉下联合为父亲患者先行切除局部肿物手术,过程顺利。肿物送首都科托努行病理检查,待结果回报后再定后期治疗方案。</p><p> 此病例极其罕见,甚至是在国内,眼部手术需要谨慎细致对待,考虑到属于疑难杂症,故先定性。眼科樊芯主治医师主刀,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乔光伟、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底玲玲担任助手。该患者也是得知受援医院有中国医生,慕名前来就诊。</p> <p>  病例五:</p><p> 患者女性,32岁,孕5产4,孕足月就诊。因患者之前做过3次剖宫产手术,此次子宫破裂需行第四次手术治疗。术中可见瘢痕子宫,子宫破裂,向宫颈下段裂伤,致使膀胱破裂。术中请普外科赵伟协助修补膀胱,整个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医师张斌保障。术后恢复良好。</p><p> 此病例中涉及到的子宫破裂,在贝宁很常见。时常也会累及到临近器官,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团队力量将其一一化解。</p> <p>  病例六:</p><p> 患者女性,30岁,G2P1(孕2产1),孕足月试产失败,因“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就诊于医疗队纳迪丹古点地区医院。孙雪林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后,拟急诊行剖宫产手术。术前患者即为血尿,术中胎儿取出后证实膀胱后壁破裂,子宫前壁下段破裂,膀胱与子宫相通。情况紧急,而本院无普外科医生,故产科医师孙雪林只能自己依次缝合子宫及膀胱,冲洗腹腔,关腹,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留置尿管两周,患者恢复良好。</p><p> 此病例本属于多学科合作病例,但纳迪丹古点的受援医院并无外科医师,在孤立无援的形势下,妇产科孙雪林医师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即完成了自己份内的手术步骤,也解决了临近器官的难题。生命高于一切,这个偶然的病例,让队员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必然的成功。</p> <p>  病例七:</p><p> 患者女性,30岁。孕足月,就诊于医疗队纳迪丹古点地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妇产科孙雪林副主任医师手术,李红萍副主任医师麻醉。为双胞胎,胎儿娩出后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两位中国医师查看患儿后,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开放气道,面罩加压给氧,双手食指与中指为双胎儿胸外按压100次/分),同时清除胎儿口腔内羊水,拍打背部和脚底,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01mg,2分钟后胎儿啼哭并睁眼,心率125次/分,呼吸25次/分,四肢肌力差,遂立即送往新生儿科监护治疗,由儿科主任医师李红梅接诊并继续处理。待产妇手术结束时新生儿科传来消息双胞胎生命体征已平稳,恢复正常。</p><p> 这是又一个成功的多学科合作病例,实施抢救的几位医师都是医疗队队员,完美的配合和交接,挽救了三条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而当时因为争分夺秒的抢救,并未留下照片资料。</p><p> 以上7份病例是医疗队在实行多学科合作模式(MDT)下成功的部分病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外科医师之间的相互支援和鼓励,还有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精彩配合,甚至有内科医师的参与,一方面提升了彼此的信心,鼓舞了团队的凝聚力,也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节省了手术时间。</p><p> 在非洲贝宁,第24批援贝医疗队的MDT模式与国内不尽相同,可事实证明: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p><p> 本文致敬在MDT模式下付出的每一位队员,以及身后其他队员强大的后勤支持。团队离不开任何一份子。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