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旗文友群“往日时光”作品选(第3期)

🍒玉清🍒(内蒙古)

<p>今日上榜作者名单(按投稿顺序排列)网名:淡烟枫叶,春华秋实,水滴,为你而来,乡恋,书民,王子林,刘爱民,静水微澜,淡定优雅,玉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父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淡烟枫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我懵懂年少时,老师对我说:“它无私,纯洁,高尚。”我傻傻地问:“是什么无私,纯洁,高尚?”“父母的爱啊!”老师伸开双臂,慢慢地说。</p><p><br></p><p> 长大后的我,渐渐懂得:父母的爱是拥有,是付出,是温暖。</p><p>等我自己做了母亲,我更懂得:父母爱子,非为报也。</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爱如山</p><p><br></p><p> 我上小学时,班里有几个同学经常用一些单位的稿纸做作业,把同学们羡慕得不得了。我也很想有用稿纸写得整整齐齐的作业,我常常想,就是有一页也好。</p><p><br></p><p> 那天星期日,本该休息的父亲直到晚上还没有回家吃饭,母亲叫我到粮食局找父亲。我带着妹妹找到父亲的办公室,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写材料。父亲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稿纸,我看着父亲办公桌上的稿纸,竟忘了母亲的嘱咐,找父亲回家吃饭。我鬼使神差般地凑到父亲办公桌前,拿起稿纸说:“爸爸,我要作业本。”父亲看了看我:“你前几天不是买了白纸,订了作业本吗?”我低着头,怯声怯气地说:“我想要稿纸订的作业本。”父亲白了我一眼,呵斥我说:“这是公家的稿纸,你不能用!”父亲边说边把稿纸从我手里拿了过去,放在办公桌上,又从衣兜里掏出两毛钱,放在我手上说:“再去买几张大白纸,等我有时间帮你订作业本。”我委屈地看了看父亲,拿着父亲给的两毛钱,哭着离开了父亲的办公室。从那以后,我从没有向父亲要过他单位里的任何东西。</p><p><br></p><p> 一九七四年八月,我高中毕业半个月后,到良种场青年点插队落户。那年年末,良种场按工分分红,我分红一百一十多元。分红那天,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场办公,我存银行八十元,留了三十多元现金。</p><p><br></p><p> 春节放假,回到家里,父亲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分红了吗?”“分了。”“多少钱?”“喏,三十。”我想和父亲开个玩笑,拿出三十元钱,交给父亲。父亲看着我,一脸严肃:“就这些?”“还有个存折。”我看着父亲脸比河清的表情,不敢再和父亲开玩笑。赶紧把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把手里的存折交给父亲。父亲接过存折,把钱和存折装进口袋里,点起一支烟抽了起来。我见父亲连赞扬的话都没有,就把我辛苦半年的血汗钱装进了口袋,我闷闷不乐地走出了屋子。</p><p><br></p><p> 春节过后,我要回青年点的前一天,那天中午,父亲下班,走到我面前,拉过我的右手,把一块崭新的手表戴在我的手腕上,是当下国产最高端的上海牌手表,手表带是不锈钢带花纹的精致女式手表带。我眼睛一亮,看着手腕上亮得有些晃眼的手表,心跳加速,脸色潮红,差一点就高兴地跳起来。父亲看着我,露出了在我面前难得的微笑,“喜欢吗?”“嗯,喜欢!”我抑制不住喜悦,连连点头。父亲又咧开嘴,呵呵地笑了起来,像变戏法似地,从衣兜里又掏出来一个黑色女式尼龙手表带,塞在我的手里,说道:“喜欢就好,两个手表带换着戴吧。”</p><p><br></p><p> 父亲对我的爱,不善于表达,有时又不近人情。但是,父亲的爱却是那么的深沉,博大,有着粗犷的胸怀,恩重如山。</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爱如水</p><p> 酒厂酿酒出来的酒糟是喂猪的饲料,酒糟按市民家庭凭票供应。每个月,母亲拿到酒糟票都要排大队去抢酒糟。那年夏天,母亲排队抢上了一百斤酒糟,酒糟刚刚从酿酒池中推出,热得烫人。天气热,热酒糟熏,母亲汗流浃背。没有运输工具,瘦弱的母亲,僵直着残疾不能弯曲的右臂,用左手吃力地把装着滚烫酒糟的麻袋背在背上。母亲冒着酷暑,背着滚烫的热酒糟,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一公里的路程,不知道歇了多少次,才把一百斤酒糟背回了家。</p><p><br></p><p> 母亲养的猪又肥又大。一进腊月,母亲就忙着找人杀猪,灌血肠,炖一大锅杀猪菜。每年腊月二十九这天,母亲都要给我们煮骨头,为了给我们解馋,母亲剔骨头时,都要有意多留些肉。吃完早饭,我们守在锅旁,看着满满一大锅肉骨头“咕嘟咕嘟”地在锅里煮着,闻着弥漫在厨房里的肉香,高兴得又蹦又跳。肉骨头煮好了,母亲看着我们大块朵颐地啃着肉骨头,憔悴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然后捡了块没有多少肉的骨头慢慢地嘬着。</p><p><br></p><p> 我们姊弟五人逐渐长大,相继走上工作岗位,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母亲不但帮忙给我们带孩子,还承担了我们姊弟几个家庭的棉衣缝纫活计。每年一入夏,母亲就冒着酷暑,把我们姊弟几家人大大小小几十件厚的、薄的棉衣拆洗做好,一入冬,我们就能穿上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柔软、暖和的棉衣。年复一年,直到毛衣毛裤、样式新颖的毛呢大衣、羽绒服取代了棉衣棉裤,母亲才不再给我们做棉衣活儿。</p><p><br></p><p> 父亲去世后,我每天下午到弟弟家探望、陪伴母亲。每次到弟弟家,都见因患青光眼,双眼近乎失明的母亲坐在沙发上,侧着耳朵,倾听着我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我告别母亲回家时,母亲就会像嘱咐小孩子一样叮嘱我:“靠马路边儿走,注意安全,到家就打个电话。”我应着母亲,走出小区,侧过身,抬头看看弟弟家三楼的窗户,只见母亲站在阳台上,用手扶着窗棱,侧着耳朵,倾听着楼下我那由近及远的脚步声。</p><p><br></p><p> 母亲的爱润物细无声,如涓涓溪流,温暖如春,寸草春晖。</p><p><br></p><p> 父亲对我的爱,让我懂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本分。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着自己的人生路。</p><p><br></p><p> 母亲对我的爱,让我懂得,爱别人要胜过爱自己,爱只有给予,没有索取。</p><p><br></p><p> 感恩父亲如山般博大的爱!</p><p> 感恩母亲如水般温暖的情!</p> <p>宋凤琴,笔名:凤舞琴心,网名:淡烟枫叶,1955年出生,于2010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总工会退休,现定居山东省青岛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凤琴巜感恩父母》随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天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琴捷足先登顶,感恩父母赢掌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古百善孝为先,忠孝两全传美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爱如山勇担当,报国敬业家国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爱如水胸襟广,爱国爱家家族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淡烟枫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一缕清风(刘永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父母彰孝道,涓涓细流形素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正廉洁树正气,拒付稿纸品自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贤惠艰度日,忍热负重背酒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锅煮骨香难忘,常忆父母千般好。</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土里的母亲&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作者:春华秋实</p><p><br></p><p>&nbsp;光阴流逝,已是中年版的我,在繁杂的记忆里,始终沉淀着一份故乡情怀。梦里的故事尽管不断轮换着主角,可地点始终是故乡那几间土房和一扇生锈的铁门。虽然我们都飞离了小村,父母也搬迁到镇里多年,但故乡的老屋却一直站在我的记忆里,永不坍塌。故乡只是个小小的村落,村里有的只是高低曲折的街道和小巷。可我每当想起小巷里的那扇铁门,阵阵暖流就会溢满心间,那里安放着我的历史和年轮,记载着母亲曾怎样含辛茹苦的丈量岁月。</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次回故乡,我们都要经过这段年代久远的砂石路,想起我和母亲就曾在这条小路上,一端是我背着书包信心满满的去往他乡求学;一端是母亲伫立在风中站成一颗老树;我看的是一路风景,她看的是我的成长;我在她的守望中温暖着,她的世界因我而骄傲着。</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放眼路两边的田野,母亲烈日下躬身劳作的身影早已深深定格在我的生命里。记得那时只有母亲一人在地里劳作,她却不许我们辍学,只有假期里我们才会到地里帮忙,而我却想方设法编出一些病痛,盼望着早早回家,早点开学,并在心里发誓必须逃离这样的生活。</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砂石路的尽头就是我家的那扇铁门,它斑驳的锈迹里说着一段荣耀与沧桑。这里承载着我们姐弟四人飞出小村的梦想,也沉淀着母亲太多的欢乐与忧伤。曾经以我们为荣的母亲,总希望节日里我们能出门探亲访友,而我却固执的闷在屋里读着小说,母亲气愤的将书扔进灶膛,我却跺着脚喊:“我有自己的世界,我不会象你那样活”。母亲就指着我脑门说:“两个穴的犟种一拧一个坑”。如今我多么希望再听一听她训斥的声音!</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高低不平的小街上继续前行,便到了村东头的那口水井。小时候,为了供我们读书,父亲常年在外打拼,那井水便担在母亲的肩头,一路穿街走巷,桶里溅起的水花在岁月里唱着忧郁的歌。那时的我每天放学,总爱在后院的白杨树上刻着深深浅浅的文字,为的是拖延时间,躲避做饭做家务。</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再向东行,走过那座小山便是母亲的坟茔,我用手细心的拔去上面的杂草,依如她当年挥着汗水用泥土修补我们的家园。来坟前默默点燃一把香,看着飘起的屡屡白烟,我不禁想起迷信的母亲,常在节日里焚香,祈求神灵保佑她的儿女们平安。而今我多么想再看一看她那虔诚的神情!记得母亲常说一句话:“一根肠子八处牵挂”,当时我觉得不解,我们姐弟都已成年,也都很独立,母亲干嘛总是这么牵挂!直到我的孩子去外地求学、工作,我才真正理解这份牵挂,这种母爱亲情。</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望着满天飞舞的纸钱我又在想,这么多的钱母亲会存入银行卡吗?她会用取款机吗?哪日在梦里遇见,我一定会耐心的去教她。想起当年给她买了手机,一遍遍教她怎么用,她却总是按错键,我便不耐烦的走开。母亲去世后,我手机里一直存储着‘妈妈’这个亲切的词语,有时拨通它只为听一听那边嘟嘟的盲音,然后安慰着自己:你拨叫的用户已在天国里安睡,请勿打扰。</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妹妹将一束鲜花摆放在母亲的坟前,想起春季时我曾在这种下许多的丁香种子,却没能开出想要的葱郁。想当年爱花的母亲曾精心为我养大一盆石榴,我却说花店里买的比这强得多。记得那年我因肠胃问题久治不愈,身体一直虚弱,母亲不知怎么得知八宝粥能养胃,于是每天我下班回家,母亲就提着装满粥的饭盒站在我家门口,当时我家住的六楼,心脏不好的母亲是怎么费力爬上这108级台阶的啊!多次劝说无果,我只好骗她说我吃腻了,实在不想吃了,这才肯罢休。有些记忆甜蜜而忧伤,我不敢沉潜,怕自己会情不自禁。</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小时候过年,别人家贴的是年画,而母亲却要将这一年我们姐妹们得的奖状贴满墙,然后微笑着从一端开始阅读。我知道,我们一生纵有千般美丽,总与母亲有关,是母亲为我们缝补了翅膀,我们才能飞得高远,岁月从母亲身上带走的都给了我们。而今又是母亲节,我们拿什么献给您那?我乡土里的母亲!我们只能用时间来熬煮一杯思念的浓茶,只能将这些清浅的文字写给天国里的您。想象您笨拙的读着,依如您当年读着我那些获奖作文!&nbsp;我们告别了母亲的坟茔,告别了故乡,又将继续去走生命里的万水千山。但只要时光还在,只要母亲的坟茔还在,一年又一年,我们还会来祭奠乡土里的母亲,一起来看满树花开。</p> <p>王春播:</p><p>&nbsp;&nbsp;&nbsp;&nbsp;&nbsp;网名:春华秋实,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三中教师,阿旗诗词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维德诗苑特约撰稿人。有作品发表于《阿鲁科尔沁》、《赤峰诗词》、《内蒙古诗词》,多有散文、诗歌作品在各种网站、诗刊发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水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昨夜又一次梦里见到了你——我的父亲。父亲穿的极其破旧,是我儿时记忆里的样子。帆布的工作服,上面全是油。他仍旧在那忙碌地修他那辆拖拉机。见到我一句话也没有。好象我不存在一样。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还穿的那么破旧。难道他在那边过的不好吗?或者是我们送过的钱没有收到?还是半路遭到了抢劫?</p><p><br></p><p> 父亲的一生过的极其节俭。也许现在的人想象不到他有多节俭。一件衣服总是缝了又缝,穿了又穿,穿到不能再穿时,还舍不得丢掉。如果给他买了新衣服他都舍不得穿,实在没什么穿了,他才拿出来穿。他在他的兄弟姐们中排行老大。奶奶去世的早,也许是这原因,家里的什么事情都是由父亲操办。谁家有事父亲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那时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都不富裕。何况我家还有四个孩子。在我们小的时候也很埋怨父亲,弄的有时候过年穿不上新衣服。现在想来儿时的我是多么的不懂事。</p><p><br></p><p> 现在我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心情。如果是我,我也会那么做的,因为我在我们四姐们中我也是老大。</p><p><br></p><p> 父亲个子很高,有一米八几的个,不爱说话,不爱笑,脸黑黑的。我总认为我白皙的皮肤是由母亲那继承来的,而我的个子是由父亲遗传来的。但在父亲得病的日子里,给他换衣服时,我才发现,父亲的皮肤也是白皙的,父亲的脸,脖子以及露在外面的胳膊都是风吹日晒的结果。衣服盖住的地方和没盖的地方颜色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齐齐的,衣服没盖的地方象人工抹上了一层铜色的油。</p><p><br></p><p> 父亲还是个有毅力的人,他只有初中文化。我家有几本厚书都是父亲的。两本是关于拖拉机修理的,剩下的就是关于电的书,每本都很厚。他说把拖拉机放到修理部去修理要花很多的钱,自己修理就花不了那么多的钱,有的件根本就不用换,可以给单位省下不少钱。有时他看书妈妈叫他吃饭,他也不吃,饭菜总是热了又热,父亲每次都是把问题解决了再吃饭。夜里有时看书也看到很晚。渐渐的周围的人都叫父亲纪师傅,因为好多别的单位的人也来找父亲修车了。好像每次父亲都能解决。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了眼睛不好了,领导还是不愿意换人,可父亲的视力越来越不好,特别是夜里开车感觉明显吃力。后来父亲不开车了,又当了单位的电工。我很佩服父亲,他老人家可以说干一行爱一行。父亲以前不怎么接触电的知识,现在从新开始了,一有时间他就扎在那厚厚的书里不出来了。我也翻过父亲的书,那电路图,老麻烦了。我到初中学物理了,我问过父亲。我说:爸爸你看懂这些电路图能看懂吗?父亲说:“开始不太懂,看书后慢慢就懂了,虽说我上了初中,但那时学生不太上课,尽干活了,也没学到啥,文化不如你们现在初中生学的多,我们那时物理课根本就没学。不过现在我也都弄会了。只要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句话在我后来的学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记得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如果有一道题不会做我总想把它弄会,吃饭,走路刷牙都在想这道题,直到弄明白为止。数学老师也总是说没有我不会做的题。</p><p><br></p><p> 父亲不仅给了我高高的身材,白皙的皮肤还给了我坚强的毅力,同时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p><p><br></p><p> 今日是清明节,来扫墓的人很多,任凭眼里流再多的泪,烧再多的纸,父亲也不会再见到。只有梦里见吧!我为自己小时候的不懂事顶撞埋怨父亲懊悔。又为长大后没有好好地照顾陪伴父亲而后悔。一切一切的悔又有什么用,父亲他真的不在了,不在了……再也见不到他了。他离开了这个世界。&nbsp;</p> <p>纪彩云,网名:水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诗词协会会员,赤峰诗词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喜欢写古诗词、自由诗,散文,小小说。有部分作品发表于各地报刊杂志丛书及各网站微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相遇所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为你而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走过人生几十载,尝过了人间酸甜苦辣,多少人间爱,多少乡土情,是那么亲,那么浓……</p><p><br></p><p> 我经历了一场变故,大病初愈,使我对生活更加热爱,对亲情、友情更加的珍惜。</p><p><br></p><p> 人过五十,身体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各种不适,也会频频发生。有的时候真的是生死瞬间…</p><p><br></p><p> 话说六月份初几的一个上午,约十点钟,身体突然不适,我自知不可等班车,便果断的上网求助,我的一个兄弟见我有事,立马前来,火速进城。从家(迫毛都)到天山医院(须绕路,约100公里)八十多分钟进街停在红灯前。兄弟见我痛苦不堪,一脚油门闯过红灯(扣六分,罚款200元。此情哥记下了)直到医院走廊停下,此时,提前赶到的大女儿和护士早已将轮椅推到身边……</p><p><br></p><p> 这个世上有太多的我爱的,爱我的人盼着我回来……</p><p><br></p><p> 此时,我已一梦西天,驾仙鹤、飘彩霞、过桃园,百花仙子打手帘…我只念晴雯可好?可卿可安?此时大圣轻指点:你尘缘未断,须向阎罗讨说看,随我来……</p><p><br></p><p> 我心中幽怨,直面阎罗,竟是旧时同窗好友。同窗大喜大惊,说到:五年前不是赐了你五十年阳寿吗?怎么又来了?我苦笑,他立查。原来是在判官书写时,一个喷嚏振落了一点墨汁,刚好落在5的后面。阎罗大笑:也罢,算是奇缘,再赐五百年!斩断痴情孽债,保你无病无灾。去吧!说完,一把将我推回……</p><p><br></p><p> 幽幽梦转,见小女儿哭的梨花带雨… </p><p><br></p><p> 致电母亲,平安。妈妈直接打开视频,见我没事,才放心。</p><p><br></p><p> 老婆工作大连,闻讯即时出发,刻不容缓。一夜之间,待我醒来,已在身边……此时,我已感受不到病痛,只有幸福暖暖……</p><p><br></p><p> 此后,亲戚来了,朋友来了,精准扶贫帮扶人来了……</p><p><br></p><p> 幸福。我晕了……</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6月20日</p><p><br></p> <p>简介:张子悦。网名为你而来。农民。阿鲁科尔沁旗诗词协会会员,赤峰诗词学会会员,【维德诗苑】集稿员。热爱诗词,以一颗简单的心面对世界。用心中的诗歌赞美生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母爱无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乡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有一种人对你的爱与生俱来,任劳任怨,奉献一切,却从不求回报,这个人就是母亲。有一种牵挂像一根线,不管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却总是攥在她的手里,系在她的心上,这种爱就是母爱!</p><p><br></p><p>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俭朴的一生,又是平凡而默默无闻的一生。回顾她老人家的点点滴滴,在女儿的心目中凝聚成八个字:“纯朴善良为母则强。”</p><p><br></p><p> 母亲出生在旧社会一个贫苦的家庭,在她16虚岁的时候,跟随大她13岁的父亲,从现在的通辽市开鲁县的乡下一路奔波来到天山镇八方村定居,一住就是一生。</p><p><br></p><p>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在大姐的身下有三个不幸夭折,因此,大姐比哥大了9岁。在父亲病故时,大姐已经出嫁。母亲为了拉扯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我7岁。)毅然用她那瘦弱的臂膀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门户,为此,她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p><p><br></p><p>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妈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冬季待在家里,所有的家务和一家四口的针线活全是一人承担,其余的时间成年累月地长在山上,晚上到家还得挑水做饭。从春季倒粪种地开始,一天不落地去挣生产队那点可怜的工分用来养家糊口。</p><p><br></p><p> 我8岁时的一个夏天,妈上大西召种晚田时,突然天降暴雨,山洪暴发。在回家的路上,妈和梁婶不慎被激流卷入洪水中,冲出一二里地。正在这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遇到了从林场回八方而且会凫水的好心人杨跃的搭救,才与死神擦肩而过。当妈被老叔从山上背回家时还昏迷不醒。清醒后她告诉大姐,被洪水冲倒时,心里明白,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爷呀睁开眼吧!别把我冲走呀,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在等着我呢!”感谢救命恩人和上天的眷顾,妈死里逃生,大难不死!</p><p><br></p><p>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缺一不可。而我们小时候,最缺的就是烧柴,最累的活是去井沿挑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家家户户用于做饭的燃料,主要来源是牛马粪和枯草败叶。而捡粪和搂毛柴是一项力气活,一般都是男劳力完成。而那时,我们兄妹年龄太小,妈不得不亲自上山去捡粪薅毛柴捡茬子。家里生活窘迫,缺乏毛驴车这个运输工具,因此烧柴问题是妈最犯愁和最头疼的问题。好在生产队长非常体晾我家的实际困难,每年冬天都派人给我家搂几十帘子毛柴。姐夫也年年搂几车送来。有男劳力的人家都有牛马粪和按工分分到的秸秆,而不禁烧的萱柴可以用做引火柴。</p><p><br></p><p> 我家就不同了,只有一点点牛马粪。妈一人挣得那点工分,分不了多少秸秆。我们家的那些萱柴真好比杯水车薪,仅有的一小垛柴火,妈舍不得烧。夏天好将就,做一顿吃两顿,可以吃凉饭凉菜。到了冬天可就惨了,冰房冷屋,缺少烟火气。尤其是外屋的房顶和土墙上,挂满了厚厚的一层霜雪。妈每天早上起来做饭,都得用铲子或菜刀现砸水缸里的冰碴。如果盆子有水,也冻成了冰砣,酸莱缸冻得捞不出菜来。唯一能取暖的是个小火盆,由于烧柴少,火盆扒不上火,就在火盆底下装上一点碎粪沫子或树叶子。</p><p><br></p><p> 人们常说炕热屋子暖,我家的炕上却没有丁点热乎气,记得小时候,我们哥仨最怕晚上睡凉炕和早上穿衣服,炕上没铺的,直接睡在炕席上,得慢慢地用自己的体温来适应凉炕的温度。庄户人家不得不老早焐炕,但炕凉再焐也暖和不了多少。往炕上一躺,到处透风,盖上棉袄棉裤也哆哆嗦嗦,上下牙齿直打架。早上光身穿衣服,冰凉冰凉的,不敢贴身。</p><p><br></p><p> 由于天寒地冻屋子冷,哥从小冻伤了手脚。每到冬天,他的手又红又肿,厉害时,两个手背肿得像肉包子。双脚的后跟像干枯的老树皮裂着深深的口子,露出鲜红的肉芽。小妹的手脚也冻坏过,生了冻疮,痒得难受,妈就用茄子秧和辣椒秧熬水让哥和小妹泡手泡脚。还用捣碎的土豆泥糊过我们脚跟的裂口子,这些土偏方还真缓解了我们冻伤的手脚。</p><p><br></p><p> 我虽然没长过冻疮,但我却饱尝过那种冻僵双手的滋味。在一个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我曾和妈每天都要去生产队的羊圈里背一篓羊粪回来。这是生产队对贫下中农孤儿寡母的照顾,但每天只许一篓。有一次,看妈太辛苦了,就抢着自己去背。我只身一人来到羊圈里,先往一起划拉聚堆,然后再用小撮子装进花篓。人小干活慢,又冻得伸不出手来,等费劲巴力地装满一篓时,双手已冻得麻酥酥硬邦邦的,像猫咬似的。当我好不容易把羊粪背到家时,急忙去火盆前扒拉火烤手。这一烤疼痛加剧了,火烧火燎十指胀乎乎的钻心地疼痛,自己恨不得把手指咬下来。</p><p><br></p><p> 忆儿时的自己,感觉妈就是家,有妈在家就在。每天一日三餐,妈亲自为我们烧火做饭。每晚睡在被窝时,妈不是洗衣服就是在暗淡的火油灯下缝补衣服,或纳着鞋底。时常是一觉醒来,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看见妈还在忙碌着,就心疼地叫着妈快睡吧,可是她总说一会儿再睡。于是给这个孩子掖掖被角,给那个孩子盖上棉衣。儿女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妈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总是不知疲倦地劳累着。</p><p>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儿女们的身上。这份劳碌和繁杂而又无休止的家务累得她们直不起腰来。吃苦耐劳,恪守妇道是妈一生的真实写照。妈做得细腻,做得纯粹,是我至今都无法比拟的。</p><p><br></p><p> 记忆最深的是,我们兄妹几个上学的每一年冬天,妈都是很早地从土炕上起来,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早饭,并将我们的小棉袄小棉裤用灶膛的火烤热了再让我们穿上。妈从来没让我们姐妹做过一次早饭。除此之外,每天早晨的洗脸水都是温热了才叫醒我们。</p><p><br></p><p> 父亲的早逝,让我们倍感凄凉,但妈却挺直了腰杆为儿女撑起了一片天。她常说:“大(指父亲)不在了,不能让孩子们再像没妈的孩子们一样可怜。”</p><p><br></p><p> 当我工作调动离开家的时候,妈哭得特别伤心,就好像我远走高飞再也不登家门似的。她是真舍不得女儿离开家呀!后来女儿成婚再次调到天山口后,她没掉一滴眼泪,因为她放心了,女儿成家立业再也不用自己操心了。每当节假日,我回去看她时,临走时她都依依不舍。有时亲自送到大门外,目送我拐过小巷,等到看不到女儿的背影才会返回屋内。</p><p><br></p><p> 妈的针钱活极好,在上个世纪,人们的穿着和鞋子基本是手工制作,妈做的棉衣服,不仅棉花絮得薄厚均匀,而且针角细密,做出的成衣板板整整,她无论是做鞋帮还是纳鞋底,都非常讲究有模有样。由于她老人家做活太挑剔,我做的针钱活她根本相不中,所以大大小小的针钱活从不用我插手。久而久之,我懒于针钱,心安理得的穿现成的。</p><p><br></p><p> 我79年结婚,有了丈夫和儿子,一家三口的棉衣服全由妈和嫂子承包。妈在我每年的暑假里都来家一次,帮女儿拆洗被褥,做做棉衣。我只是打打下手,浆浆洗冼。妈年纪大了眼花得厉害,有时纫针得我帮忙。她无不担心地问我:"等我没了,谁给你做棉衣服?”我开玩笑回答:“等你没了,有我嫂子,等她年龄大了,我也该有儿媳妇了。”妈听完笑着说:“懒人有懒命啊!”那时有谁能想到现在,想穿什么有什么,很少有人穿自己做的衣服。只要肯花钱,什么手工活机器活的都有专门制作的缝纫部。</p><p><br></p><p> 別看我不擅长针线活,却能扎花款枕头顶。款,是我的拿手好戏。即把六寸左右的正方形的白漂布或白粗布,绷在用木板做成的正方形的花绷子上。(俗称正子)款,需要视力好,它不用画样子只是数布丝,按不同数字的布丝扎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我悟性较好,只要有款出的图样,我一看就明白。不用人指点,就能款出一顶顶的枕头来,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梅花,还有的像各种花的。款,讲究对称,是一种图案美。当我沉浸其中沾沾自喜时,妈又告诫我:“扎花描云不算巧,大针大线揍(做)到老。老摆弄那玩艺,真替你犯愁。”现在,我的抽屉里还珍藏着老妈的一枚顶针,橱柜里还有自己的“杰作”款的枕头顶在压箱底。每次看到顶针和枕头顶,都会勾起我对老妈的回忆。</p><p><br></p><p> 如今想起来,我对妈的亏欠最多,她不仅养育了我,而且伺候了我整个月子。并把我的儿子一直带到七岁,其中的辛苦与劳累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中。</p><p><br></p><p>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现在儿女们也都儿孙满堂,生活条件愈来愈好。想报恩,却子欲养而亲不待了!</p><p><br></p><p> 妈的一生,有过痛苦,但也享受过幸福。在哥长大结婚以后,她苦尽甘来,告别了上山爬岭的艰辛劳作,结束了铁将军把门的生活。哥嫂很孝顺,处处依着她。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吃穿不愁,想吃什么买什么。而且一双孙女孙子对奶奶疼爱有加,甚至胜过爸妈。妈老了也特别知足,脸上经常带着微笑。</p><p>可叹老妈在我40岁那年,突发心梗与世长辞。她走得是那么匆忙,又是那么突然,匆忙得未让我们哥仨见到她临终的最后一面。当时的我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有时半夜也会哭出声来,想老妈想得肝肠寸断。离别尚有团圆日,永诀再无相逢时,这是我人生中一次最致命的打击。</p><p><br></p><p> 老妈死亡的消息一传开,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来吊纸的络绎不绝。她的人缘极佳,人品和性格受到全村人的敬重和爱戴。她虽出生在旧时代目不识丁,却识大体明事理,并秉承了旧时代的许多传统美德。一生与人为善,从不和任何人结怨。因此她出殡那天,为她送葬的人有亲属,有邻居,然而更多的是那些村民百姓和父老乡亲。</p><p><br></p><p> 老妈92年过世,实行的是土葬。123的棺材又大又沉,抬棺的人争先恐后抢着抬棺,棺材需要24杠,而我家的祖坟离村子有六七里地,路上需要有人接替,没等家人安排,杨玉峰和杨玉琢两个叔伯兄弟早已开着自家的四轮车拉着两车人奔赴在路上等待。我们翟氏家族的人感激不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些纯朴善良的好心人啊!</p><p><br></p><p> 感恩母爱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这两个字轻轻地读出来,却是如此的沉重,它积淀了女人的一生心血。我知道女儿是妈在仆仆风尘中用心栽下的花,而妈早已变成让我时常流泪的灵魂。如果老妈天堂有知,听到女儿对您的思念,一定会含笑九泉的!</p> <p>翟玉香,网名:乡恋。1953年出生,从教36年整,中学高级教师,于天山三中退休。曾在“阿旗文学”上发表十多篇作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爹的烟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 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从我记事起,爹就经常嘴上叼着个烟袋。</p><p><br></p><p> 烟袋不长,总长度也不足四十公分。一边是黄色的烟袋锅儿,一边是绿色的烟袋嘴儿,中间是紫红色的烟袋杆儿。烟袋锅儿比较普通,镶铜的,图案也很简单。烟袋杆儿是在供销社买的,紫红色上面有些如蛇皮状的黑色花纹。只有烟嘴儿比较特殊,翠绿翠绿,还有些如白云般的图案不均匀地分布着。大人们告诉,你爹的烟袋不要动,那嘴儿是翠的,娇嫩着呢。</p><p><br></p><p> 烟袋长短比例是有说道的。烟袋锅与烟袋嘴的长度相同,烟袋锅多长,要求烟袋嘴的长度也要一样。烟袋锅的弯脖部分和烟袋嘴的“含头”(含在嘴里的那部分)以及安装到烟杆儿上的那部分长度也要比例一致。否则,不协调,不美观。</p><p><br></p><p> 烟袋的主要伴侣是烟荷包。烟荷包主体是黑色的,上面绣着美丽的图案,还带着飘带,是蒙古族朋友送他的。有时烟袋与烟荷包一起握在手里,有时将烟荷包挂在烟袋杆上。夏季吸烟,最好用鹿皮烟口袋,里面装烟叶不返潮。不过,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一是爹一瞪眼睛我就害怕,再是我本意也不想动那烟袋,不是为了体现听话,主要是烟油味儿太大,不好闻。</p><p><br></p><p> 爹的烟袋几乎从不离手。他抽烟的时候,屋里总是飘着一股浓浓的辣辣的烟草味。抽的是自己栽的旱烟,叫“葵花烟”。葵花烟的叶子大,形状像向日葵的叶片。村里也有小黄烟、蛤蟆烟两种烟,相对叶子小了一些,尤其是蛤蟆烟,叶片上有疤痕,有锈斑,像癞蛤蟆的皮肤,看着就令人生厌。对比葵烟,那两种烟劲冲,味大,闻起来辣,大多数人不愿意抽。爹干活时必备烟袋,累了休息就点着抽上解解乏。夏天的晚饭后,把从地里拔回的草点燃在当院,草堆就冒出浓浓的烟。人们就拿出小凳,或拽块垫子,围坐在火堆四周。爹借助火光,拿起燃着了的用艾蒿拧成晒干的火绳,再点上一袋烟,就有红光一闪,一小缕轻烟就一窜一窜地向头上升腾,汇到火堆的浓烟里,逐渐地向远处飘散开去。有烟的好处是,蚊虫们都避而远之。</p><p><br></p><p> 爹到哪儿都得带上烟袋,开会他更不会忘记,并且还好叼着烟袋讲话。可有一次,他失误了。</p><p><br></p><p> 一年冬季的晚上,是本村人开会。我们村和敖汉营子、高丽房身三个村一个生产大队,爹是大队长。按计划,本村人开会后,他还要择日去那两个村开会。</p><p><br></p><p> 在队部里,灯光下,人们围成了一层层圆圈,爹站在地中间讲着话。讲话正在兴头上,兴犹未尽的他,又装了一袋烟点着,将烟袋含入口中,叼着烟袋又继续讲起来。讲着讲着,不料,手没有扶住,嘴里叼着的烟袋顿时跌落地上。</p><p><br></p><p> 实冬腊月,天寒地冻,尽管屋里有火炉子,但地仍然是硬的,可想而知,其它物件安然无恙,烟袋嘴儿掉了一个碴儿。</p><p><br></p><p> 跟前的人们愕住了,后面的人们不知怎么回事,伸长了脖子。爹手捧烟袋,说话一时卡了壳。停顿片刻,爹才又继续讲起话来。</p><p><br></p><p> 回到家里,爹的情绪很是不好,好几天脸色都没有喜色。</p><p><br></p><p> 又过了段时间,爹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原来,哥哥又给他买了个翡翠烟袋嘴儿。</p><p><br></p><p> 还是翠绿色,还夹杂着白云般的图案,与原来的烟袋嘴儿好像没有多大区别。</p><p><br></p><p> 姐夫来乡下,他在旗农机修造厂工作。姐夫仔细端详了爹的烟袋。</p><p><br></p><p> 姐夫又来家里,带来一个烟袋锅儿。那是姐夫亲手打造的,材料不仅有铜,有锡,还有银,也用钢镚。铜又分黄铜和红铜。烟袋锅的里面部分,镀了一层银,说烟抽起来味道好。最重要的,烟袋锅上还精雕细刻着美丽的图案。哥买了烟嘴儿,姐夫打了烟锅儿,我就负责配烟袋杆儿。是到山上寻到的,材料是一种灌木,俗称“老鸹眼”。像杏树那么高,树皮黑紫色,木质特别硬。将皮剥去,把树杆截开,细心打磨,先用钢丝烧红在木杆两端的中心位置烫上标记,再将自行车的辐条打出锋利的钻尖,用两手搓动,一点点地将杆钻穿,再将钻好孔的木杆放入植物油里浸泡一段时间,就可以用做烟袋杆儿了。烟袋杆儿红得透明,黄得发亮,一道道一圈圈木纹中间还夹杂着黑眼睛般的图案,那本是“老鸹眼”树形成的木节。爹喜出过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烟袋更加爱不释手了。</p><p><br></p><p> 几年后,爹得病了,高血压,冠心病,最后半个身子不听使唤。大夫告诉不要喝酒,不要吸烟。开始,他还要吸上几口。后来,就嘴里含一含烟袋,烟袋锅儿里不装烟叶。再后来,索性连烟袋也不再强求必须放在身边了。</p><p><br></p><p> 爹走了,妈把烟袋放在身边。妈说,留个念想。</p><p><br></p><p> 妈也走了。那个烟袋我存了起来。刻有精美图案的烟袋锅儿,“老鸹眼”树木形成的天然烟袋杆儿,晶莹剔透的翡翠烟袋嘴儿,引起人无限的遐想。我用红布包了起来,我也要存个念想。</p><p><br></p> <p>作者简介:李树民,笔名书民,1952年出生,阿鲁科尔沁旗旗委退休干部。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文集《岁月墨痕》、《飞鸿印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贤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王子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他国庆寿,别样晚餐</p><p> “生日”二字对每个人都很熟悉,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给老人、孩子、自己及亲属朋友若干次过生日,也经历过给祖国、军队、党派、企业等若干次过生日。而我的66岁生日却极为特殊,既没有诱人的生日蛋糕燃烧的蜡烛,也无家人团聚的氛围和儿女孙辈们开心的欢笑,且是在东南亚老挝的国土上,仅夫妻二人极其简单却颇有意义的度过,让我终生不能忘怀。导游小刘拍了这张生日照片,故事得从旅游说起……</p><p> 2019年5月13日,白音布统高中同学刘永前、杨桂林、郑文生、李凤荣、张志(李凤荣丈夫)、王子林、刘淑芝(王子林夫人)七人组成的同学旅游团去赤峰集中,参加赴“越、老、缅、滇四国半月游”。连夜赶至北京,从北京发团。因为是火车专列,行程较长,况且是跨国旅行,放飞心情,圆出国梦想,大家异常兴奋,或拍照、或说笑、或饮酒、或对调。可谓异国风情赏美景,一路欢笑一路歌!远眺窗外颇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p><p><br></p><p> 5月23日(阴历四月二十),按旅游行程,晚上到达老挝的磨丁市,入住华人开的黄金酒店,晚餐后,七点钟到该市的“磨丁秀大楼”观看顶级的红艺人(我国称人妖,东南亚国家称红艺人,西方国家称之为“秀”)表演。之后又和红艺人跳舞、照相等互动。回到酒店九点稍过,导游刘小佩再次强调,各位晚上千万不能离开酒店庭院,出门轻则被偷重则被抢,因为老挝很穷,社会治安差,视每一个去旅游的中国人都是百万富翁。人民币一元可抵越南盾老挝币一千二百元,带三千元就相当于三百万啊!虽说有些耸人听闻,但还是信以为真吧!</p><p><br></p><p> 和老伴分到308房,困意加疲劳,很想睡觉。老伴却笑着对我说:“今天是你生日,忘了吧?”我的手机上午就收到儿女们的祝福和红包,考虑到儿女们不在,又是在外地,没酒、没菜、没场合的,就随口说:“别过了,睡觉吧!”可一向温柔的老伴却坚持过,说:“你是66岁生日,很重要,咱俩过。”随后就下楼了,片刻钟,拎回一瓶白酒和猪蹄、烧鸡、花生米,开房门时巧遇刘导,小刘进屋说句生日祝福,给拍了这张老挝的生日照。二人宴席,简单明快。打开包装即是菜,二人举杯先是祝福,后是感谢之辞,酒酣耳热后便相互表扬、相互夸奖,难免引发笑声。再往后回忆艰难困苦峥嵘岁月时则又眼含泪花。喝到凌晨,聊到凌晨……</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凡人善举,孝老为先</p><p> 我俩1974年初结婚,年近八旬的父母随我们生活,女儿年底出生。我于75年2月到白音布统公社财政所当会计,外出学习、开会、下乡等,无暇顾家,老伴既要抚养幼女,还要照顾两位老人,软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可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啊!老母亲因多年颠沛流离和劳累贫困患有严重的肺心病,经村医、公社医院、旗医院多方治疗,久治不愈,于79年春去世。老伴对婆婆精心照料,端饭喂药,笑脸伺候,无微不至。母亲在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艰难哽咽地说:“你受累了,你生个小子我就放心了!”然后闭上双眼与世长辞。这是母亲临终前的大爱,因为当时我的兄姐们都有小子,甚至儿孙满堂了,唯我只有一丫头。也许是母亲冥冥之中的保佑,也许是苍天的眷顾,79年冬儿子降生。因母亲的终言又奇又准,所以给儿子取名王大可,喻意大上可下为奇,也喻意非同小可。现在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其子已读高三。</p><p><br></p><p> 老父亲身体好没大病,年青时也曾经商,长跑天津、北京,不惧土匪、不惧官场,在乌丹城享有声望,但因一九四几年,日本搞细菌实验,鼠疫横行,我二叔二婶、老叔老婶死亡,父亲是长兄,带三叔三婶我们两家加上二叔老叔的幸存子女连夜突破日本人的盘查,逃荒来到白音布统,拓地盖房,到儿孙满堂。但这时已是八旬老人,生活半自理,需拄拐棍。我负责给老父亲洗头、理发,她则洗衣、做饭加日常的照料。我专门买了一套理发推剪和围布,并向姓菅的理发师学艺三天。父亲84年秋失去自理能力,两个十五、六岁的侄子王玉和(子臣哥之子)、王玉杰(子文哥之子)到我家轮流值班,每人半月陪老人吃住,伺候大小便,换洗内衣等,老伴也有了助手。老父亲85年夏去世,享年90岁,是附近十里八村最长寿的人,属于寿终正寝。85年财政部直属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在赤峰设班招生,东四盟即:赤峰市、哲盟、呼盟、兴安盟合招一个班,学员定额80人,生源只面对财政税务两个系统。赤峰市为了多考些人,提前办为期两个月的辅导班,财政的在宁城党校、税务的松山区。我有幸参加辅导并考录直至毕业。父亲去世时,我正在宁城学习,当时没有手机、传呼、电话,交通十分困难,哥哥姐姐们蜂拥而至,吊唁并研究安葬事宜。是否通知我回来其说不一,老伴坚持不告诉我了,理由是路途遥远电话难通,二是怕影响我学习,丧失难得的考学机会,我的事一切由她代办。长兄子臣拍板同意。那时是土葬,家里备有寿棺、寿衣,也有墓地。隆重的将老人体面的下葬入土为安。事后,得到王氏家族及亲属邻居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我也一直心存感激,是她为我承担或分担了本属于我的法定孝老义务!凡人善举,平凡却不凡。</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贤妻良母,任劳任怨</p><p> 我88年调到旗审计局,89年家迁天山。进天山之前的15年(74-89),老伴养老抚幼,操持家务,趟着泥水耕田种地,挥着汗水种菜养羊,历经千辛万苦。八几年已分田到户,我家有六口人耕地三十多亩,三亩地的老宅院有一亩地菜园子,还有一百多只羊,鸡、鸭、猪、狗、驴、马、牛、羊全有。其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她收获的小麦、谷子、蔬菜、羊毛等都超过其它人家。邻居们说她一人顶俩,她勤劳能干,农活样样精通,我虽是打篮球、乒乓球的体育健将,可干农活甘拜下风,无论割地、锄地、薅地都远不及她,她看我累了就让我歇歇去吧,可她干农活从来不歇着。家搬天山后,才脱离苦海,但她为减轻我的经济压力,开几年商店,后为女儿的名烟名酒店无偿帮忙,至今年近古稀,仍不释手,还为女儿当库管员,入库、出库、收款、发货等,发挥余热,典型蜡烛精神。我说她是:“老牛不言犁田苦,啃草育犊当幸福。”</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知足常乐,欢度晚年</p><p><br></p><p> 在老挝的二人长谈中,她说:“我对过去受的罪、吃的苦即不后悔也无怨言,因为我原来不敢想的,甚至是梦想的几件事实现了。”我说:“哪几件?”她说:“第一,我是农民,成了干部家属。第二,我娘家是荞麦塔拉乡三山村,结婚到白音布统砖瓦窑村,现在进了天山住上楼房、坐上轿车,且老伴当司机。第三,圆了旅游梦、出国梦,国内游城市若干,国外去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澳门、越南、老挝、缅甸。第四,我由农民变成了月月领工资的退休职工。”也好,事事知足心常乐,人前无求品自高吧!屈指算来,彼此四十七载的夫妻,虽无海誓山盟,却能同甘共苦、风雨同行。</p><p><br></p><p> 现韶华已去,年近古稀,但不可忘恩,要坚定信仰,爱国爱党,也要感恩父母,感恩家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为往日忧,只为余生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怀感恩心,方得夕阳俏。</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1月6日</p><p><br></p> <p>作者:王子林,微信名:天王,1954年出生,法律本科毕业,内蒙古法学会会员,2014年在阿鲁科尔沁旗司法局退休,二级警督警衔。曾箸有诗集((回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忆中的家乡匠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爱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p><p> 我的家乡外八方村坐落在乌尔吉木沦河畔的东岸,距天山镇西南方向大约20公里处。那里没有奇、秀、险的山峰,也没有静、清、绿的碧水,可是有着平整肥沃的土地,有着勤劳智慧的村民,尤其是在生产劳动中涌现出来许多匠人,他们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年代里肯于钻研,勤学苦练,拥有一技之长,他们能够就地取材,匠心独运,精心构筑,服务于村民,为乡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老匠人们已经不在了,大多的手艺已经失传,但是他们的故事仍然被传颂着,工匠精神永存。</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 铁匠王有才</p><p> 铁匠王有才是外地来人,因成家立业落户到外八方村。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常常一副吹胡子瞪眼的面孔,因此,小孩子都害怕见他。不知他何时学得一手打铁的技艺,并名声村内外,人们都习惯称呼他——王铁匠。</p><p><br></p><p> 八十年代前夕的农村,打铁这一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很简单,但不容易学。王铁匠为了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师徒三人历尽艰难筹建了铁匠铺,虽说是铁匠铺,只不过是两间破房子里陈列一些简陋的设施和摆放一些简单工具而已。一个通天的大炉灶,炉灶旁边安只大风匣,木墩上放着砧子,再不就是大大小小的铁钳子和铁锤子。开始点火升炉了,铁匠和两个徒弟每人腰里各扎一块口袋片子,一个徒弟“呱嗒,呱嗒……”慢悠悠有节奏地拉着风匣,另一个徒弟用大铁钳子不时地翻着炉里即将烧红的铁,铁匠在一旁指点着,此时是师徒三人比较轻松的时刻,难免借机闪上一段。当两名徒弟谈论谁家的儿子与哪家的女儿即将成亲,而大家认为不般配时,铁匠却在一旁风趣地说:“那是王八炒绿豆——对眼镜了……”哈哈师徒三人都笑了起来。</p><p><br></p><p> 俗话说,打铁烧红……得看火色,铁匠虽然与徒弟们说笑着,可是他时刻注意着炉内烧红的铁的火候,恰到好处,他就用大铁钳子把铁迅速夹出来,放在砧子上,师徒三人打铁也就正是开始了。那技术活全都在铁匠身上了。铁匠一手握着铁钳转动着铁,另一只手握着小锤敲打指点,那两个徒弟就拼命地轮着大锤打起铁来,小锤“叮铛铛”,大锤就“哐哐哐”……小锤急,大锤快,小锤缓,大锤慢,时急时缓,时重时轻,在不断的变化中,要锻造的物体的形状也就显现出来了。再烧,再打,师徒三人经过几次反复,要锻造的物体也就完成了,铁匠把炽热的成品往水里一放,“哧”的一道白烟,一下子就冷却了,这道工序叫淬火。</p><p><br></p><p> 铁匠师徒三人的铁匠铺弄得红红火火,不仅能锻造马掌、马掌钉,还能打镰刀、斧头、锄头,尤其是他锻造出的菜刀,不仅外表美观,而且非常锋利,又经久耐用,深受老乡们的喜欢。</p><p><br></p><p> 我要搬家了,铁匠打了把菜刀送给我,他对我说他老了,以后不能打铁了,让我留作纪念吧!</p><p><br></p><p> 至今我还用着铁匠送给我的那把菜刀,每当我磨刀时,就会想起了铁匠。</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 木匠马文山</p><p> 马文山高大的个,偏瘦,身板并不直溜。冬天里习惯戴个狗皮帽子朝上系着带,但皮毛还能掩盖着双耳,两只手伸在袖管里,丝丝哈哈的。他在家族排行老四,说话有点赖叽,所以人们给他起个不雅的外号✘✘✘✘。</p><p><br></p><p> 我记忆中的马文山是村中比较老的木匠,别看他有点赖叽,木匠活干得却一点都不马虎,经过他打造的家具既美观又耐用,因此,村民都喜欢请他做木工活。</p><p><br></p><p> 一个家具箱子,一条长板凳,大锯、小锯、锛子、斧子、凿子、尺子、墨斗子一应俱全。每当要春耕时,马文山就在生产队忙碌起来,你看那一棵棵歪扭七八的干柳木,噼里啪啦,叮叮当当,经过他的锛、斧、凿的折腾下变成了一副副精致实用的犁杖,生产队的大马车的车棚子是他打造的,粮仓门的挡板窗也是他制作安装的。</p><p><br></p><p> 村子里谁家盖房子搭屋都离不开木匠。上到固定檩木,下到打造门窗都是由木匠来完成的。马文山没学过数学,但他会应用,能按着合适的角度和高度准确地确定每棵檩木在房梁上的位置,他不会几何,但他能把方木做成圆的,圆木打造成方的,圆桌,方柜打造起来得心应手,他在制作家具中还能用木条做成各种精致的图案。</p><p><br></p><p> 我出生于60年代,记忆中家里最早的窗户还是“呱嗒嘴子”窗户。也就是上下两扇,上扇能收能放,下扇固定,全是木料做成,没有玻璃,用纸来糊。窗户的上扇呈长方形,说是窗户,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木条纵横交错,隼卯相扣,天衣无缝,构成精美图案,俗称“盘长”,加之周边云子钩点缀,那叫漂亮,大人告诉我那窗户制造者就是能工巧匠马文山。</p><p><br></p><p> 村民们每到闲暇的时候,就该请木匠到家里做木工活了,尤其是在秋收以后,是马木匠最忙的时候。有的人家要打窗户门,有的人家准备娶媳妇要做家具。你看,一大早,马文山就被接走了,他倒着背手,咧着嘴乐,跟在拉着他的那些家伙式的车后,大步流星地走着。他每到一家都会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听到的是“哧哧”的拉锯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看到的是刨花纷飞的场面,尤其是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p><p><br></p><p> 马木匠不仅自己学到了一身好手艺,他还把手艺传教给了下一代,他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儿子学成了木匠。</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3 石匠张才</p><p> 张才是个老实人,中等个子,体质强健,身体较胖。他戴着帽子的帽遮总是向下耷拉着,他微闭着一只眼,整天都是笑呵呵的,虽然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他有着从不攀比的十足感。</p><p><br></p><p> 也许张才参加过当地的西水东调的大会战,修过渠,打过井的缘故吧,他玩石头可是有两下子,由于手艺高超,人们称谓他张石匠。</p><p>张石匠使用的工具比较简陋,主要是大锤,二锤,手锤,钢钎,錾子,扁钻等,张才不但有着一身好力气,而且能够吃苦耐劳。寒冷的冬天他要到石头山里去起石料,手脚冻得如猫咬,僵硬的不听使唤,他也不下山,劈石取料还有可能被砸伤的危险,他也不惧怕。这条比石头还要硬的汉子,不但胆子大,还能够坚强地克服困难。起完石头后,他还得用毛驴车一车又一车的把笨重石料运回家。那些石头在张才眼里不再是冰冷生硬的了,而是充满了温情,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他的千锤万凿下,温顺地变成了各种形状的生活用品。他所打錾出的驴槽,马槽,猪食槽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精致耐用,非常受村民们的喜欢。村民们盖房子用石头做地基,都愿意找张才来帮忙,因为经过他的手敲打出来的石头好用,砌出的墙也比较整齐,张才能把厚厚的石条凿出圆圆孔来,圆孔的内壁是光滑的,圆孔能伸进人的胳膊,可见,他的硬功夫并非一般。</p><p><br></p><p> 张才是个有爱心的人,村子里的碾子和大磨该錾了,他就主动拿起家伙式来到碾房或磨房“叮叮当当”地干起来,他从来不要报酬,都是义务地为村民服务。</p><p><br></p><p> 农村分田单干后,许多村民缺少种地用的“鸡蛋磙子”,打场用的碌碡,张才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他就去石头山起石头,为村民打造,即使收费,也是很低的,有时在人家吃顿饭,喝顿酒也就免收了工钱。最有意思的是在那艰苦的年代里,张才与村民们炫耀说他喝过茅台酒,人们半信半疑地问他啥滋味?张才却说:“喝了茅台酒,我就想乐呢”大家哈哈大笑。可别瞧不起人,这事可能是真的,因为他必定还是个匠人呢。</p><p><br></p><p> 其实,石匠在乡村的存在在意义远不止修建一个房子,修一条大路,一条水渠,一座桥梁,一口深井,一副石磨。村庄有了石匠才有了生活的动态和厚重,有了歌唱和传承的能力。石匠打石头的锐利之声会一直穿透乡村的历史,并震惊着城市里的文明。</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4 杀猪匠曹国友</p><p> 在村子里会杀猪的人很多,但是被称谓匠人却寥寥无几,曹国友就是其中的一位杀猪匠人。</p><p><br></p><p> 我记忆中的曹国友50左右岁,不知他是哪里生人,说话还带这点外地口音,他黑红的脸,高个子,膀大腰圆的。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间学会杀猪的,却练就了一把好手艺,他义务为村民们杀猪,得到了家的称赞。</p><p><br></p><p> 每年腊八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杀年猪了。这一季节里,也是曹国友最忙的时候。找他杀猪的人太多了,得排班,按顺序来。今天是张三家,明天是李四家,后天才是王五家呢……哈哈,还挺有意思的。</p><p><br></p><p> 找曹国友杀猪省事,不必东家西家的去借家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曹国友既然给人家杀猪,就自备了足够的家伙式。杀猪刀、剔肉刀、猪挺杖、刮毛板、磨刀棒、围裙一应俱全。</p><p><br></p><p> 你看他,一大早就去给人家杀猪去了。他抓猪很有技巧,他把一根绳子的一端系个活套,缠绕在木棍上,绳子的另一端顺着木棍甩在后面,等猪从猪圈里往外一跑,他就立即把绳套伸过去把猪套住,后面的人立即冲上去或拽猪尾巴或拽猪腿,把猪摁在地上,这时,只听“嗤啦”一声,曹国友从腰间扯出三根麻绳,“猪蹄扣系腿,越抻越紧”,曹国友麻利地把猪腿和猪嘴绑紧,大家帮忙把猪抬到方桌上,开始杀猪了。</p><p><br></p><p> 杀猪,关键是捅那一刀子,位置找不准或者深浅不适,都会影响杀猪效果。如果第一刀子捅不合适,有的猪,血就会流的少,有的猪,就会被杀呛。可是,曹国友刀法特别地准,只见他用手扒拉扒拉猪脖子上的毛,然后一只手拎着捆猪嘴的绳子往上一提,另一只手用力地往猪脖子上一捅,整个杀猪刀子掖了进去,他把刀子一转个,往外一拔,没等刀子全拔出来,那猪血就“哗”的一声,如泉水似的涌了出来,血流干了,猪也死了,这样把猪动脉里的血放干的猪肉那颜色才是正的。</p><p><br></p><p> 把猪杀死了,该褪猪毛了,曹国友又有好的办法了。他把猪腿割个口,用猪挺杖串通猪的表皮,他鼓起腮帮子用力吹气,直到把猪皮鼓的圆圆的为止,再系好吹气口。接着他给猪披上麻袋片子,用滚烫的开水在猪身上来回地浇,稍等片刻,立即用刮板刮毛。这样,一烫,一焖,一刮,用不了几次就把猪毛收拾干净了。</p><p><br></p><p> 给猪开膛破肚,摘肝取胆,曹国友三下五除二,给猪进行肢解更是他的拿手戏,刀落肉下,准确无误,不大一会儿,前小肘,后大肘,腰条,里脊,瘦肉,肥肉,骨头就给你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案板上了。</p><p><br></p><p> 腊月里, 曹国友几乎天天给村民家杀猪,可是他吃猪肉没够,每顿都得吃一大碗肥肉。</p><p>5 毡匠劳珍岭</p><p><br></p><p> 我记事的时候,知道了家里几条羊毛毡子,铺在炕上睡觉暖暖和和的。其实,不但我家有,别人家也有。不过,谁家要有几条像样的羊毛毡子,虽然不是富贵的象征,但也预示不错的家境。家里来了客人铺上一条毡子坐着,也是给了较高的礼遇,村民中无论谁家姑娘找婆家,向男方必要的礼物至少得有两条毡子。毡子防潮,隔土,保温,不仅坚实平整,而且弹性很大,是家家户户都要有的生活必需品。</p><p><br></p><p> “吃水不忘挖井人”,享受毡子给带来的温暖也不能忘记擀毡子的人啊,那就是毡匠,村民劳珍岭就是一位远近出名的毡匠。</p><p><br></p><p> 记忆中的劳珍岭50多岁,中等个,体型略胖,憨憨的,经常嘴里叼着一支大烟斗,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好像在思索着什么问题,看着表面很严肃的他,说起话来也不乏风趣,他和许多农民一样勤劳朴实。</p><p>劳家是大户,劳家兄弟都居住在村子的东梁坡上,劳珍岭的毡匠铺也就开在那里。每当农闲的时候,不仅是本村村民,就连十里八乡的外地人也都带着羊毛,黄米面来找劳珍岭擀毡子,人来来往往,劳珍岭的毡匠铺也就火了起来。活计多了,劳珍岭就带领兄弟儿子们在毡匠房里不分昼夜地擀起毡子来。看事容易做事难,一条毡子的成型并非易事,要经过弹毛、喷水、卷毡帘、捆毡帘、擀帘子、洗毡子、整形、晾晒八道工序才能完成。劳珍岭说,为了保证毡子的质量,赢得村民的信誉,每一道工序我们都得认真去做,不能有一点马虎,他又说,擀毡子是力气活,每完成一道工序,我们的身上几乎都是大汗淋漓的,干这行的确不容易。在擀毡子的这些过程中,最着迷是神奇喷水这门儿技艺了。等到弹下的毛在竹帘子上铺好后。就看到劳珍岭端起大碗,含了满满一口水,把腮帮子都鼓了起来,然后,“噗噗”地给羊毛上喷,水雾四起,均匀拋洒,那厚积的毛便逐渐薄了下来。如果你看着好奇,也含了水,学他那样子用力喷,那水喷出来四散开来,根本不是那水雾,开始还有趣,不大一会儿,脸就发酸了,才觉得有很多事情是看着简单做起来难啊!</p><p><br></p><p> 劳珍岭不仅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也是很讲究的人,顾客带来的羊毛,黄米面他从来不克扣,全部都用在毡料里,当有的顾客带来的毡料不足时,他就拿出自家的羊毛,黄米面等给补足,他从来没计较个人的得失,擀毡子是要手工费的,但劳珍岭把手工费压到最低,他从来不高价收费,他让每一位顾客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他不愧称谓匠人。</p><p><br></p><p> “‘嘭嚓嚓,嘭嚓嚓,’颤动的弓弦上,羊毛不断纷纷扬扬地地跳跃着”。我耳旁仿佛回响着毡匠房里传出来的弹羊毛的声音,劳珍岭忙碌的身影好像又出现在我的眼前。</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6 柳编匠黄佐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编筐打篓,养家糊口”这是过去对柳编人的记忆。而黄佐相是继承了父亲的柳编业绩,利用冬闲时间有偿为村民服务的,经过他的一双巧手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具,如,簸箕、笆斗、笸箩等,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他是村子里首屈一指的柳编人。</p><p><br></p><p> 印象中的黄佐相50多岁,不爱说话,有点发蔫,走路不紧不慢的,也许他这一性格的形成与从事柳编有关,一个人坐在屋里编勒用具,孤灯长夜里不仅需要耐性,还得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他常说干这活太熬人了,一会儿蹲着,一会儿坐着,有种坐立不安的感受,一般人是经不起折腾的。还好,黄佐相却能坚持。</p><p><br></p><p> 柳条是黄佐相的所爱,它柔软易弯,粗细均匀,色泽雅洁,非常适合编筐系斗。我们村子的周围并不缺少这东西,在西部的河渠沟砍都摇曳着怪柳枝,丛生的柳条极为丰富。每到夏季黄佐相就赶着骡子车去河西去割柳条。一车车柳条拉了回来,他又把这些柳条一棵棵都剥光皮,打成捆,放在房顶上晾干,待冬天使用。</p><p><br></p><p> 黄佐相有自己的工具,而且十分简单。什么锥子、钳子、榔头、弯刀、竹夹子等。他主要从事勒编技艺,做成的器物叫“系货”,如系簸箕,系笸箩、系粪撮子等。你看他以麻绳为经,柳条做纬,麻绳相互交错穿过柳条之间,就绕扣勒紧,不留一点缝隙。他不断重复着这些动作,从来没有厌倦过。他曾经系过的笆斗子,盛满水竟然滴水不漏,真的好神奇啊!</p><p><br></p><p> 农村分田单干后,家家种地是少不了撒粪用的粪撮子的,这工具大都是出自黄佐相之手,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学校经常买黄佐相勒系的小簸箕让各班级搞卫生用,那簸箕精致、美观、耐用,真好!</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7、裁缝匠张昭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nbsp;&nbsp;&nbsp;在外八方村的西南角,有户人家的南园子里种满了枸杞。每年的七月初枸杞果子熟了,红彤彤的,在微风吹拂下,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在摇曳着,那不仅似火,更是园主心头燃起的激情,园主是个热爱生活的人。</p><p><br></p><p>&nbsp;&nbsp;&nbsp;园主叫张昭顺,50岁左右,大个子,高鼻梁,尤其是他的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常常瞪的滴流圆,有点吓人,咋一看,给人一种像是外国人的感觉。别看这个威壮的汉子,他可是个做细作活的人,他会裁剪布匹,又能穿针引线,缝制衣服,而且做工十分精细,他是村中唯一的裁缝匠。</p><p><br></p><p>&nbsp;&nbsp;&nbsp;我记忆中的张昭顺不仅是个骨子里流露出一种有气质的人而且还是个干净利索的人。他没有了老婆,领着两个儿子生活着,他精通家务,他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井井有条。他很少下地干活,在家里一边给孩子们做饭,一边干着自己喜爱的事业——为村民裁缝衣服。</p><p><br></p><p>&nbsp;&nbsp;&nbsp;他家的西屋就是裁缝铺,一台脚踏板式缝纫机,缝纫机的左侧有个案板,案板的一脚放着厚厚的一摞子布,上面放着一把大剪子,还有直尺,软尺,粉笔头之类的东西,他的裁缝铺没有名,更不必说挂什么牌子了,即使这样,顾客盈门,来来往往,小生意做得还蛮好的。</p><p><br></p><p>&nbsp;&nbsp;&nbsp;上世纪七十年代,大人孩子的衣服全靠家庭主妇来做,不太讲究质量的好与差,也不必说什么花式样了,只要能做上,穿着合适,就心满意足的了。那时的服装业还没有兴起,要穿一件像样的衣服就得去找村子里的裁缝匠张昭顺了。</p><p><br></p><p>&nbsp;&nbsp;&nbsp;每逢来到年根,张昭顺一人在他的小屋里开始忙乎起来,你看他,不是躬身为顾客测量身材,就是挥笔画线,谨慎裁剪,再不就是踏着那台老式缝纫机“哒,哒,哒”地响个不停。他为姑娘小伙们做的制服棉袄,再用他的巧手缝上一个栽绒领子,穿出去显得特别有精神,不知有多少帅男靓女穿上他做的衣服在相亲时却被丘比特的爱神一箭射中,他缝制的中山装标致极了,中年人穿上它显得特别沉稳庄重。记得某年要过年了,我和哥哥都在张师傅那里订做了一身衣服,因为着急想穿上新衣服,我往他家跑了不止四五趟,但是还没有取回新衣服,原因是他的活太多了。</p><p><br></p><p>&nbsp;&nbsp;&nbsp;裁缝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已经不从事这一行业了,或许在每一天就永远消失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为我们热情服务的裁缝匠们。</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记</p><p> 我对乡村匠人的记忆还有很多,我常常想起他们,会感觉到一种割舍不去的念想。因为那些包含着许多民间智慧的老手艺,渐行渐远地离开了时代的视线,再美好也难以留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在的农村各种价格廉价的工业物品充斥着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批量生产的流水席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这也是让农村的各种匠人们一批批的消失了主要原因。</p><p><br></p><p> 我常常会想起来他们的身影,因为那份严谨的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鞭策,这些,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了。</p><p><br></p><p><br></p> <p>刘爱民,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岗台小学教师。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芳草》《小学语文名师》《阿鲁科尔沁》《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红山晚报》《赤峰教育》等报刊上发表。在《豫北文学》举办的全国文学专题征文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在赤峰市举办的首届文学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大富山杯”辉煌七十年文学大奖赛优秀奖,在全国十几个网络微刊上有作品发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爸爸的电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静水微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我出生在偏僻而富饶的大兴农场,这是一片神奇的宝地,翁牛特旗最东部,西拉木伦和老哈河两大水系,碧水婆娑,岸荡逶迤,原生态的风光犹如未染铅华的纯情少女,质朴灵秀,风姿绰约。</p><p><br></p><p> 20岁之前,我没有见过山,没见过大海,没有坐过机动车,出门就是“11号卡车”。记忆中最先进的设施,就是邮电所里的话务室。可以打电话,发电报,门上写着“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父亲是场部的会计,人称“铁算子”。有时通过电话报表,或拍电报,经常出入于那里。邻里乡亲也找他拟写电文,父亲私塾功底好,真的神气了,感觉父亲真的了不起!</p><p><br></p><p> 1985年5月,第一次和父亲通电话,是我在师范的毕业季,我借同学的自行车,去几公里外的陈家沟部队邮电局,按顺序排队,终于接通了电话:</p><p><br></p><p> 爸,是我,我们班有个同学找我搞对象,他家是喀喇沁的,您说行吗?</p><p><br></p><p> 你看行就行呗。</p><p><br></p><p> 这么大的事,您给个建议吧?</p><p><br></p><p> 那我的建议就是…你自个看着办吧。</p><p><br></p><p> 不到2分钟,电话结束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决定,嫁给了我的老伴儿。</p><p><br></p><p> 80年代末,爸爸退休了,公用电话普及了,单位也有电话,偶尔会有人喊我接电话,我拿起电话,几乎百分百都是爸爸打来的,他声音很大,第一句话就是叫着我的名字问,我说是我,他接着就说:我没有什么事,就是问问,都挺好的吧?孩子怎么样?身体好吗?我说都挺好的,他说,那就行了,没事就撂了。</p><p><br></p><p> 90年代中,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都安装了座机,爸爸真是兴奋异常,他说不用再到处跑了,把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都一一记在小本上,逢年过节,必打电话,问候一下。比较远点的是阿荣旗的二舅,呼市的老舅,阜新的老叔。五叔在通辽市开鲁县,身体不太好,爸爸不仅经常打电话,也多次去看望。爸爸年事渐高,仍然不顾我们的阻拦,带上我母亲和他一同前往。</p><p>家里有了座机,就像多了一个家庭成员,热闹了许多。爸爸经常来电话:周末休息没?过节吃什么?过年在哪过?什么时候放暑假?什么时候放寒假?什么时候回家来?班车不是两天一趟了,是一天一趟;乌大线修好了;班车是一天两趟了;乌金线全是油漆路……爸爸会把他认为和我有关的所有消息,全部告诉我。</p><p><br></p><p> 有时候,我从电话里,听出爸爸的心情:爸,您今天怎么了?不太高兴?</p><p><br></p><p> 没啥。他的声音很低。</p><p><br></p><p> 在我的追问下,他会简单的说:有点小郁闷,我就想不清楚,怎么就不对了?</p><p><br></p><p> 这是我预料之中的,我就会说,您想开点,啥事都别往心里去,啥事都别管,好好锻炼身体,过自己幸福的晚年。</p><p><br></p><p> “也是!”,爸爸的心情明显好转,声音也高了许多。“没事了,放心啊,别惦记我们!”</p><p><br></p><p> 一般都是爸爸来电话,我接听,说的都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茶,爸爸一直没有改变他的做法,从来不替子女做主,我们凡事都自己拿主意。1999年夏,我说要参加老师招聘考试,他说:女孩子家这么大岁数,还折腾什么呀?我说了一些理由,爸爸说:不管你的事,反正不管在哪,都好好干工作,教好人家孩子就行。更多时候,我向他问一些小的事情,他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告诉我,甚至教我怎么做,反复地叮嘱。爸爸和我通话的时间越来越长,其实都是废话,费话呀。但是,通话时的轻松和温馨,溢于言表;撂下电话时的轻松和温馨,无以言表。</p><p><br></p><p> 进入新千年,手机流行开来,爸爸多次说,自己买个手机,我们都说您年纪越来越大,还是座机方便,他很犹豫,那就不买。2008年的一天,我接个陌生电话,“我有手机了!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记住了!”爸爸喜不自胜,我也极力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老爸真给力!进入耄耋之年,能操作科技产品,智商不低呀!爸爸也不示弱:跟着社会走嘛。</p><p><br></p><p> 两年之后,爸爸来我家,正赶上我儿子在家,教他姥爷怎样储存号码,怎样阅读信息,怎样回拨未接电话,怎样使用日历、计算器……爸爸就像个小学生,特别高兴:这么简单呀?有人教我早就会了,这小外孙真有耐心。爸爸掌握了手机的很多功能,首先把我们兄弟姊妹五人的号码保存起来,删除了那么多的公共信息,看着清理过的手机,爸爸如释重负,一身轻松。看样子,回去以后,毫不费事任意拨我们几个的电话了。</p><p><br></p><p> 可是,爸爸和我们通话越来越少,2011年春天,妈妈要去赤峰做白内障手术,按往常的惯例,两位老人就可以来。迟迟不见行动,我打电话询问,爸爸说,你哥他们这几天没有功夫,等有时间领你妈去。我说:不用他们送呀,你俩来,我去赤峰接你们。爸爸说:我老了,不敢出门,哪都找不到了。</p><p><br></p><p> 爸爸老了?爸爸真的老了?我从来没有想过爸爸会老,爸爸会老的这么快!我的身心有一种被浸湿的感觉,爸爸老了,这句话的分量太重,把我沉沉地压住了。</p><p><br></p><p> 爸爸老了,爸爸患上了老年常见病。爸爸当年双手打算盘,每年秋收季节,到各个大队小队去结算,那上下翻飞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唱着喜悦的歌,令老少爷们振奋不已。有询问分红情况的,爸爸都会准确无误地告诉他们。当一辈子会计,账目明细,不差秋毫。我们四处求医,想让爸爸老的慢一点,再慢一点儿……</p><p><br></p><p> 爸爸寿辰,我给他买部老年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大红色,声音特别响,数字特别清晰,可是,爸爸黯然说,没有用了。</p><p><br></p><p> 爸爸听见手机铃响,把它递给妈妈,有时妈妈不在屋里,他接听手机,却不说话,我们说爸,是我!他说:哦,等着,我找你妈去!妈妈有时嗔怪,他会很不自然地解释:我不知道说什么,你让我咋说?那委屈样,像做错事情的小孩子。</p><p><br></p><p> 手机铃响了,爸爸像没听见,再也不管了。爸爸倒下了,爸爸走了。</p><p>15847620618,爸爸的手机还在!爸爸的手机号码,还在我通讯录的显著位置。敬爱的老爸,在您三七祭日,我们给您送去了新款苹果手机,乔布斯在那里继续研发,您的手机永远都不会是空号!爸爸,您并没有走远,今天是2017年的元旦,是您走后的第122天,我的泪珠串起来可以化作通讯卫星,可再也接不通您的电话,再也听不见您的声音,56年的父女之情,就这样被屏蔽了?!</p><p><br></p><p> 突然想到,早年看过的一部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有这样的台词:咱们在耳机上见吧!李侠发出的最后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p><p><br></p><p> 爸爸,咱们电话上见吧,那是永不消逝的信号,是超越生与死的电波,爸爸,您的女儿想念您!我们都想念您!</p><p><br></p><p> 爸爸,亲爱的爸爸,很想很想给您打电话,亲爱的爸爸,您把电话落在家……爸爸,您的电话!</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鹤凌</p><p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17年元旦</p><p><br></p> <p>范鹤凌,锦山中学退休教师。与阿旗朋友在旅游中结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缕清风</p><p><br></p><p>静水微澜女士《爸爸的电话》在玉清先生编辑的汇文里默默地发表了,看了玉清编辑的提醒,我忙不迭的去多篇文章中查看阅读。</p><p>《爸爸的电话》题目很新颖,全文内容中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爸爸的电话》而展开的,在范鹤玲女士充满温度的文字里,爸爸是那样的和善多才,曾经是我们的近邻翁旗大兴农场的总会计。事关女儿终身大事,需要爸爸拿章程的遙远电话,爸爸的回答如此简单,这里体现的是爸爸对女儿的信任和尊重。</p><p>围绕着电话亲情,范鹤凌老师对老父亲充满着众多的回忆和留恋,体现了一对父女,一个家庭深深地大爱![强][强][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p><p><br></p><p>@静水微澜 ,范老师,拜读了您含泪写出的((爸爸的电话)),被您深深的父女之爱,父女之情所感动。你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用父女通话简单的话语,并通过用公用电话到家装电话,再到智能手机,即反映出远方父亲对女儿的惦念和爱,又折射出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静水微澜 文笔流畅,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文章开头由电话开头,中间以凡接电话几乎百分百是父亲打来,结尾父亲渐老,不能接电话到父亲仙逝122天,还盼望着父亲接听电话。将孝女对慈父的思念,孝道,感恩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静水微澜 是中学教师,是才女,2018年我们同团赴朝鲜旅游,天山我等五人有幸和她编为1号家庭,同机同车同游览,同欢同乐同进餐。尤其在平壤去飞机场途中,范老师激情朗涌((谁是最可爱的人》引起热烈掌声!为此文点赞!为@静水微澜 点赞![强][强][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坚强、厚爱、大度、善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淡定优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nbsp;母亲的一生,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为了家,她竟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抗起了“天塌下来“的刹那!为了一个“情”字,她竟选择厚道善良,吃亏是福的硬道理。这里,祝福耄耋之年的母亲,开心快乐每一天!精气神就像太阳花一样旺盛!----题记</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次回娘家看望母亲,还没等落座,母亲总是乐呵呵地说:“回来满屋红,走了满屋空吆!” 哦!母亲这短暂而不经意的话语,不正是流露出对女儿深深的爱恋和依依之情吗?&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我临走时,母亲又总是弯腰弓背地站在大门外,用那双布满褶皱的手,打着眼罩盯着我远去的背影,嘴里不停地自语:“快回去吧!快回去吧!你们也得过日子呢!”听着母亲这深明事理的“唠叨”,心情难以言表。回头望着她那斑白的发髻,不舍的神情,不自觉地潸然泪下,但心里仍旧暖暖的享受着这份特有爱呀!可谓:有妈的孩子像块宝。&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而母亲可没能像我们享受到这样的福气,命很苦,在记忆朦胧年少时,她的母亲就病逝了,&nbsp;而后在继母身边,如同一棵在风霜雨雪中飘摇的芨芨草,可怜巴巴,真的应验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十七岁那年嫁给了我的父亲, 一生养育了姐弟妹我们九人。(其中在我之前夭折了两个哥哥)母亲为人言而有信,且骨子里有着广大农村 女性那种吃苦耐劳的坚强品格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她既要白天随父亲去生产队里劳动,又要起早贪黑地去碾房轧米面,还得在煤油灯下熬夜,千针万线的为我们纳鞋底、做鞋帮、择旧棉花,搓麻绳,缝补衣服……还一边给我们讲很多动听的故事。(母亲记忆非常好,如今记忆仍然不错,甚至比我们还强)当小一点的弟弟妹妹们哭闹着想要睡觉时,母亲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用她那温暖的手拍着他们的身子,冬天为孩子掖被子,夏天扇凉风,“孩子睡,盖花被,孩子醒,吃油饼……”嘴里哼着舒心而又甜美的催眠曲。朦胧的记得,我也享受过如此美好的待遇。待“小不点”们安然入睡,母亲继续做起手里的活计,接着讲故事。母亲心里的故事很多很多,什么倔强的老黄牛、好心眼儿的老大娘、诚实的大白狗啦……,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好乐施善之类的。</p><p><br></p><p>&nbsp;&nbsp;&nbsp;&nbsp;唯有不同的”故事”,我小时候那场大病,父母亲黑夜里顶着飘泊大雨,徒步赶了二十里路去了新民柳家段为我求医的那段“故事”----医生说,这孩子没救了赶紧抱走!我把你紧紧地抱在怀里往回走,嚎啕的大哭着向老天爷求救,风和雨把我灌的喘不上气来,强走到黄家段,实在走不了,找一户人家去避雨,主人打开门看到怀里的你要断气了,怕死在他家犯忌……那些艰难的经历。还有在襁褓中的弟弟病急,父母亲顶着漆黑的夜色,徒步去东扫帚包找单大夫救治的迫切心情……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p>&nbsp;&nbsp;&nbsp;&nbsp;当然啦!母亲有时也会和我们讲起她幼年丧母,在后妈跟前,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让我们最忍不目睹的是母亲头皮上,烙铁给印下那又深又长的疤痕。母亲年幼时如同风霜雨雪中一棵飘摇的芨芨草,可怜巴巴。讲着讲着,母亲已泣不成声了,我们也跟着难过地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尽管如此,母亲用衣襟擦干眼泪,话题一转,她又说:“唉!事都过去了,你姥姥那时年轻,火愣毛子脾气,人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也算是缘呢!”。母亲真得不在乎姥姥年轻时对她的过失。记得在我们小时候,每年春天曲麻菜刚露头,母亲就让我们去挖给姥姥送去,送去后姥姥还要在我们面前攘给鸡鸭一些,我们看着好心疼,再也不想送啦,可是,没过几天又捎口信让送去,无奈,母亲的“命令”怎敢违抗。我二十岁之前,姥姥村子只有一口井,园子没有水种菜,每当我家菜园刚下来不论啥菜,母亲都塞地满满一筐,筐子中间插一根木杆,由两个人抬着,我和姐姐妹妹们都没少去送过,小园子里不管是什么菜,姥姥她们得先吃头一口。四五里地的路程,我们不知歇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汗,才能送到姥姥家,把手攥的好疼好疼,有时在路上累得偷偷地流过眼泪,也没少抱怨过。毕竟我们还小,没有那么大力气。她们村里的人看到我们给姥姥家送菜,都羡慕的唏嘘不已。</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姥姥在新民是非常有名的接生员,临终时,按当地习俗,姑娘必须给买一副红手套戴在手上,母亲照做。母亲说,这样可以让姥姥在天国里得到无罪释放。母亲还在姥姥的灵柩前哭的很悲伤,母亲说:她是姥姥唯一的姑娘,姑娘哭是给母亲指明一条去往天堂的路。母亲还说,她很想念姥姥,姥姥是刀子嘴豆腐心。母亲还没少和我们说:你们可都是你姥姥接的生,何止是你们,你大娘你婶子家这帮孩子哪个不是你姥姥接的生。是啊!我那时已经记得清清楚楚得了,姥姥来接生堂弟堂妹从不收那时标准的两元手续费不说,还为大人和这些小生命捏着一把汗呢!可见,世上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功都会大于过。母亲她更是一个多么不计较别人过错,宽宏大量之人呢!</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娱乐的年代,我们的童年是伴随着母亲的故事在成长。母亲讲的故事,令我们受益此生,懂得并学会了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知足,什么叫珍爱,什么叫善良……这便是母爱的力量所在!</p><p>&nbsp;&nbsp;&nbsp;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女付出了一切,自己却落得病魔缠身。三十多岁时,浑身麻木,失去知觉,伴有抽疯,病情严重时抽的口眼歪斜,四肢抱成一团,完全不能自理。母亲一人重病,一家人在痛苦中煎熬。万幸的是,姑父费劲周折,在全国各地为母亲求医问药,最终使得母亲顽疾得以治愈。从此,母亲又像以前那样,辛勤地劳作,我们的生活又充满了欢声笑语。</p><p><br></p><p>&nbsp;&nbsp;&nbsp;&nbsp;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父亲突然病倒了,医治无效,三个月撒手人寰。</p><p><br></p><p>&nbsp;&nbsp;四十八岁的母亲,深知柔弱肩膀上的份量有多重,实现父亲临终时“照顾好这几个小的,全靠你啦!”的遗愿有多难!不堪一击的母亲,整天面带愁容,目光呆滞,以泪洗面。嘴里整天哼着那满是忧伤的“曲子”。可是,为了这个落魄的家,为了未成年儿女,为了对得起天堂里我的父亲,母亲痛定思痛,最终坚强地挺过来了。</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没日没夜地劳作,自家小园种了满满当当的各种各样蔬菜,起早贪黑赶着毛驴车,走乡串户叫卖,又养起老母猪,要知道每收入一分钱,可都渗透着母亲的血汗,附着母亲的体温啊!这钱,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上天为什么不善待菩萨心肠的母亲, 母亲的童年、中年就默默地承受了一生不该承受的痛苦)</p><p><br></p><p>&nbsp;&nbsp;&nbsp;&nbsp;母亲善良厚道,心眼儿好使,与邻里相亲总是和睦相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忙。要不然,对于一个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大弟弟不到十七周岁,前来上们提亲的人那么多呢!&nbsp;&nbsp;&nbsp;这竟是母亲的为人所至。</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失去父亲的十多年后,&nbsp;&nbsp;母亲以超常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把弟弟妹妹们抚养成人,为儿女们安家立业,人人都为母亲竖起了大拇指。可是,又有谁知道,看似坚强的母亲背后,又流淌着她多少心酸的泪水。</p><p><br></p><p>&nbsp;母亲没有文化,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她经常指教我们说:要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切切做事。一件衣服穿破了别人不会人耻笑,万万不能被人指破了;燕过留声,人过留名;人在做,天在看;母亲这些寓意深刻地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生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p><p>&nbsp;&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白发苍苍的母亲,仍时刻关爱着她的每个儿孙们。“千古情,最深的是母爱”,“总有一种爱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爱伟大!</p> <p>简历:王玉芝,1962年生人。网名:淡定优雅。农民,初中文化。喜欢自然界里的山水树木花草,热爱读书看报写随笔,部分作品在《阿鲁科尔沁》旗刊发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父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玉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赴朝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勋万代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生跟党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爱献家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父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玉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我的父亲三十岁时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生涯八年。父亲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在解放锦州战斗中立过二等功。抗美援朝时期,曾担任过上甘岭战役补充部队的一名班长。复员后曾在村里担任多年的党支部书记。</p><p><br></p><p> 担任村干部的父亲平时很忙,但有时间也愿意给我兄妹四人讲他在部队打仗时的经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说在战场上听子弹飞过的声音,一旦有子弹从头上或身边飞过,离你近时像麻雀飞过一般声响,离得远时则是另一个动静。他还教会我们他在部队时唱的歌,如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等,后来还教我们逛新城、洗衣歌、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p><p><br></p><p> 家里我最小,父亲非常宠爱我。冬天冷,早上我赖在热炕上不愿意起来,父亲就在火盆上先把棉袄棉裤给我烤热,然后塞进我的被窝。有时还把温暖的手伸进被窝,掫我起来。虽然我非常调皮,但是父亲从没打过我。我九岁才上小学,还赖着父亲抱去学校上第一堂课,这个情景我至今难忘。</p><p><br></p><p> 虽然父亲没给我留下丰厚的财产,但我却感受到了父爱如山的真正含义。年轻时不能真正理解,到老了才有更加深刻的体会。</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玉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营八载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征战当先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援朝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得二等功。</p><p><br></p> <p>刘超,网名玉清,1964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新增村农民。喜爱诗词创作、摄影、园艺和民俗品收藏。现为赤峰市诗学会会员,在今日头条《 阿旗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过大量诗词、散文、摄影作品,家庭被命名为赤峰市“十星级文明户”。</p> <p>总编:刘永前</p><p>编辑:纪彩云,刘爱民,玉清</p>

父亲

母亲

我们

酒糟

稿纸

诗词

衣服

阿鲁科尔沁旗

感恩

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