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津文艺 第79、80期

黄河口人

本篇为《东津文艺》第79、80期合辑,共32个版 国庆前夕,大型原创现代吕剧《情满金河滩》在观众的热切期盼下拉开演出序幕,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该剧巧妙地将剧本选材契合时代背景,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干部的担当作为,纪委的撑腰打气,黄河文化、乡土人情等都巧妙的融入了剧情。<div> 无庸置疑,《情满金河滩》的创作演出成功,标志着我县文艺创作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div> 演出排练期间,中共利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彬等领导看望剧组演职人员。 今年七月,当代著名兰竹画家王烈先生80岁国画新作展在东营市美术馆开幕。200余幅新作展现了王烈先生注重传统、力创新意、不落窠臼的时代精神。 79期第8、9通版,刊登了张乐东先生的文章《独步海内兰竹王》。文章以独特的角度对王烈先生的创作心路历程进行了评说,语言真挚而热烈。 利津县铁门关遗址考古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挖掘整理,初步揭开了被层层黄沙掩埋了一百多年的铁关面目的一角。<div> 由宋词先先生指导并担任现场讲解的“经典诵读”活动广受好评。真的为这些弘扬传统文化而不遗余力的热心人点赞!<br><div> </div></div> 座落于明集乡东堤村的东堤小学其前身为东堤完小,为建国初全县5处完全小学之一。这张68年前东堤完小三级一班毕业照,是明学增老师提供的。<div> 下面的“治黄小唱”和“黄河硪号”,是上个世纪50年代流行于利津一带的民间歌谣,那年月利津人民为保黄河安澜,一年中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劳作于黄河堤上。</div> 七月流火。吉山先生“稿子背后的故事”,一天一篇,犹如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的风,给人带来别样的惬意。<br> 凡为文者,哪篇文稿背后没有点故事?但要想写出一篇思想、文采抑或影响力俱佳的文章,却并非易事。个中苦辣酸甜,五味杂咀,付出中的失落与快意,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到。 <br> 吉山先生“稿子背后的故事”,就是把他写作生涯中的切身体会,以娴熟流畅的文笔袒露给大家,以期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读吉山先生“稿子背后的故事”,如老友相聚,挑灯夜话,在平实朴素的语境中听到的不仅仅是笔触中独到的见解,还有谋篇布局中的巧思,厚积薄发素材积累,更有感触的是,为文者,写人写物写世界,其实就是写自己,写人生。在反反复复的“加减乘除”中,如雕塑家一样,大胆用刀,毫不吝惜,在作品成功切削打磨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对自己人生的雕塑。我们在吉山先生“稿子背后的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一点。<br> 当前的娱乐资源可谓繁如夏花,可老百姓偏偏喜欢那“土”得掉渣的乡音俚曲。活跃在民间的那些艺人们,不管生活多么拮据,始终没忘记把老祖宗的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来。这不,鲁北先生以白描的手法,把咱县南岭子上空回荡的扬琴声“录”了下来。<div> 关于电影,现在似乎也成了某些人群的专属。社区有任务,一年须得放多少场,可观众呢,有时空无一人。而“我与电影七十年”这篇小文,却让退休教师薛德民道出了过去电影在民众中的位置。那年月,一场电影的背,连着多少故事啊!</div> 看看这几幅作品,真为咱县的摄影家们高兴,他们已从照相渐渐地转换为摄影创作,走向了光影艺术。 1944年10月利津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年仅22岁的张汝淮被任命为利津县第一任财粮科科长兼金库主任。22岁,现在来说还是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而他,却已掌管着一个县的财粮大权了。25岁那年,被任命为支前运粮大队长,率领200多辆运粮马车,满载100多吨公粮,历经艰难险阻,奔赴沂蒙前线。为躲避飞机轰炸,运粮队昼伏夜行,最后圆满完成。而关于他的传奇,更多的却是在黄河上。张勇写得“我的父亲张汝淮”这篇文章,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革命老人。 乡土作家刘开的防汛七日,把我们带进了四十年前沿黄村庄的常规任务——巡堤查险。几乎每年的汛期都要“上防”,毕竟,黄河安危,事关大局。<div> 佟宝川先生“爷爷的传奇”,把一位生活在基层的“智者”写活了,没有生活,难成此稿。</div> 县公安局干警徐桂林写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读来发人深省。一个家庭的破灭,究竟是谁之过?<div> 杨立宇先生的文章,特别耐读,接地气,有韵味。打碗花,芙子苗花,一株小野花,让杨先生写出了人间情愫</div> 小说家于无声先生以一次黄河凌汛决口为背景,演绎一场生离死别的人生大戏。。。。。 乡土作家宋锡全的中篇小说“难忘1970”,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卷,为读者展现了50年前黄河口农村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他们有追求有理想,但残酷的生活环境,他们只能苦苦地挣扎、抗争.....本篇连载于《东津文艺》第78、79、80期。 民国初年,利津名士人盖尔佶有《利津舆地歌》名世,一时传为佳话;而薄文军先生的《东津赋》,则更为浑厚大气,读之荡气回肠,令人击节! "黉舍钟声"“东津古渡”是利津古八景中的两景。其实,古代对于景致的归纳,并不单单指得是美丽的风景,而是风景背后的文化内涵。刘开与宋词两位作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以迥异的行文风格,诠释了风景背后的故事。 这是我县诗词爱好者的一个专版,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地灵人杰,我县不亏为文化强县,把旧体诗写得中规中矩,妙笔生花,韵味十足。 扶贫攻坚,圆梦小康,是今年全党全民的重要任务,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众说周知,我国农村变革是1978年冬从安微小岗村开始的。但就我们利津来说,实际上从1978年春,虎滩公社小街大队和店子公社戴家大队的干部群众,就开始尝试“分田到户”,摸索出了“交上公粮和提留粮、剩下的全部归自己”的“大包干”办法,领航着全县农村改革破冰前行。老作家宁德华老师这篇力作,详实而又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40多年前我县农民与贫穷展开的抗争。 鲁北先生用诗一样的语言,把一位知难而进、致力于义工事业的侠女子写活了。事迹感人,文字动人,正能量! 读读“烧秋”,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似乎又闻到了玉米、地瓜、黄豆角那略带糊味的甜香。<div> 年已八旬的董守华老师,把一段70多年前的往事呈现给了读者。宫家渡,也是英雄渡,1947年陈毅元帅率令解放大军,分别从东津渡、宫家渡过河西去,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div> 刘开先生小说笔下的秃酉子,是有原型的。至纯至孝,朴实憨厚,在城北一带颇有口碑。<div> 高国俊老师的小故事,来自生活,发人深思。</div> 高长善老师的散文,生活气息特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但他对人生的态度却又让人肃然起敬。<div> 张汝安先生则以狗为话题,道一道人世间的五味杂咀。</div> 在第80期“交流”栏目中,继续刊登了张吉山“稿子背后的故事”;于汉臣先生写得新闻背后的故事,如和风细语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 第80期“东津墨韵”栏目,选登了县楹联协会会员的自书自撰联,供各位读者欣赏。 今年是县摄影家协会丰收年。在“黄河入海 我们回家”全国摄影大展中,我县摄影爱好者8人十幅(组)作品入展。 薄华瑞入展作品 金秋 赵建民入展作品 低碳婚礼 王吉祥入展作品 直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