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p><p>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修渠民工全凭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艰难开凿,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p><p><br></p><p>摄影领队郭老师说 这里是红旗渠九道弯,我航拍显示十多道弯了。</p> 这条飘带就是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廊桥,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更是红旗渠精神的升华。<div>登临廊桥,可俯看三省风光、漳河奇观。<br></div> <p>图片左侧是红旗渠,公路右侧是漳河,它们蜿蜒并行,改写了版图。</p> 大疆御2无人机拍摄<br><br>红旗渠源头 HUAWEIP40 pro+拍摄。<div><br></div><div><br></div><div>青年洞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1960年2月10日动工,于1961年7月15日竣工。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总干渠上最长的隧洞。因该洞由300余名青年修成,故名“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题写,更有李先念摩崖石刻。<br></div><div><br></div> “神工铺”---- 是在绝壁上人工开凿的缝隙,是开渠的人们夜晚露宿悬崖的地方。人们头朝里,脚朝外,用绳索捆住脚踝,以防掉下悬崖。<br> 现在,红旗渠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来到这里,感受魅力无穷的“人工天河”,缅怀红旗渠人战天斗地、劈开太行的壮举,接受<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b>红旗渠精神的教育。 红旗渠双龙洞,矗立着奋不顾身、抢救民工、英勇牺牲的新乡水利局技术员吴祖太烈士的塑像。悬挂着“纪念红旗渠工程师吴祖太烈士牺牲60周年”横幅。为人民利益做出贡献而牺牲的烈士,人民不会忘记! 村庄工程段界碑 鹰嘴 山 <p>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人们称他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毛主席曾经称赞他“治水很有一套”。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p><p>2018年4月10日0点48分,杨贵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p><p>1990年夏,杨贵重访林县题词《十水》。</p> 学生们举旗高歌,传承着红旗渠精神。 太行影像 <p><b>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十年间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个英雄的群体化作一座巍峨的山碑,与太行山永恒。</b></p><p><b>壁立千仞,渠流万古。英雄的故事和红旗渠精神一代代的传承,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力前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