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本资源,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会

李艳芳

<p>  11月3日,萍乡市安源学校省级基础课题——《依托校本资源,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录播室举行了中期报告会。</p> <p>  我们的课题正处于行动研究阶段。课题负责人朱红英校长带领大家重温了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总结了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她说,课题研究开展以来,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的用心投入和新教师的全员参与是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成员们都能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已如期完成了:1.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问卷调查与分析;2.成立新教师培训校本资源库;3.建立了新教师成长档案;4.建立了“五级一体化”校本培训体系:5.启动师徒结对“青蓝工程”;6.成立了校本教研论坛;7.举行了“夯实功底 提升技艺”教师教学案例评析、教师粉笔字等比赛。</p> <p> 接着,李老师布置了后期工作的重点:(一)继续依托校本资源,进行“训—学—研”的实践研究</p><p> 1.课例研究:</p><p>(1)优秀教师观摩课的展示及师父引领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p><p>(2)分阶段让新教师上好不同梯度的课:推门课—汇报课—比武课—片区研讨课—区级优质课,让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p><p>(3)师徒同课异构;</p><p>(4)外出学习教师上移植课。</p><p> 2.新教师基于实践的教学研究(主题研讨、读书沙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微课课件)</p><p>(二)完善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p><p> 1.建立对新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进行过程性的、多元评价机制;</p><p> 2.建立对年级组、教研组团队专业发展的整体性评价机制;</p><p> 3.建立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的机制。</p><p>(三)课题组成员结合实际,不断修正实施方案,调整研究策略,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p><p> </p> <p>  最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如何扎扎实实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老师们达成共识,一定要群策群力,通力协作,多沟通,多交流,在课题研究中不断修炼与提升。</p><p> 朱校长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课题为依托,做好新教师在岗培训工作,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持续发展。</p> <p>撰稿:李艳芳</p><p>供图:王欢娜</p><p>审稿:朱红英</p>

教师

校本

课题

成长

研究

课题组

促进

依托

教学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