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日,气温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不少秋冬季节性幼儿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p><p> 人群密集的场所如风景区、游乐场、商场、菜场等地及易因孩子间密切接触而出现传染,一旦出现手足口传染源,极易引发传染病流行。为此我们机关第二幼儿园上了一节《预防手足口病》的安全教育活动。</p> <p> 老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实践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认识并学习手足口病的症状和如何预防的方法。</p> <p>一、什么是手足口病?这是一种发生在小年龄托班小班(4岁以内)幼儿多见的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传染病,年长儿及成人也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在托幼机构内容容易发生流行。 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p><p><br></p> <p>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p><p>手足口病的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度),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腭处、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数量多少不定。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发展很快,痊愈后不留疤,不痒不痛,不流脓,成簇状出现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p><p>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庖,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p><p>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p> <p>三、我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呢?</p> <p> 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口诀:勤洗手、勤通风、晒衣被、常消毒、吃熟食、喝开水。</p> <p>孩子们认真学习七步洗手法。</p> <p> 学习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后,我们的宝贝多喝水,勤洗手都纷纷争做健康小卫士。</p> <p>孩子们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的进行洗手。</p> <p>看我们的小手洗的多干净。</p> <p>手足口病传播途径:</p><p>手足口病此病的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p> <p>针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我们老师每天二次晨检为孩子量体温,检查手、脚、口腔、咽喉是否有疱疹,如有上述症状,及时送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p> <p> 老师也会对幼儿所在的教室进行通风、紫外线消毒,幼儿所用的杯巾、玩具,桌椅等进行消毒!</p><p> </p> <p>同时,我们也把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们在家里也多观察幼儿,帮助我们幼儿讲好个人卫生,增强幼儿防范意识,让我们的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