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佐遗址知远古 蒲河岸边写金秋

文墨轩

<p>  董志塬的金秋,美丽如画。十一月二日,阳光格外明媚,虽是深秋,暖如初夏,天蓝云白,和风习习。麻东文主席带领益德书画家协会徐喜旺、魏西宁、石卓明、李本鸿、王玲霞、李亚文、李奠江、岳景深、郑亚丽、曹红霞、拓正鹏、刘全民、王瑷珲、刘明霞、张霞涛、路述昌、雷红霞、段立权、一行十九人参观、写生采风。</p><p> 上午十时许,到达南佐遗址。大家仔细参观了遗址的每个展区,亲眼见识了新石器时期遗留的石器、陶器、陶器碎片及其它文物,实地见证了古南佐人的建筑和生活遗跡。赏读了文字简介,聆听了馆员的解说。使在场的书画人对南佐遗址文化有所了解,对老祖先在五千年前就懂建筑、会种粟,能制陶的智慧而惊叹。更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庆阳文化的欲知意识和热爱故乡的感情。</p><p> 12点许,我们又沿西太公路到达巴家咀水库,在蒲河东岸选择了最佳写生位置。画家们支画架、摆画板、动笔墨。或速写、或素描、或写意,场面如画。水墨展才艺笔下生华,激情促灵感栩栩如生!渴了,喝一口天然泉水;饿了,嚼几口自带面包;困了,伸腰舒臂;闷了唱几句逗笑歌,吼几句秦腔。女士河边戏水、拍美人照,男士找木棒沼泽探路。摄影者摆姿式,宛如拍大片。场面热闹壮观,给蒲河之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美不胜收。下午三点许,一幅幅饱含真情的现场写生之作,在画家笔下悠然而成。山有生机,水有声。蒲河东西之山水成了精美的画卷。</p><p> 一次收获满满的采风写生活动,在欢声笑语的中满载而归,陶冶了书画人的情操,激励了书画家创作情趣。</p><p> </p><p> </p><p> 益德书画家协会秘书长石卓明编辑制作</p><p> 2020年11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