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时至霜降,道路旁的观赏树木渐渐斑斓起来,它们高低错落有致,颜色红橙黄绿,鲜红的红叶樁、橙黄的金枝槐、四季常绿的冬青装点着国道,陪伴我每天上班、回家的两点一线。</p><p>看着缤纷的色彩,蓦然发现又到看红叶时节了。年年都痴迷赏红叶,年年打听哪里红叶最漂亮。这几天朋友圈中转发的帖子是“天津白蛇谷红叶节”,今年的目的地就定到那里。</p> <p>网上联系了农家院,坐上旅游大巴车来到蓟州的下营镇。农家院宽敞明亮,四层小楼,同行的霞一下子就喜欢上院中的秋千架,颖宝坐在三楼露台上晒太阳,扬言哪也不去,只在这呼吸新鲜空气。</p><p><br></p><p>农家院老板娘为我们联系去黄崖关长城的车,没过两分钟来了一位特别能忽悠的男子。他道:去黄崖关有什么意思,不就是登长城吗,几位老姐姐累累巴巴也没空看风景,况且风景又不多好,普通老百姓还得花85元买张门票,太不值了,原先给我们钱我们都不去。给你们介绍一个好去处,离这几十里有一处“三界碑”是河北天津北京的分界线,沿路风景比黄崖关漂亮多了,上面还可以看到残破的古长城和修复后的长城。。。听他的介绍我们热血沸腾,于是决定下午先游玩三界碑然后再去黄崖关长城。</p> <p>午饭比较丰盛,我们四人一桌,也是有鱼有肉山芋花卷等,因为我们只有四人量稍微小些。</p><p>吃饭时节,那男子又回来了,他向邻桌兜揽生意,为这群阿姨量身打造了去河北兴隆的青松岭旅游景点,并承诺免费送一瓶山楂酒。媚媚笑着说,你看他叫咱姐姐,叫那群人阿姨,可见得咱比她们年轻。哈,这倒是。</p> <p>一点钟,来一个年轻女司机,男子说这是他媳妇,可以让她给我们随时拍照,五个美女一块玩。临出发时,阿姨桌的一人也要跟我们去爬山,看她头发花白询问得知和我们同岁。</p><p><br></p><p>这里的水泥山路很窄,起起伏伏的,仅可以错一辆车,比较考验司机驾驶技术,好在他们并不超车也比较谦让。二十多分钟后来到孔氏长生苑停住,这里是停车场,也是要上山的路口。女司机并不和我们玩,告诉我们完事给她打电话。</p><p> </p> <p>通往三界碑的路,没有门票,山路比较平缓,举目望去,整座山海拔不算太高,眼前树木多数还很翠绿有的已经枯黄,走不太远有天津市文物单位立的“蓟县古长城”石碑标志。</p><p>小路分外寂寥,走了半天未见人影,不免感叹,果然是小家碧玉型的养在深闺人未识。沿途的树木与平时看到的山没多大区别,刚才那人天花乱缀说这里风景多么多么好看起来纯属骗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是登山休闲,只要不太难登,哪座山都一样,我们几人互相安慰。</p> <p>随着往上攀登,不时有游人下来,我们问还有多远?那人回答你们也就是刚开始。</p><p>登山的路并不寂寞,因为在路边树丛中会有松鼠盯着我们看。媚眼神好些,老远就看到它并指给我看。她体力好,一直走在前面,霞和颖宝落在后面,看她二人随时拍摄美景,我们便向前攀登。后来才听说颖宝已打退堂鼓不想上来,实在看山路上来往人少有些害怕才在霞的鼓励下,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跟着走来。</p> <p>渐渐地,平整的石板路后变成石阶,走几个石阶便要转折,兜兜转转,有时停下脚步回首望去,原本近处不出彩的树木从远处看来却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金黄、橙红、墨绿、深褐……各种色彩交织一起煞是好看,风景比刚进山时漂亮许多,心情也愉快起来。</p><p><br></p><p>越往前走游人越多,途中也越来越热闹,开始跟我们同行落下的大姐慢慢追上,呼哧带喘的,游人们看她这样子一直鼓励,提醒她小心别摔着。</p><p>她在我拍风景照时走在我前面慢慢攀登。不想跟得太近,总怕她失足跌倒秧及到我,想超过她吧体力又达不到,只得且走且照相。</p><p>因为这里不是风景区所以山路较窄石阶不那么规整,到达山顶的路越来越陡峭,石阶高可盈尺需手脚并用,好在路程不长,且已到霜降节气,天高气爽正适宜爬山,除了累些感觉尚好,不像暑期登梨木台那样汗流浃背。</p> <p>终于,我们到达古长城之巅,河北天津北京的分界线一一“三界碑”。“三界碑”是个一米来高三棱型的水泥柱,各自面向京津冀三地,围绕三界碑真正实现一步跨三省的乐趣,正在录视频,手机里传来北京市文旅局短信提示:“请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活垃圾分类等规定,科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游览景区需预约,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几个人正开玩笑可别回家隔离,又传来河北省文旅厅发出的“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旅游短信,真是有趣。</p> <p>“三界碑”海拔600多米,是平谷明长城的起点。从这里可以看到山下北京方向的水库、天津方向的小山村、河北方向的山路,还可以看到左右蜿蜒远去的长城古墙。</p> <p>我们来时小路上的人不多,而三界碑处却热闹喧哗,原来这许多人是从北京和河北方向上来的。正在山顶休憩的时候,一个戴头盔的小伙扛着山地车登上山顶,成为拍照打卡的新道具,想来他来时路应该有很多能骑行的路段。</p> <p>平谷明长城大致为东南至西北走向,城墙依山势而建,多处以险为障,以崖代墙。北京方向的长城在一片青峰翠峦中以古朴雄浑之势向西北方延伸,在崇山峻岭之巅蜿蜒曲折,腾挪伏跃,勾勒着群山的轮廓,一眼望不到尽头。</p><p>上午为我们租车的人曾说过这段长城是整修过的,原来由石块砌成的长城又用白灰进行填缝勾边,所以长城通体看上去是白色的,十分醒目地逶迤于山脊之上。</p><p>这段路比较平缓,我们想下去走走,有人说下去就是北京段可回不来了。</p> <p>三界碑东面是明长城的天津段,漫山遍野的黄栌红枫点缀着长城两侧。这里的长城大部分墙体坍塌、乱石堆砌,满目残垣断壁看起来触目惊心。</p><p>天津蓟县境内的长城最早建于北齐年间,由于年代久远,山石风化,损毁非常严重,当年天津市政府修整了东面离此不远的黄崖关风景区,这里保存了古长城原貌,已经不能攀爬,只能站在近处打卡留念。</p> <p>回首来时路,山路蜿蜒曲折,有努力攀爬的游人,小路两侧群峰层峦起伏,墨绿的底色中一片片温暖的橙黄和热烈火红。远山、白云、石路、红叶,游人飘起的纱巾,各种秋日风景尽收眼底,站在群山之巅心中升腾起豪迈之情。</p><p><br></p><p>下山路好走多了,我们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回到山脚,因时间尚早,跟司机师傅要求到黄崖关景区游玩。</p> <p>到达景区已近四点,司机大姐依旧把我们撂下等待。</p><p>景区口人声鼎沸,有人卖旅游产品,也有人卖核桃柿子等山货,正要进景区,有司机过来撘讪,可以把我们送到黄崖关最上面的峰火台上游玩,问上面有什么,说是戚继光守关的关口。开始本来不为之所动的,后来想时间太晚进景区也不尽兴,干脆就随他到最高峰看看。说好必须有黄崖关的字,还能玩会,那人满口答应。</p> <p>司机师傅非常热情,听说有人口渴特意绕路拉到一个农家院接热水,在山路间左转右转,说些黄崖关的故事,讲当地的农民曾经把长城的砖运到自家垒猪圈,等修长城时政府又高价回收,讲原先长城随便登,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花钱去登。</p><p>也不知走了多远把我们拉到一处所在,告诉我们景区没门票不让进,可以在外面拍照,多玩会。大家看到门口有“黄崖关长城名胜风景区”几个字非常激动,赶忙拍照留念怕耽误后面时间,等拍完照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终点,真是处处是坑啊。</p> <p>大家只玩片刻就让他拉回刚才的景区大门口。</p><p>这里是黄崖关的南门,门口同样造型的“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城墙外侧攀爬着爬山虎样的鲜红的藤蔓。</p><p>天色渐晚,太阳余辉照在黄崖关长城金碧辉煌,应津门十景之一的“黄崖夕照”。</p> <p>虽然没进大门,从景区外可见进门牌楼上有“蓟北雄关”烫金大字,牌楼古色古香,充满传统文化意韵,牌楼后便是黄崖关南城,门楼的汉白玉额匾上镌“黄崖口关”四个雄浑金字。</p> <p>虽然没花门票,没登长城,没有体验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但姐妹们照相水平一流,她们让我的黄崖关到此一游的打卡成功完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