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小感 ----记家乡漫谈

紫坊九年制学校教务处

读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自序后,我的心里激动不已。因为经常能在微信朋友圈翻起大学时一位朋友对故乡旮旯之处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这让我感动。那时,内心深处也有了记录故乡人、事的想法,但却并未行动,的确是不知从何记起、以怎样的情绪来公正记录。 就目前而言,我也不曾分清我在成人前的那片天地是否可以称之为“故乡”。于我,故乡的定义是久居外地回乡少,甚至消失不在的地方。可那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依然有空会回去,那里葬着我的祖先。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根就在那里;那里有养育了我十八年我热爱的土地,土地上有父辈们用勤劳的双手撒下的汗水;那里还有平凡的而又有复杂性格的村民们。所以每每踏上这片土地,我的脚步忽得变得沉重,情绪也复杂起来。 作家是应担负起记录这个时代变迁的使命的,于“乡土文学”作家而言更应如此。我想,我记录这些的目的:一是给自己脑海中的这点记忆找个家;二是我迫切地感到故乡的一些事一些人慢慢离我而去,这让我惶恐。 <p>  我的家乡很普通,山山相连,就是在这样起伏中,坐落着六户人家。当然由于某些原因使然,现在仅仅只有两户人家依然隐居在大山中。其他的我的叔父们只有农忙时才会回去,短暂停留后又回到了不远的小镇上。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家乡的普通、城市发展的变迁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但我从内心却无感,我想在追求进步的路上,只要合法或许没有人是错的。</p><p> “我厌恶回到这个村庄,我深切体会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是的,我唯一触动最大的就是村里居住了多年的窑洞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濒临坍塌,现在院落荒草丛生。那些年自认为高产的土地被无情的闲置下来,似乎当年在这片土地上使不完的劲到了如今却无人问津。</p> <p><br></p><p><br></p><p><br></p><p> 记忆中故乡的一切都令我着迷。在离家不远的后山上,杂乱无章地长着一些苹果树。我唯一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那个暑假的早晨,父亲叫醒我,因为坡度大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耕这片土地,当时年少,只是在旁边站着。后来,父亲隔三差五会去地里拿着䦆头精心地护理。谁也未曾想到,这样的方式也让我和村子里的人们尝到了甜头。在那个物资不富裕的年代,有苹果吃已算很幸福的事了。每到了周日去学校,母亲总会往背包里塞满果子,那时候的我总以为母亲会变戏法,因为平时很小的包在母亲的拾掇下似乎比平时装的多得多。果子拿到学校,自己是吃不了几个的,但好像那种分享的喜悦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周五拼了命如箭一般来到了苹果树下,顾不得洗就急慌慌的将树上的果子塞进嘴里,那带来的满足感无法言喻。</p><p><br></p> <p>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一辈子勤劳踏实,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正因为如此,他们身上固有的性格都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有羊,和爷爷去放羊这种事我总是乐此不疲,一有时间我总会不顾父母亲的苦口婆心,偷偷地跟在爷爷的旁边。每日穿梭在山、梁、沟之间,每遇下雨天不见归来的我们,着急的自然是我的母亲。我一面答应母亲下次不再去了,但后面却早早把母亲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奶奶经常和我提起,自己的父亲因为战争而牺牲。每说起这段往事,奶奶的眼角就不自觉地留下了泪水。我那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安慰她。她颇有威望,因为她对每个人都那么热情,家里来了客人,不管别人要待多久,吃没吃饭,她和我的大妈忙前忙后一顿便饭就端上桌了。对她的孙子们更是如此,奶奶箱子里的类似散装冰糖的东西吃了多少我已经不记得了,但那种幸福的味道却让我至今也如痴如醉!奶奶一个典型的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书,但却懂得婆媳相处之道,我从未见过奶奶和我的母亲、我的大妈红过脸。后来,我的爷爷奶奶以及我的大妈相继离开了我,离开了这片土地,思念之余,我只能把所有对故乡的情感都寄托在这片土地上。</p> <p>  如今,故乡已改变了模样,印象中的乡土味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开采石油轰轰烈烈的机器声,当年田间人们嬉戏声似乎早已荡然无存,也不再见傍晚袅袅炊烟,再难听到柴门犬吠声,留下的只是夜晚无限的静谧。</p><p> 呵!我记忆中的故乡啊,愿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