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育人活动与学校“诚•爱”教育有机融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后,我校在劳动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以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p> <p> 一是顶层设计,加强劳动教育机制建设。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校长郎咸阳同志任组长,课程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及少先队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每年的学期初,支委会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规划和学年度工作计划,并由课程发展中心牵头,制定专门的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在工作目标、实施措施、校本教研、展示评价等环节都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有序落实,促进全校劳动教育的开展。</p> <p> 二是 落实主题班队会,加强劳动观念的思想引领。按照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计划,每个月都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内容,突出主题班队会的教育作用,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劳动我能行”、“劳动节知识知多少”、“劳动小能手”、“学习劳动好榜样”等相关主题教育班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如何去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劳动的种子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p> <p> 三是以节假日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主题实践。我们充分利用学生闲暇时间和节假日,引导学生在家中、社区内、社会上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节日氛围中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如利用劳动节期间,开展“专题劳动知识讲座”、“劳动小能手评选”、“劳动成果展示”活动,感恩节期间,引导学生开展“我帮老师做什么”、“我为父母做什么”、“家庭劳动小能手”活动,春节期间,开展“我的拿手菜”“晒家宴”“贴春联”活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p> <p> 四是开展劳动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落实。为促进劳动教育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形成基本的劳动技能,每学期都开展系列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如:“劳动最光荣,记录我们的劳动瞬间”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在家中进行一次卫生整理活动。一至三年级通过绘画记录自己劳动的场景;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手抄报制作,表达自己对于劳动体验的认识。</p> <p>“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或者完成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将自己劳动的照片粘贴到“劳动记录表”中,将自己的劳动感受,家长对学生劳动的认识记录下来,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次饭菜,将自己制作的美食照片粘贴到“美食记录表”中,将自己做饭菜的感受记录下来,写下自己的做饭感受,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孩子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见证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趣事。</p> <p> 五是开展种植养殖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美德。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在种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将这些植物放在教室,让学生亲自照顾、观察,体验照顾植物的快乐,学习养护植物;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学着饲养一个小动物,体验照顾小动物的乐趣。学生在这期间的劳动,通过日记、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观察,懂得了照顾小动物、植物的方法,更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p> <p> 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丰富了我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品质,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