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p> <p>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p> <p>2020.10.23日我们从安阳返回途中,特意来到这里,参观一下黄河上这个宏伟的工程</p> <p>一进入景区就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所吸引,桥上停留了许多鸟类</p> <p>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防洪最大泄量17000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2]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p> <p>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p> <p>我们走过观光大桥来到这边的公园</p> <p>标志性的建筑造型别致</p> <p>坝底的分水隔挡上有许多飞鸟在上面聚集</p> <p>我们沿着景观道,一路向上,准备上到坝顶</p> <p>从下往上看,大坝分了三层 ,每一层都很高</p> <p>边上边看,一路风光</p> <p>开始爬台阶啦</p> <p>看起来好高呀</p> <p>小浪底水利枢纽主坝为壤土斜心墙土石坝,上游围堰为坝体的一部分,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初步设计为斜墙坝型,后优化为斜心墙坝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水平防渗为主,垂直防渗为辅;后者以垂直防渗为主,水平防渗为辅。</p> <p>游人上的台阶在坝与山的交接处,上一段台阶,走一段缓坡</p> <p>慢慢地接近坝顶</p> <p>终于到达坝顶啦</p> <p>由于坝顶在施工,不允许参观,所以只能在上游观赏啦</p> <p>大坝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p><p>1、适度地考虑了库区淤积的防渗作用,使坝基防渗效果更为可靠;</p><p>2、上爬的内铺盖改善了上游坝坡的抗滑稳定性,既实现了库区淤积的连接,又不会对坝坡产生太大的影响;</p><p>3、减少了上游围堰的土方填筑量及基础处理工程量,使截流后比较紧张的工期得以缓解;</p><p>4、与斜墙坝相比,混凝土防渗墙受力有所恶化,且造墙难度增加。</p> <p>库区很大也很美</p> <p>当地导游兼司机指引我们参观并介绍情况,现在属于枯水期 ,水位比较低,应该在六月小浪底排沙时来观赏,场面壮观十分好看😊</p> <p>因为回程比较远,所以决定乘他的电动车,把我们送回景区停车场</p> <p>他还领我们来到观察水坝上“小浪底”三个大字的绝佳位置</p> <p>整体观察水坝的全貌。大坝的倾斜度不大,坡度比较缓</p> <p>看小浪底水库,爬水库大坝,观库区风景,感受水利枢纽工程的宏伟和壮观。这次河南北部游,就是自觉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生动形象的教育,感受到河南人民的坚韧不拔,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和热情朴实,收获满满。</p> <p>20201019</p><p>起始公里数135955</p><p> 1.宝鸡出发,下午到达龙潭大峡谷景区住宿,傍晚游玩景区附近的寺坡山村观光(20201019)</p><p> 2.参观游览了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龙潭大峡谷,晚上住在新乡市的辉县市(20201020)</p><p> 3.参观游览郭亮挂壁公路,绝壁长廊,中华影视村,南坪日月星石,黑白龙潭大峡谷等,晚上住在林县红旗渠风景区附近(20201021)</p><p> 4.参观红旗渠分水闸,青年洞,安阳殷墟博物馆,住安阳(2020.10.22)</p><p> 5.参观安阳殷墟王陵,到达黄河小浪底风景区(2020.10.23)住附近</p><p> 6.返回宝鸡(2020.10.24)</p><p>到家公里数137986</p><p>总行程2031km,用时六天</p><p><br></p> <p>这是返回那天拍摄到天空的晨景,右边的乌云遮天蔽日,排列非常整齐,不太常见。</p>